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1黄金时代 » 第4章 坚韧的一代(求收藏、推荐)

第4章 坚韧的一代(求收藏、推荐)

    1991年7月7日,夜,晴。

    天上无云,也没有月亮,满天都是繁密的星光,银河清晰可见。

    已经多少年没看到这么干净的夜空了。

    三人来到田野分头行动,姜山和妹妹一起,老爸独行,开始在稻田的水沟里寻找鳝鱼。

    春夏两季的鳝鱼,会在夜深人静时钻出泥洞,身体悬浮在水中,头浮出水面。有人说这是鳝鱼在睡觉,也有人是在乘凉。

    但不管它们是干什么,这时候的鳝鱼最好抓,只要被强光照射到,就像傻了一样不知道动弹,很轻松就能夹住。

    才走过一条田埂,姜山就抓了好几条,而且个体都很肥。

    他和老爸默契合作,两人分别负责一块稻田的两条边,然后走向下一块稻田。

    明亮的火把在穹庐之下微微晃动,不时有被惊动的青蛙从脚下跳过,稻叶拦在双腿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现在的鳝鱼还是很多的,不到一个小时,姜山这边就抓到了两斤左右,老爸那边的情况估计也差不多。

    但蚊子也多。

    姜山的额头、脖子上,不知不觉已经被咬了好多疙瘩。

    还不仅仅有蚊子。

    火把的亮光,吸引了密密麻麻的飞蛾和不知名的飞虫,绕着他周围疯狂打转。

    姜莉在他身旁帮忙拎着鱼篓,随时都能听到她拍打蚊子的啪啪声,歇气的时候,他用火把照着看了看,发现她的手背、脚背上,布满了蚊子疙瘩。

    “要不你先回去。”

    “不用。”姜莉道,“蚊子咬一下而已,明天早上就消了。”

    姜山没有再劝,因为劝也没用,这妹就是头小倔驴。

    这让姜山不由想起了明年,即将在大草原上举行的那场夏令营。

    报道说,八零后的独生子女们,是小皇帝!

    是垮掉的一代!

    当时姜山的第一反应就两个字——扯淡!

    来来来,我找几十个十岁的孩子,咱们再来比一下。

    不把小日子吊打到哭死,老子不信姜!

    他见过太多能吃苦耐劳的农村孩子。

    村里好些个这么大的小学生,早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每天放学回家要几背篓割猪草,农忙要割稻子、收小麦、打油菜。

    他还有几个北巛大山里的同学,家里的弟弟妹妹,能背七八十斤红薯、土豆或者是玉米下山去卖。

    那可是陡峭不平的山路,一旁就是几十上百米高的悬崖,他看着两脚都感觉发软。

    所以他根本就不信,咱们的孩子会比任何国家的孩子差。

    事实也证明他是对的。

    七零末、八零后这代人,不能再接替父母的岗位,毕业没了工作分配,没了住房分配,没了养老保险……还错过了90年代的发展红利。

    但他们仍旧用坚实的肩膀,扛起了建设祖国的重任,做生意,进工厂,上工地……书写了多少传奇。

    比吃苦耐劳,比坚韧不拔,咱又虚过谁?

    而到最后,咱们废了吗?垮了吗?

    没有啊。

    非但没有,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问那些别有用心的小丑们气不气吧。

    而姜莉是七零后的尾巴,同样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跟着他一直忙碌到凌晨三点多,没说过一声累,没叫过一声苦。

    回到家里时,整个手背脚背都肿了。

    “下次你还是不要去了。”

    “看不起人?”姜莉一边洗脸,一边很是不屑地说道,“下次我不帮你背篓子了,我自己也能抓。”

    把身上洗干净后,姜山将今晚抓到的鳝鱼倒了出来,差点装满一个小水桶,目测得有二十多斤。

    现在黄鳝的市场价是8毛一斤,大的能卖到1块。

    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不是很好卖,不然田野里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鳝鱼等着他去抓。

    一觉睡到半上午,姜山起床时,爸妈早就去地里干活了,姜莉也比他先起来,正坐在压水机前搓洗衣服。

    “我去一趟街上,空了你把个体小的鳝鱼挑出来,咱们中午吃。”

    “这不是要拿去卖的吗?”姜莉问。

    “卖是肯定要卖,吃也肯定要吃。”

    “好吃猫!”

    姜山懒得理会她,带着钱就去了街上。

    家里没有自行车,也没遇到拖拉机,姜山戴着草帽,顶着火一般的太阳走了七八里路,这才来到了街上。

    今天不逢集,加上天气热,街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影,各种商店也没什么客人,唯独几家麻将馆座无虚席。

    家乡人们对麻将这个东西,那是真的热爱到了极致。

    走进供销社,在长长的玻璃柜台前,姜山买了一瓶花露水和一盒清凉油。

    虽然价格比外面贵了点,服务员的态度也不怎么样,但供销社的东西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

    接下来又去杂货店买了两包十三香、一斤干花椒,和一大包小塑料袋。想着家里去年做的豆瓣酱估计也不多了,而今年的还没做,干脆就买了5斤两年陈的老酱。

    回到家里,后山的广播已经开始转播县广播电台的播音了,姜莉也早就把小鳝鱼挑了出来,正在煮着饭。

    “这给你买的。”姜山把花露水和清凉油递了过去。

    姜莉没接,也没有很高兴的样子:“你浪费钱买这些干啥?”

    “驱蚊子啊。”

    “我没那么娇贵,用不上,”姜莉闷声道,“你自己用吧。”

    “这是我送给你的,不记账。”

    “不是记不记账的事,我只是……”姜莉说了一半,又把话咽了回去,“算了,你是哥,你怎么做都有理。”

    姜山很想笑,但又不敢笑。

    他知道这妹是觉得他又在乱花钱,心里有点生气,也完全能够理解她的想法。

    能省则省,能不花则不花,是这个时代农村人的主流消费观念,姜莉这个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的小家伙,自然也不例外。

    但对姜山来说,这种消费观念稍微落后了点。

    比起花几毛钱买这些东西,家人的健康才更加重要。

    他把花露水和清凉油放在桌上,就准备开始处理鳝鱼,但在这之前,他要做一把专用小刀。

    最好是用钢锯条磨一个锋利的刀片,但那太费时间,家里也没有钢锯条,只能借老爸的刮胡刀了。

    打开银色的长方形盒子,里面还有一个内层盖子,上面可以存放刀片。内盖下面是刮胡刀的刀架,还有一个小镜子。

    刀片是飞鹰牌,用紫、白两色的包装纸包着。

    姜山拿了一片,削了两块合适的竹片将刀片夹起来,只露出一点刃口,再用棉线绑结实,一把有着两个刃口的简易小刀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