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圣祖 » 第四章 英雄落难!

第四章 英雄落难!

    “刘全!刘全!”

    次日一早,刘裕便在院中大叫起来。

    听到叫喊声的刘全连忙小跑过来。

    刘全躬身一礼道:“公子,何事?”

    “昨日交代你的事办得如何了?”刘裕抬眼便问道。

    “回公子话,已经办好了,义庄中共有青壮三百余人,仆以安排妥当。”刘全低头回答道。

    “怎会如此之少?”庄中有千余人,只有三百余名壮丁,刘裕皱眉问道。

    “公子有所不知,千余人老幼妇孺约占半数,还有些人因常年饥荒身体孱弱,余下能称之为青壮者共有三百余人。”见自家公子面色不善,刘全连忙回答道。

    听完刘全的解释,刘裕点了点头。

    看来还要从城里招募一些了。

    “另外,仆已通知乐成县的稍有名气的匠工前往义庄,想来这些人此刻已经在路上了。”刘全说道。

    “好!既如此,你且去牵马,立即出发!”说罢刘裕径直向府外走去。

    刘全连忙去马厩牵来两匹马,主仆二人立刻出发。

    “夫人夫人!前院传来话,言公子已骑马出府,不知去向!”刘裕刚走不久,一名小丫鬟便跑到郭氏的房中说道。

    “这小子,越发没规矩了,昨日还向我保证近日里不会出府,只一晚上便又跑了出去。”郭氏柳眉一皱……

    一路无话,不多时,刘裕便策马来到义庄。

    “我等见过公子!”

    刚迈进庄中,便看到庄中难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迎接自己。

    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人满脸笑意地站在自己面前,刘裕不禁有些感慨,汉末民风淳朴,只要让百姓吃饱,百姓便会由衷地感激你。

    “多谢公子活命之恩!”

    这时,一名大汉单膝跪在刘裕面前,虎目含泪说道。

    刘裕打眼一看,只见这人生的虎背熊腰,目中隐隐有泪光闪过,却是一脸正气。

    刘裕忙走上前去,将这名汉子扶起。

    “裕年幼,当不得壮士如此大礼!”刘裕看着这八尺大汉说道。

    “公子当得,若非公子,在下一家早已饿死荒野,高顺虽粉身碎骨不能报也!”说着那大汉又要下拜!

    刘裕见此人又要拜倒,连忙扶住他到:“高壮士严重了,不过是举手之……”

    说到这里,刘裕突然想起了什么,满脸激动地盯着壮汉!

    “你说你叫什么?”带着兴奋的声音,刘裕开口问道。

    “在下高顺,字子平,乃是雁门马邑人氏,流落至此,幸得公……”

    “可是雁门军候高子平乎?”还未等高顺说完,刘裕便打断其说话,急问道。

    高顺皱眉看了刘裕一眼。

    “公子如何识得在下?”高顺疑惑道。

    “嗯……吾舅父乃是雁门太守郭缊,几年前舅父寄来书信,言若非高军候,雁门危矣!”刘裕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却说三国时英雄辈出,高顺虽没有关张许典般名垂后世,可却是一名被严重低估的将才,破夏侯、败刘备。

    更难得的是其忠心不二,白门楼前宁死不降,当真是忠勇无双!

    “吾靠!这特么的是高顺啊,陷阵之至,有死无生!”刘裕激动的想着,心中思考如何将高顺揽入麾下。

    “太守和公子谬赞了,顺愧不敢当!”高顺躬身打断刘裕的思考说道。

    “只是裕不知,子平兄何故沦落至此?”刘裕有些疑惑道。

    “唉……一言难尽啊!”高顺面露难色,似乎有些顾忌,未敢言明。

    “子平兄若是有不便之处,不说便罢!”见高顺有难言之隐,刘裕挥了挥手道,并不在意。

    高顺闻言说道:“公子诚心相问,顺岂有不说之理,原是那军中司马欺凌某手下士卒,某一怒之下杀了那厮,恐累及家人故携妻儿逃难至此。”

    “义哉!子平高义,裕十分钦佩,子平兄大可放心,吾定保子平一家无虞!”

    汉代好任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友杀人,反而是件令人钦佩的事情。

    夸人总没错!

    不管对不对,刘裕上去就是一顿夸!

    果不其然!

    高顺当即眼眶一红,颇有些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既如此,顺多谢公子,公子但有驱使,顺莫敢不从!”

    “哈哈哈……子平兄快快请起,吾得子平如虎添翼也!”刘裕连忙激动地将高顺扶起。

    “裕正有一事,需子平相助!”扶起高顺,刘裕连忙说道。

    “公子请讲,顺定竭尽全力!”高顺双手抱拳说道。

    “呵呵,子平严重了,近日来流民日益增多,裕担心会出乱子,故而想要招募一些护卫,听闻子平擅长练兵之道,想将这些护卫交予子平。”刘裕笑呵呵地说道。

    高顺可是个练兵高手,正好解决了刘裕的燃眉之急。

    顿了顿,刘裕又说道:“此间有流民青壮三百余,过些日子裕在乐成县再招募些,凑够五百,一并交予子平,子平可按军中骑兵操练,一应的军械战马裕自会解决!”

    “顺领命!”

    高顺虽心中疑惑,但也没多问。

    “刘全!这几日你全力协助子平,尽快凑够五百青壮交予子平!”刘裕又对身后的刘全说道。

    刘裕刚说完,只见一小厮小跑到刘裕面前,躬身道:“公子,匠工们已在偏厅等候多时。”

    “哈哈……裕只顾与子平兄叙话,竟忘了还有要事!这里就交给子平了,裕去见见这些匠人!”刘裕一拍脑门说道。

    “诺!”

    又回身对刘全说道:“好生协助子平招募护卫!”

    不等刘全答话,刘裕向偏厅行去。

    此时,偏厅内站着六七人,有老有少。

    “不知这河间王公子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等公子前来一问便知,公子素来仁义,想来定不是要为难我等。”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

    “哈哈……诸位久等,裕来迟矣!”人未到,话已先至,刘裕来到偏厅,对一众匠工说道。

    “公子言重了。”见刘裕进来,一老者连忙上前搭话。

    “此番召诸位前来,裕想请诸位相助,打造些器物。”刘裕开门见山地说道。

    说话间,刘裕掏出近日里用石炭画在帛书上的几样图纸。

    “诸位且看!”刘裕将图纸递到老者手里。

    马鞍、马镫、简易蒸馏器!

    刘裕真要感谢自己前世学的是考古,见过许多古代器物的复原图,稍作修改,虽不能说一模一样,却也相差无几。

    “公子,此……此为何物,我等孤陋未曾见过也!”老者满是震惊,手中的帛书险些掉在地上。

    这些东西究竟何时出现,至今尚有争论,但肯定不是汉末。

    刘裕深知,手中的这些东西给汉末造成多大震惊都不为过。

    “不知诸位可有办法打造?”

    汉末的冶炼水平刘裕并不知晓,故而问道。

    “公子此物新奇,老朽不敢保证,但定会尽力一试!”老者抱拳说道。

    “哈哈哈……”

    刘裕闻言,笑了笑道:“老丈不必紧张,不知老丈如何称呼?”

    “老朽田安,当不起公子如此称呼!”田安闻言当即躬身说道。

    刘裕连忙将其扶起,朗声对众匠人说道:“裕只有一个要求,今日之事烦请诸位守口如瓶,切勿被旁人知晓,否则,呵呵……休怪本公子不讲情面!”

    虽面带笑意,可众人却分明感到丝丝寒意袭来!

    “公子放心,在下等定守口如瓶!”众人连忙说道。

    “如此,诸位便去罢。”

    刘裕挥了挥手,众人散去……

    “等到蒸馏器制好,小爷定要让你们知道什么是酒,汉末的酒太特么的难喝了!”送走众人,刘裕如是想到。

    “哈哈哈哈……蒸馏酒问世,小爷我还不得数钱数到手抽筋!”

    刘裕一脸激动!

    乱世之中,不光要有强大的兵锋,更需要雄厚的后勤保障。

    初临汉末之时,刘裕也幻想着自己像小说中一般霸气侧漏,大收名臣猛士,一波推平天下!

    可人家古人又不傻,凭什么你召之即来。

    唯有充足的钱粮支撑,方可厚积薄发,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