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穿越大唐李世民:龙王托梦 » 第七章 仙令一出,天地异动

第七章 仙令一出,天地异动

    “天怒人怨?”

    李世民像是听见了天大的笑话一般,大手一挥道:“有什么可怨的?人族气运衰竭,事关人间的亿万生灵,乃至千秋万代之后的国运。此等大业,自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人人都当献出一份力量,共渡难关。”

    袁天罡战战兢兢地跪下,有些颤声道:“陛下,恕臣直言,您虽是真龙天子,可毕竟只限于人界。三界之内,仙、神、人、佛、妖、魔、鬼、怪八大类之中,惟人族是最弱小的,古语有云:听天由命,顺应天命……陛下不应当逆天而行。”

    “混账,你想让朕当这个坏了后世气运的皇帝么?”

    李世民将眼睛一瞪,王者之威尽显无余,喝道:“朕只跟你说一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千秋万代的人界百姓,就算是斩尽天下仙人,绝尽西方诸佛,朕也要护住人族气运!”

    袁天罡吓得伏地颤动,低声道:“臣该死,臣该死!”

    李世民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对一旁侍立的太监张阿难道:“拟旨。”

    “是。”

    张阿难猛然惊醒,连忙取来笔墨,为皇上铺开宣纸,动手磨墨。

    李世民略一沉吟,提笔写下“求仙令”三字。

    张阿难在旁边随时伺候,看得眼皮子跳了跳,暗想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更加震惊的事发生了,李世民提笔顺势就往下写:“朕膺昊天之春命,自朕登基以来,改元贞观,励精图治一十三载,修缮旧籍法律,减税免役,多有勉力气竭,终不逊于历代之盛。四海略定,五湖安稳,内外六夷臣服。

    虽起于微毫,振长剑以清寰宇。大唐自兴邦以来,恪守天地人伦,奈何妖雾缘来。朕欲灭诸妖邪,还天地肃清。拟法旨传于下界,仙山野林、古庙道观,凡有修道有成者,或禽类异兽之灵长,可速至长安听封。

    当此倾覆之世,朕欲除妖魔解万民倒悬之苦,求法于民,尔等皆有其责,当倾全国一力以应之,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特令钦天监袁天罡为人界道统之冠,钦此!”

    这一篇近三百字的圣旨拟定完毕,李世民将毛笔掷于地上,大声道:“宣读!”

    张阿难忙道:“是——是,老奴这就宣读。”

    天外传来几声响雷,紧接着便是数不尽的雷声,云层翻涌如同沸腾了一般,好似触怒了天庭众神。

    张阿难手捧圣旨,嘴唇哆嗦了半天,愣是念不出声来,生怕将这《求仙令》念出来,就会触怒漫天神佛。

    李世民抬头看了眼宫门外的滚滚雷音,天气骤然间就有了变化,撇嘴道:“不必惊慌,只是要下雨了而已,传令让宫里的浣衣局记得收衣服,不要被吹飞或者淋湿了。”

    群臣大为无语,纷纷互相对视,均觉这是触怒了天上神仙所导致的天地异象,否则上一秒还晴空万里,怎得就突然暴风雨了呢?

    袁天罡跪伏于阶下,虽不知陛下写的圣旨是什么内容,可想来必是触了众神的恶谤之语,沉声道:“此乃天人感应,陛下所撰的圣旨,似乎有不当之词。”

    “不当个屁,朕的意思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李世民将手一摆:“众神听到了又如何?朕既然是为天下苍生,那就顾不得己身了,要想对付朕一人,冲着长安城来便是。”

    “张阿难!”

    “老奴在——”

    “取玉玺来,朕给它盖个章,让这满天神佛知道朕的决心。”

    李世民缓步从群臣之间走了过去,直抵宫门外,望着雷电翻涌的天空,心中兀自惊疑不定:“这就是天威么?还好,奈何不了朕。”

    张阿难连忙捧起案上的木盒,恭恭敬敬地道:“请陛下落印。”

    木盒内,搁置着一只巴掌大的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玉玺美中不足的是,有一角被摔碎了,以金补之,看起来极为掉价。

    然而这可是号称传国玉玺的存在,令所有英雄豪杰都为之神魂颠倒的致命宝贝。

    自秦始皇以和氏璧为原料,李斯亲自篆刻八字以来,辗转历朝历代多位皇帝之手。

    玉玺损毁的一角,也有其故事的起承转合。

    是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命其堂弟王舜到长乐宫向太后索要玉玺。

    太后怒而斥责,并掷玉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则命巧匠用黄金补之。

    及王莽兵败被杀,传国玉玺献于更始帝,后又落入光武帝刘秀之手。刘秀建立东汉传十二帝,至汉献帝之际,又辗转于三国的数位枭雄。

    熬到了三国归晋,又碰到了最黑暗的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又是动荡的纷争,南北朝僵持对立,时过境迁如过眼云烟,最后又由杨坚定国号为隋,南下灭陈统一了天下。

    杨坚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乱世,隋炀帝又在好大喜功与穷奢极欲中,将隋朝架在了火炉上。

    大业十四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亡,萧后携着传国玉玺遁入了漠北突厥。

    唐朝初立的时候,李世民由于没有传国玉玺,只能刻几个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直到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迎回了前朝的萧皇后跟传国玉玺,玉玺也归于李唐,这才让李世民的腰板子直了起来。

    李世民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拿起传国玉玺在圣旨上重重地盖了个印。

    霎时间整个玉玺流转着奇异的光芒,似有万道霞光飞出,就连圣旨上盖着的印章竟也发出金光,离奇的一幕让金銮殿上的群臣都大为震撼。

    “陛下圣明!”

    “这是神迹啊,传国玺自始皇帝以来,至今已近九百年,能镇得住玉玺者都是雄才大略的英主贤君。”

    “看来这满天神佛碰上了陛下,也得退避三舍。”

    众人议论纷纷,李世民也有几分惊讶。

    传国玉玺几乎每天都带在身上,还是第一次见到它发出光芒,暗想:“难道玉玺也是什么要紧的法宝么?肯定是了,朕平日里只当这是个普通的玉玺,一天盖个百八十次都没这效果,看来是朕有了驾驭人道气运的力量,所以把它给唤醒了。”

    印章一经盖上,圣旨闪耀着金光,李世民亲眼瞧见漫天的人族气运冲天而起,形成一道强有力的防护,直上天庭。

    李世民道:“张阿难,你到外边去念,朕又不是关起门来当的皇帝,漫天神佛都想看,那就让三界众生,妖魔鬼怪都附耳倾听。”

    张阿难鼓起勇气,快步冲出了宫门,就在金銮殿前,捧起圣旨,心中已然恢复了大唐皇帝近臣的傲气,对什么虚无缥缈的鬼神都不在害怕,朗声道:“朕膺昊天之春命,自朕登基以来,改元贞观,励精图治一十三载……”

    每一句念出,天上的雷电便落下一束,天边无数道闪电劈落,滚滚的雷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念旨声给盖了下去。

    张阿难一口气读完,最后喝了声“钦此”,霎时之间,雷电收敛,遮天蔽日的乌云也在这一刻多云转晴,连半点雨水都未曾落下。

    在场众人无论是谁,都相继变色。

    李勣张大了嘴巴,颤声道:“这——这,陛下的圣旨,居然连满天神佛都听在耳里,旨意念毕,天地异动也随之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