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端着大狙上齐国 » 第014章 平康三曲

第014章 平康三曲

    请功的事还得是自己的长官。

    原来早在商队被成功营救出来之后,乔成就给指挥中心发去电报为平康小队请功。

    指挥中心的回电只有两个字,

    “安排”。

    一行人回长安的路上指挥部就收到了指挥中心的晋升令,李剑晋升一级为少校,占钢晋升一级为五级军士长,魏永付江晋升一级为四级军士长。

    而高志因为营救行动中的“果断、沉着、机敏、勇敢”,指挥中心做出特殊嘉奖,晋升两级为上尉。

    同时做出新的任命,高志为平康小队副队长,并送出寄语,

    “望高志上尉再立新功。”

    他骑在马上,感觉今天的长安格外繁华,处处洋溢着生机,真是一派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

    也根本不管李剑吃人的眼神,自顾自走在前头,一骑当先进入了平康坊。

    这平康坊西北紧邻着皇城,往东出坊门就是东市。

    坊内被十字街分成四等块,西北角的地块曾经整个是一位公主的府邸。

    公主死后几经易主,已经看不到往日的皇族贵气,成了一大片稀稀拉拉的散户住所。

    事务所位于十字街东南角,正门朝北,临着东西主街。

    后门隔着小巷是菩提寺,但没什么香火,十分冷清。

    除了菩提寺,东南角这一大块地原本是前朝宰相的私宅,其死后被当朝太师诬告谋反,子孙流放府邸没官。

    曾经的首辅官邸也就被分割得七零八碎,卖了个干净,已经没多少人记得这里曾经属于谁。

    十字街西南没什么显赫人家,而要提起“十字街东北”倒是人尽皆知。

    以前为人所知是因为“平康三曲”,现在为人所知,则是因为红月楼。

    从平康坊北门进来,路东就是南曲、中曲、北曲,并称为“平康三曲”。

    南曲为高,中曲次之,北曲最低。而这个高中低可不是指海拔,而是指“格调”。

    三曲南边,紧邻着就是红月楼。

    名曰楼,因为紧邻皇城,其实只有二层。高度受限制,那么就在平面上扩张。

    红月楼从最初街角的一家小店,经过一轮轮的扩建翻新,逐渐占据了东北地块的四分之一。

    再到后来,三曲也被红月楼吸纳收编,从此平康再无三曲撩人,只剩红月当空。

    这红月楼发展如此迅猛,其实离不开一群没见过世面的蛮夷的带头。

    当异世界的人来到这个跨越了千年的长安城,除了通商贸易,剩下的自然是体验异国风情。

    平康三曲名声在外,一颗颗充满探索精神的灵魂自然涌向此地。

    可三曲并非普通的快餐店,对于人物格调要求还是有点高的,不但要看样貌身份,更要看文墨才学。

    而来自冰天雪地的蛮夷,自然攀不上凤凰的高枝,可寂寞的灵魂终究要安抚。

    面对着无处消费的真金白银,红月楼也就应运而生。

    红月楼面向的就是异国他乡之客,风雅格调是蛮夷的核心诉求,那么自然要保留。

    可这群粗鄙的原始人哪里会吟诗作对,很多人就连齐国话都说不利索。

    当空虚的精神嗷嗷待哺,那么玩法自然就会跟着创新:

    客官诗兴大发想要即兴吟诵?没问题,奴家洗耳恭听。

    想看奴家歌舞?没问题,请客官安坐,看奴家这就舞来。

    客官不会行那酒令?谁说要行酒令了,只有穷酸才好这些迂腐把戏。客官疏阔男儿,高风霁月,请陪奴家先饮三杯,再叙风月不迟。

    后来即便闹出了撞诗“举杯邀明月”的笑话,红月楼的娘子们职业素养也是相当的高,决不让这种鄙视与轻蔑表现在脸上。

    因为没人跟银子过不去。

    这红月楼迎来送往,几乎成了来往之人的打卡地点,不但空虚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实,就连整条平康坊东西主街都被带动了起来。

    早上饿了?馒头、烧饼、炸团子?要不要再来一碗面片汤?

    零吃小食?馓子、酸梅汤还是冰糖葫芦?

    想喝茶?您怕是要挑花了眼。碧涧、明月、芳蕊、茱萸?还是雀舌、鸟嘴、麦颗、蝉翼?

    累了想恢复精力?太医署退休的老专家,亲传弟子刚出师,客官不要声张,推拿来试一试?

    不过这些都是配菜,主菜自然是核心位置的核心红月楼。

    来平康坊的人图了个什么不需要多说。而沟通灵魂需要什么装备自然也不需要多说。

    在这方面齐国人和原始人差不多。效率低,效果差,伤害高,影响大。

    卫莱人这些蛮夷的奇怪玩意简直就是娘子们的生命之光,尤其是那小小的帽子,带来了健康,也带走了人命。

    这些装备哪来的?

    当然是卫莱人卖的。

    这种有伤风化的东西胆敢售卖?

    放心,齐国还是相当开化的,这种东西算什么?

    小意思。

    那该从何处购买?

    抱歉,只服务红月楼。与娘子们相谈甚欢共上牙床,一只纤纤玉手就会变出来一顶。

    那红月楼哪里来的?

    都是对门那个从不开门的药铺来的。对外是药铺,其实就是平康事务所。

    长安最高指挥机关是西市的指挥部,根据需要会在其他坊内设置卫莱人事务所。

    而这个平康事务所,也就是平康小队的驻地。

    其实平康坊原本并没有单独设立事务所。

    因为平康坊紧邻东市,而东市已经有了一个大型情报中心,之前平康坊一直为东市辖区。

    可人来的越来越多,那么乱子自然就时有发生。

    东市的事务所另有职能,不可能隔三岔五来平康坊擦屁股,尤其这种丢人的事,也没人愿意干。

    卫莱人需要料理,卫莱国的脸面也需要清洁,针对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指挥中心就随便抽调了五个小菜瓜,组建了平康事务所。

    除了正常执行任务,剩下的工作主要就是让前来的“同胞们”消停一点。

    对门的生意需要什么,那这间药铺就提供什么。

    火力支援,战略保障,生化防护,战地救助,应有尽有。

    我给你提供保障装备,你照顾好我的人。有什么乱子赶紧告诉我来领人,互相合作,尽力保住卫莱人的脸面。

    一来二去合作愉快,事情也就渐渐消停了下来。

    高志骑着马穿过平康坊,沿着黑白颠倒的大街回到药铺。

    看一看冷冷清清的红月楼,知道再过几个小时,当闭门鼓敲过,每个坊都关上坊门的时候,这里将成为长安夜晚最喧嚣的几个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