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藏国 »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例行检查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例行检查

    在众人的簇拥下,张平乘坐一辆牛车前往晋江县城,县城距离码头很近,只有两里,牛车走得很慢,张平正好观察码头上的情况。

    码头上很热闹,到处是劳工和堆积的货物,一辆辆牛车着货物前往仓库。

    仓库区距离码头只有几百步,占地面积很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官方仓库,占去了一半面积,有各种大仓库二三十座,被营栅包围,旁边是私人仓库,大大小小有数百间,大小、外型和房子颜色都不统一,显得很杂乱,地上也不是很干净,垃圾随处可见。

    但官方仓库显得很安静,没有出货卸货,也没有民夫,大门紧锁,但私人仓库就格外忙碌,大小牛车川流不息,显得活力十足。

    在私人仓库的另一侧便是商业区,酒楼、客栈、青楼这三样特别多,生意也火爆,很多船员刚靠岸,便调下码头直奔青楼。

    “那是官方的仓库吧!”

    张平指着远处被营栅包围的仓库区问道。

    赵辛点点头,“没错,是官方仓库!”

    “为何这么冷清,还锁着大门?”张平眉头一皱问道。

    “使君有所不知,泉州盛产三样物资,一个是茶饼,一个是瓷器,一个是绵,仓库也是存放着三样东西,大概每隔三个月左右,朝廷船只会到来,把物资运走,所以平时是零零星星的入库,然后每三個月出库一次。”

    “出库算什么,卖给朝廷?”张平问道。

    “不是,算是泉州的税赋,我们是用这三样物资交税,不是粮食和钱。”

    张平点点头,“多出来的物资不会进行贸易吗?”

    赵辛苦笑一声道:“物资不会多出来,有多少朝廷就运走多少,我们也不敢私藏,一旦被朝廷发现,会丢官革职。”

    张平淡淡:“我来了以后,规矩就破了,泉州不用再向朝廷交任何物资,我们官府要做贸易,成立官方商行,不仅卖泉州的特产,还要去南洋做海外贸易,这方面我有经验,回头我了解情况后再安排。”

    赵辛连忙答应,这时,县令罗方镇小心翼翼问道:“刚才使君说来泉州有三个任务,但只说了两个,不知还有一个是什么?”

    张平笑道:“你们都是泉州官员,海对面有一座大岛,你们知道吧!”

    众人点点头,罗方镇道:“使君说的是琉球大岛,那边生活着土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驾船来卖鱼干,然后买一些日常用品回去,相处还算融洽,本地也不歧视他们,有时候渔民直接上岛去买他们的海产品,主要是名贵贝壳和海珠,回来卖给内地商人,能赚不少钱。”

    “语言能够沟通?”

    罗方镇笑了笑道:“他们的语言本来听不懂,但相处了几十年后,他们也慢慢学会了,我们这边的土话,现在他们自己的语言都不说了,开始改说我们泉州土话,交流没有问题。”

    “泉州土话不是汉语?”张平不解问道。

    罗方镇摇摇头,“原本这边的汉人不多,后来两晋南北朝时,大量北方汉人逃难涌入,在这里定居下来,官府把他们编为客籍,几百年来,汉语和当地土话融合后,形成了泉州的土话,有点像汉话,但又不太一样,像卑职就是客籍,我在家里说客家语,在官府说汉语官话!”

    罗方镇说了几句客家语,张平笑了起来,“倒有点像古语!”

    “没错,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江南一带的发音,再带点当地的土话发音,就揉合而成现在的客家语,张使君刚开始可以使用翻译,以后习惯了就听懂了。”

    张平想到一个重要问题,“那琉球大岛上有没有客家人?”

    “有!有至少十几个渔村,住在那边不用给官府交税,我们都默认了。”

    说话时,几辆牛车进了县城,县城毕竟是州府,还不小,城池周长至少三十里,生活着十几万人,商业十分繁盛。

    路上行人的装束都和中原差不多,分不清谁是汉人,谁是客家人,谁是当地土人,普遍皮肤都比较黑,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一个竹斗笠,主要用来遮阳。

    来到州衙,张平又让司马林敬南安排自己五百士兵住进军营,泉州也有三百州兵,都是本地子弟,主要负责守城门和维护治安,当然不能和张平带来的五百精锐士兵相比。

    州衙内,长史赵辛给张平举办了一个小型上任仪式,张平收取了刺史大印,算是正式成为齐王府任命的第一任泉州刺史。

    接下来一两个月,张平主要是熟悉泉州的情况,同时筹办商行,招募向导和海员,为第一次海外贸易做准备。

    长安崇仁坊,自从朝廷迁去了洛阳后,很多进奏院都空了下来,同时又被陇右、河西、朔方、巴蜀、关内等各州取代,成为齐王府辖下各州的进奏院。

    当然不能叫进奏院,进奏院这个名字有点僭越,而是叫政务联络院,简称联络院,其实是一回事。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进奏院是不会动的,但里面的主人却不断变换。

    进奏院附近的翰林酒楼也悄悄变换了主人,新的掌柜叫陈嗣安,河北元城县人,没错,他的另一个身份便是魏博节度府驻长安情报站主管,由田承嗣的长子田维统领。

    一个很秘密的机构,连魏纪中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陈嗣安并不是来收集长安的机密情报,他现在主要是收集公开情报,比如人口、物价、重大事件、百姓对齐王的认可度等等,所以开酒楼是最好的方式,从酒客中的聊天中就能得到很多信息。

    这天下午,酒楼大门外走进来了几名士兵,陈嗣安一下子认出他们的装束,是内卫士兵,他顿时紧张起来。

    为首旅帅敲了敲橱柜,“谁是掌柜?”

    陈嗣安连忙迎上来,“小人陈嗣安,是本店掌柜。”

    “你们东主呢?”

    “东主在洛阳!”

    旅帅点点头道:“你们是新来的吧!”

    “正是!”

    旅帅冷冷问道:“新来开店要去内卫备案,你们去做了吗?”

    “这座酒楼是租下来的,不是我们的资产,我们不知还要去内卫备案。”

    说着,陈嗣安悄悄塞给旅帅一点碎银子,三两左右,“我们新来不知情,请军爷多多包涵!”

    旅帅脸色和缓下来,点点头道:“按照内卫令,长安所有新开业的商铺都要去内卫官衙进行备案,说清楚是哪里人,东主背景,做什么营生,有几个伙计等等,很简单,这是规矩,不是针对你们,我是来提醒你们赶紧去备案,明天天黑之前必须完成。”

    “感谢军爷提醒,我今天就去备案!”

    旅帅又提醒道:“内卫官衙在永嘉坊,进大门就看到了。”

    “多谢!多谢!”

    旅帅一挥手,带着几名手下走了。

    陈嗣安心中暗暗吃惊,这些内卫士兵怎么会知道自己是新来的,难道是酒客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