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智子开始转动磁场 » 第61章 磁场打工人

第61章 磁场打工人

    正常来讲,磁场强者要想达到凭空造物、重组物质的境界,要到达75万匹境界以上。

    因为只有达到75匹的力量,对市场力量的掌控才足够他们深入到微观世界,通过力量修改分子乃至原子的结构。

    也就是俗称的原子分裂境界,毕竟实际上磁场就是电磁力,无论是原子的外层电子,还是构成分子的化学键,都少不了其的身影。

    倒不如说,所谓的“凭空造物”很多时候只不过是把诸如尘埃、氧气之类平日里无一不可查的物质转化成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从零开始搓搓原子核也不是不行,曾经林克刚达到75万匹的时候就这么干过,但这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还有操作的难度,无疑是“原子重组”的百倍不止。

    因此如果不是什么极端特殊的情况,“凭空造物”性比价是远低于“原子重组”的。

    总体来讲,就力量和消耗而言,凭空造物>原子重组>分子重组>分子操作。

    尤其是分子操作,基本10万匹左右就能进行较大范围的分子操作了。

    像前期的操控水分子皇极水母拳,以及后来海虎有样学样,操控氧气点火的级火九重天,基本上都是这个道理。

    而如今,三年前最早的那一批与林克配适率教高的种子,基本上也都差不多达到了这个境界。

    尽管当初自己刚到这个世界不久,为了能早点培养出些实验样本,用了些取巧方法,将这些人聚集到自己身边,通过技术催熟,让先一步掌握了磁场力量。

    但随着自己在这个世界待的越来越久,强者也越来越多。不久前磁场级的能力者便已经破了百,拥有电流推动力量的人也已经达到了数千之数。

    磁场的力量本身就带有的传染特质也逐渐在这个世界开始显现出来。

    特别是今年,光是官方医院的记录,就已经有数位婴儿在刚出生便已经诸多展现出了不凡之处。

    这些孩子未来的天赋,相比现在这些依靠技术催熟的先驱者只会更强。

    而在林克的示意下,这些孩子也基本都已经上了政府的重点关注名单,毕竟他们才会是未来战争的中间力量。

    也许再过些年,面向全民的强制性配适征召,就能改成自愿配适了,到时候这些自然觉醒的磁场能力者会流进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去。

    啊没错,林克未来并不打算把所有磁场能力者都扔进军队里去,毕竟现实不是游戏,要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也从来不仅仅是依靠正面战场。

    在未来的战争中,军队需要的只是磁场强者中最顶尖的哪一部分,那些十几万匹,甚至只会电流推动的普通人,推动社会生产才是他们最好的去处。

    当然,这个“社会生产”肯定不是让这些人去工地搬砖,也不是那些都市小说中经典的去某某组织当杀手,或去某某家族当打手之类的烂俗套路。

    毕竟即使是再弱的磁场能力者,无论是精力还是身体素质都要远超于普通人,哪怕就算是在与肉体力量无关的岗位上,他们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何况人类社会中,本身就有着许多磁场能力者可以发挥出力量的岗位。

    比如可以用于司法领域的“读心能力”,医疗领域的“细胞重组”,就算这些都很做不到,消防队、警局、甚至去工程队搞拆迁,去当爆破组,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岗位。

    而前面林克所提到的“磁场重塑”技术,就是为未来的那一天所准备

    “磁场重塑”既利用大量数据,提前构架出每一种物质的磁场计算公式,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难度的目的。

    而“磁场重塑”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了75万匹物质重组的难度,对10万左右的分子操作也同样有用。

    并且由于没有对匹数的硬性要求,如果将操作精度放宽到纳米级,甚至将门槛压到那7万匹左右也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不要小看一个简简单单的“分子操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就拿粒子对撞级来说,自从三年前三体向人类重新开放粒子对撞机之后,一个星期内人类政府就已经拟定好了后续方针。

    其中就包括了“即刻开始粒子对撞实验,但鉴类现有的粒子对撞击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当前的需求,重新建造更加高效的新粒子对撞机,将是人类社会的当务之急。”

    对于新粒子对撞机的建设,当时的各国政府可谓是投入海量资源,力求将建设效率提到了极限。

    但最后,当林克看到他们递上来的工程计划的时候,还是傻了眼。

    “八年!”林克当时就把嘴里的茶叶水吐了出来,而且仔细一看,这还是前期的可行性测算,算上后期的实际进度,保底20年往上。

    也是在这一瞬间,林克才意识到落后生产力对人类技术进步造成了阻力是如此之大。

    就像一个人想依靠种苹果赚钱,即便是从零开始,他也只需要准备好好土地,买好种子,再请几个帮工,照顾得当最多只要三四年就能收获第一批果实。

    但如果此前没有人种过苹果树呢?没有经验,不了解习性,连适合的肥料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他就需要试错,需要实验。哪怕他可以动用足够的人力,同时拿上千颗树苗同时观察,即使他一次就成功,但完成这实验也依旧至少需要三年。

    然后他才能像上面那样正式开始种植苹果,即便如此他种出的苹果也绝对达不到上面的产量与品质。

    因为他用的是纯野生的种子,又如何能比得过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无数次迭代过后的苹果种子呢?

    也正因如此,为了找到最优点,人类需要试错。而每一次试错必然伴随着各种器材准备研究工具的革新与升级。

    而制造这些工具本就需要时间,几天几月甚至几十年。

    这也难怪原著中几个面壁者,动不动就冬眠,毕竟目前理论已经到顶了,想要有新的发现只能等更先进的器材被制造出来。

    而对于那种动辄几亿吨,占地几千公顷的大型设备,建造他们本身就需要海量的时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人类没办法,并不意味着林克就会这么算了——建设需要时间是吧?前期需要大量实验是吧?

    那我就亲自给你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