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穿越大唐李世民:龙王托梦 » 第十八章 朝堂辩论

第十八章 朝堂辩论

    陈光蕊可不知陛下再想些什么,察觉到陛下的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落在自家夫人的肚子上,不禁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李世民收回目光,瞧出了陈光蕊的疑惑,笑道:“陈光蕊,你是贞观十三年的状元,位列榜首,朕打算留你在长安供职,即日安排住处,你家中尚有几人?一并搬至长安来。”

    陈光蕊啊的一声,惊喜交加,跪谢道:“陛下圣恩,臣无以为报,先父早亡,家中尚有一老母。”

    留职于京师,这是何等的光荣?陈光蕊以为自己会被下放至地方当官,再逐步的升迁征调。

    李世民点了点头,笑道:“你夫人身怀六甲,又是前宰相殷开山之女,怕是还有数月就要分娩,正好留在长安,你就暂时任于太学院。”

    陈光蕊道:“谢陛下。”

    张阿难当即宣读旨意,赏赐今科状元陈光蕊如下:长安三百亩的五进大宅、良田二百亩、丝绸千匹。

    李世民暗想:“留在长安,你就死不了,朕先救你一命,等你那金蝉子转世的孩子生下来,不让他去当什么和尚高僧,世上也就没有所谓的唐僧、唐玄奘了,再加上朕不同意西天取经,看这满天神佛如何开启西游量劫。”

    “陈光蕊,你十年寒窗,一朝及第,可有何平戎安邦之策献上?”

    李世民笑着问道。

    陈光蕊早有准备,笑道:“陛下,臣草拟十二策关于减免赋税、改善民生以及惩治贪官污吏的办法,可使我大唐的法律逐渐趋于完善。”

    “哦?呈上来。”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

    在看过了奏折后,他点了点头,道:“陈光蕊,你才学极佳,又富有远见,是个能堪大任之人。”

    陈光蕊谦卑地道:“臣萤火之光,不足一晒。”

    在中国从隋朝开始的一千三百年科举制度中,由于是每三年一次科举考试,拢共在隋唐宋元明清六朝也不过才选出四百余位状元,可见含金量之高。

    基本上每一位状元都是各自时代的翘楚,智慧与能力的化身,说是百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当然,科举制度也并非是完全用于选官,大唐治下的疆域划分为三百六十个州府,整个官僚系统的运行少说也要几十万官吏,靠科举选才的方式,去供应庞大的官僚系统,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固然科举给了底层百姓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上升通道,可首要的目的还是困住了大量的读书人半辈子沉浸于考取功名之中,正是“牢笼志士”。

    天底下最聪明的一撮人给拿捏住了,剩下的就是大字不识的草寇跟农民,即便是聚众造反也成不了多大的气候。

    李世民还是很喜欢陈光蕊的务实的,就算抛去他唐僧生父的身份,此人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给陈光蕊封赏完毕,李世民又让魏征传令,将钦天监招揽的一百二十九人进殿检阅。

    一百二十九人立于殿内,有僧有道有俗,倒也颇有仙风道骨之人,一一施展了法术,大抵都是化神、元婴的境界。

    虽然在神仙眼里不值一提,可在大唐境内已能够逍遥一方。

    李世民心中颇为满意,笑道:“诸位仙人隐世不出,是尘世间的闲云野鹤,现在肯出山救世,扶危救难,实在是承了极大的情。”

    阶下的一众修道者中有七八成露出苦笑,心想“扶危救难”四字从何谈起,大多是受了胁迫。

    尤其是尉迟恭跟李靖,直接带兵包围了各大仙山道府,下达最严苛的指标,每一个门派必须按规模抽出十人到十五人之间,到长安供皇帝驱使,否则后果自负。

    各宗门的宗主跟掌门人只气得七窍生烟,要想逃下山去自然不难,可偌大的门派有超过八成的老少妇孺跟道法低微的弟子是难逃一死的,只得乖乖按照朝廷的谕旨,如数派出十几个道法排得上号的到长安来。

    大殿上一阵沉默后,尉迟恭眼看着气氛冷了下来,当即用力地咳嗽一声,众人反应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违心的赞美之词,口称皇帝陛下圣明,人族必定顽抗到底。

    李世民满意地看了眼众人,脸现喜悦。

    嗯,民心可用!

    “诸位可有妙策,为朕排忧解难。”

    李世民道。

    袁守诚目光扫了眼众人,示意他们踊跃回答,切勿藏私。

    这时一名高大僧人闪身走了出来,双手合十道:“陛下,贫僧倒是知道一个方法,可为陛下分忧,陛下日夜默背念诵,即可驱逐邪魔,不受困扰。”

    李世民见这僧人生得俊美,又体型高大,显然能力是不弱的,笑道:“什么佛家功法这么厉害?你身上既然有携带,不如拿出来看一眼。”

    高大僧人正是观世音,他为了接近李世民,化身为一个凡间僧人混进了钦天监,终于迎来了李世民的询问,自然第一个跳出来建议。

    自从进了皇宫,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修为被四周无形无质的人间气运给压制住了,每一刻都有红尘厄果涌进体内,不断地损害他的修为。

    “好厉害的人间气运,本座没有施展任何的法力,也会受到压制,真是不可思议。”

    观世音心中莫名感到震惊,按照天地法则,一旦神仙下界,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修为削减,随意出手更是会遭到天道的制裁。一旦沾染红尘厄果,则会导致修为倒退,几万年不得方寸之进。

    她自然知道这个禁制,因此不敢随意使用法力,避免红尘厄果入体,然而自从进入皇宫以来,在李世民身边不到三丈开外,即使不动声色,也会持续性的遭到损害。

    当然,这点损失对于观世音这种修炼不知多少百万年的大士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他此时唯一的念头就是在李世民面前弘扬佛法,宣扬佛教,在他看来,李世民终究不过是一介凡人罢了。

    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让他明白信奉佛法的诸多好处,那时等待了数千年的西游量劫便可正式开启,不管怎么说,一切的根源都要从李世民身上开始。

    大唐皇帝都不同意西天取经的话,开启西游量劫就是一个笑话,只要能先把李世民给忽悠下来,再按部就班的就能将西天取经的四人组集结,然后完成佛教大兴的任务。

    观世音笑道:“只可惜贫僧手中的经书残缺不全,需要陛下请来有大德之人,向西牛贺州而去,取回真经。然后在四处兴建佛教,弘扬诸法,可保陛下的基业万世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