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让你当藩王,你竟横扫天下 » 第4章 百越官塾内定的第一位学生

第4章 百越官塾内定的第一位学生

    没过多久。

    在萧何的详细讲解下,六位富商频频点头、若有所思,搞懂了什么是义务教育。

    大秦一统六国前,齐鲁作为孔孟之乡,盛行儒学。

    儒学鼻祖孔子座下有数千学生。

    数千学生里,六艺皆精者达七十二人,合称儒家“七十二贤”。

    待孔子寿终正寝后,其诸多弟子和学生将儒学开枝散叶,令儒家传承遍布先秦七国,乃至发扬到异界大陆的唐、宋、汉、清。

    孔丘的徒孙亦广收门徒。

    儒家很快便跃升至异界华夏的百家之首。

    随后,各国的贵胄宗族们主动出资,开始聘请儒家贤人帮忙教育子孙,令儿孙后代更有学识。

    私塾自此诞生。

    六位富商行走天下,眼界自然不低,都清楚私塾是什么。

    私塾需要盈利。

    开设私塾的学者们,以教育学生赚口粮。

    毕竟教书先生也得吃饭的。

    而此刻由秦子衿提出的义务教育却是分文不取的官塾。

    建造学堂,要钱。

    聘请教书夫子也要用到钱。

    此外按照规矩,经营官塾搞义务教育的人,每月还需向东夷王府支付一笔项目代理费。

    光投资但没钱能赚。

    对于富商们而言,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已知必赔的买卖不可能有人愿意做。

    在这种情况下,

    那两位来自齐地的富商心生退意了。

    其余四位商人明显也不是很情愿接下这项义务教育的营生。

    “搞官塾,铁定赔本,赚不到钱。”

    “现在百越之地的酒楼和勾栏,已经被川商卓王孙和颍商陈朴瓜分,且百越之地还不禁止开设赌场。好不容易遇到王府有新的招标计划,结果却是搞什么官塾。”

    “这笔生意绝对赚不到钱,我不想参与了,你们几个考虑吧。”

    “我也不太想接下这单生意。”

    “可又该怎么回绝呢?”

    “东夷王秦子衿殿下是实打实的皇子,搞不好以后有望成为秦二世皇。如若咱们没人接下义务教育的项目,因此把殿下得罪……恐怕以后就没法在大秦商界混了,轻则被针对生意,重则举家迁徙蜀国。”

    “确实不太好办。”

    “...”

    富商们交头接耳讨论道。

    秦子衿靠着太师椅,打量六人窃窃私语的模样,随即冷哼一声,心里暗骂商人毫无大义、风骨。

    之前他抛出酒楼、驿站、勾栏等项目时,这些商人如同恶狗发现屎尿满盈的茅厕,挤破脑袋都想拿到哪怕只有区区一个县的经商权。

    现在到了义务教育,乍一听没什么油水,这群商人便事不关己。

    活该商贾会沦为下九流!

    萧何也发现六位商人显然不想接义务教育的生意。

    作为王府主簿,萧何深知不能让今天的招商引资以失败告终,否则将大大折损秦子衿身为东夷王的权威。

    于是乎,

    萧何深吸一口气,再次说道:“诸位,尔等莫要小觑‘义务教育’,须知此事乃我秦国千秋万古之功绩。尔等经商多年,岂不知‘奇货可居’的道理?人才,亦是稀缺珍贵之资源。”

    待萧何讲完,其中两名富商隐有触动,另外四人仍默默摇头。

    人才确实是稀缺之物。

    可从商半辈子了,这些商人们更坚信一点,便是人心不古、人性丑陋。

    试想,拿下义务教育的经营权,未来培育出的才子们成为朝廷重臣,如若懂得知恩图报倒还好。

    只怕负心总是读书人啊!

    指望读书人知恩图报,着实是天方夜谭了。

    没有商贾愿拿毕生家财作赌的。

    眼见仍没人主动竞标,萧何无奈叹息,决定再向商人们细致讲解一遍义务教育的好处。

    “诸位,我大秦自建国以来,始皇陛下尤为重视教育,朝廷新增官职‘七十二博士’。依我看,始皇陛下还会陆续增设更多官职,以供天下文人步入朝堂……”萧何苦口婆心地说道。

    结局注定又白费口舌了。

    六位商人还是没有竞标义务教育项目的想法。

    正值秦子衿有些心烦,打算就此中止今日的招商引资竞标时,一枚鹌鹑蛋大小的鹅卵石,从庭院里向着堂内激射。

    嗖……

    小石块径直向秦子衿的额头袭来。

    速度之快来不及躲!

    眼看秦子衿即将被击中,站在一旁的惊鲵瞧准时机出手,恰好将飞来的石子挡下。

    富商们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到。

    石块虽小,可此事的性质不容含糊,妥妥的行刺啊!

    富商们当即以为是有刺客要暗杀秦子衿。

    萧何都有些慌了。

    迅速将招商引资的事情抛在脑后,萧何连忙冲到秦子衿身前当肉盾,高声呼喊王府护卫“抓刺客”。

    院里精锐士兵迅速行动。

    没几秒的工夫,整个王府正堂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身披重甲的亲兵将藏匿于院内梨树枝叶间的“小刺客”抓获。

    原来是虚惊一场。

    以弹弓向秦子衿弹石块的刺客,其实是惊鲵的女儿,年仅四岁的秦言。

    身材魁梧的死忠亲兵像拎小鸡崽似的将秦言带到秦子衿面前。

    秦子衿不禁长长舒气。

    方才他也误以为是自己遭遇了别国刺客暗杀。

    被王府亲兵抓获,秦言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迅速跑到惊鲵的身前,向母亲索要抱抱。

    “妈妈~。”

    秦言嘟着小嘴向惊鲵展开双臂。

    原本还表情严肃的惊鲵,瞬间化作柔情慈爱的母亲。

    迅速将女儿抱起来,惊鲵随即意识到什么,赶紧向秦子衿跪下了。

    惊鲵担心竞标不顺的秦子衿会迁怒于秦言胡闹。

    “公子……”

    不等惊鲵讲话。

    秦子衿一改无比冷肃模样,面带笑意地将秦言搂进自己的怀里,连亲几下吹弹可破的脸蛋。

    这番表现,秦子衿是将秦言当做亲生女儿对待,毫不介意她方才的调皮捣蛋。

    惊鲵见状,如释重负。

    和小丫头亲热了一番后,秦子衿又捏了捏秦言的小手,宠溺道:“爸爸正在忙正事,你先跟着妈妈回后院,不要乱跑。等爸爸办完了正事,立刻到后院陪着你和妈妈一起玩。”

    一边说着,秦子衿将秦言放回惊鲵怀里,示意她带闺女离开。

    看到秦子衿如此喜欢自己的女儿,几乎是将她视如己出,此刻的惊鲵被感动得鼻尖泛酸。

    惊鲵赶快将秦言抱起。

    可就在秦言被母亲惊鲵搂入怀中时,单纯烂漫的小丫头竟口无遮拦了。

    “你不是爸爸!”

    “即便我没见过真正的爸爸,至少你绝对不是我的爸爸。”

    “爸爸是不会在夜里将妈妈打得哭哭啼啼的~”

    秦言奶凶奶凶道。

    刚刚被秦子衿感动了的惊鲵,又被女儿的这番话羞红俏脸。

    连萧何与六位富商都听得不好意思了。

    秦言因为年纪小所以不懂,可在场的几位都是成年人,谁会不明白秦言讲的是什么?

    如此私密的事,被一个小孩子说当众说出来,令人啼笑皆非。

    好在小插曲无伤大雅。

    童言无忌嘛。

    秦子衿没有介意秦言的口无遮拦。

    待惊鲵抱着秦言离开后,秦子衿清了清嗓子,继续将注意力放回义务教育的招商引资上。

    “几位见笑。”

    “秦言是本王的养女。”

    “正如方才所见,秦言自幼活泼开朗,爱胡闹。本王作为秦言的养父,自然希望她能精通琴、棋、书、画,做个知书达理的女孩。”

    “可惜了,这义务教育的事,诸位貌似不感兴趣。”

    “如果官塾学堂能在苏杭城早日建成……”

    “本王定要让秦言这个小丫头来当官塾学堂的第一位学生。”

    秦子衿故作惆怅,幽幽叹息几声,语气里颇含暗示。

    话中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秦子衿身为东夷王,直言要让自己的养女成为百越官塾的第一位学生,意味着同期拜入官塾的学子便是秦言的同窗同学。

    试想此事意味着什么?

    这是能跟大秦藩王秦子衿攀关系的绝佳机会!

    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氏族商贾,谁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和达官显贵的少爷、小姐攀关系。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此刻谁拿下了义务教育的项目,就等于最先让自家的后代晚辈,成为秦子衿之女秦言的同窗。

    如此一来,

    义务教育项目可就不再是亏本无赚的买卖了。

    六位富商很快算清利益。

    “殿下,小人是中山郡商人孙德。我愿出价金饼百镒,替殿下分忧,在苏杭城内建设官塾。”

    “殿下,小人是旧韩都城新郑的武罗,曾担任赌约组织铁血盟的分堂堂主。我愿出价金二百镒,竞标义务教育。”

    “小人是荥阳人,愿出价金五百镒,外加秦币一千钱。”

    “小人……”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富商们的竞标愈发激烈,最终直至千镒黄金的高价,才堪堪变得慢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