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遇见美好人生 » 第七章 卖肉

第七章 卖肉

    吃完饭,梁夏在厨房洗碗,梁秋盯着咕嘟咕嘟冒泡的卤猪头,正想着要去哪里**较好。

    只玩午饭遛弯的胡明丽,就回来了:“秋秋啊,我刚刚打听了一下,中学那边在修教学楼,你四外公他们在那边干活,每天晚上都有人在那边卖馒头米饭呢,要不晚上我们也去那边看看”

    梁秋心里一喜“恩,就听外婆的,您再帮我去借杆称吧”

    胡明丽开开心心的又去邻居家借称了。

    叮嘱粱夏看着锅里,梁秋到楼上找了个干净的大背篓,一个不锈钢盆,在胡明丽的针线盒子里找到一把大剪刀和一块新的白纱布,就下来了。

    “小夏,你帮我把这个背篓和盆洗干净,等哈下午我们要用”

    粱夏接过背篓:“哥,我们要开始赚钱了吗?”

    “嗯,肯定能赚钱的”

    听到他哥肯定的答案,肯定能赚钱!粱夏开开心心的忙活起来。

    “外婆,这个石头称我不太会用,你教我一下”

    “你拿个瓷碗过来,我教你怎么称,不过这个石头称你得给它抹零头,有点不准”

    “我从你针线盒里找到了大剪刀和白纱布,可以拿去用不?”

    “拿去用吧,大剪刀平时我也用不上,白纱布本来就是用来蒸东西的,也一直闲置着”

    “那我先用着,赚钱了买新的还给你”

    ······

    就在祖孙三人忙活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粱夏又去看了一次钟:“哥,都5点了,我们还不走吗?”

    粱秋把小炉子放进洗干净的背篓里,把不锈钢盆放在炉子上,刚好卡住,炉子碰不到背篓,不锈钢盆也落不下去。

    再把炖的软烂的猪头肉去骨,放进盆里,淋上热腾腾的,卤汁,香味瞬间散开。

    再用白纱布轻轻盖住,看起来干净又卫生。

    “你把称和菜刀放到小背篓里,再把彩板扔进去,收拾好我们就出发”梁秋看着跃跃欲试的粱夏,笑着说道。

    梁秋把不锈钢盆从背篓里拿出来,然后背起炉子,半蹲在地上“外婆你帮我把盆子放进来,里面有水,别撒了哈”

    胡明丽不等梁秋说完,就已经把不锈钢盆放了进去,轻轻盖上白纱布“走走走,我跟你们一起去”

    一行三人就这样来到了镇上中学的工地,梁秋算好时间来的,到的时候工地的工人还没下工,这一片已经有好几家卖吃食的摆了出来。

    有卖包子馒头的,有卖鸡蛋的,还有一家三口摆了几张桌子卖面食。

    梁秋上辈子在工地摸爬滚打那么多年,对工地太熟了。

    他的卤猪头肯定能卖光的。

    要是中午不好说能不能卖掉,但是晚上,工人们下工了,最喜欢买点卤菜,再打二两酒,一天的疲惫就这样一扫而空,也是上辈子梁秋难得的自由时光。

    梁秋拉了拉外婆的衣角:“外婆,我们在去酒厂那个路口摆吧”

    胡明丽不可置否:“那边离工地稍微远了点吧”

    “外婆,我们第一天来,别占了别人的位置,远一点不会生事”

    “行吧,今天看看哪个位置空着,明天我们就早点过去挤个好位置”

    一行人又往前走了十几米,在路口一个文具店门口边上停了了下来。

    这里不错,干净有宽敞。

    梁秋看着工地上已经有工人在往外走了,赶忙把背篓放下来,开始摆摊。

    粱夏则跟外婆一起拿了几个桃子跟文具店老板打招呼,在人家门口摆摊,总是要客客气气的跟人老板说一声的。

    “老板,我是西边李强家的,借你门口摆个摊子,卖点吃食哈”胡明丽一边说着一边把几个桃子递了过去。

    文具店老板是一个中年大叔,看到粱夏和他外婆,连忙起身:“诶哟,门口那么大的地方,随便摆,桃子就不要了,你们留着吃吧”

    镇上摆摊的人多得很,以前也没人来专门打声招呼的,瞥了眼外面的梁秋,这祖孙三个衣服都洗的泛白,虽然没有破洞,看起来干干净净的,都是实在人,怎么还能拿人家的桃。

    粱夏把桃放在柜台上,就拉着外婆往外走:“谢谢叔叔,这是我们自己家的桃,不值几个钱的,你就留着吃吧”

    这边梁秋已经把两个背篓放在地上了,掀开白色纱布的衣角,卤肉的香味瞬间在街头弥漫开了、

    把另一个背篓倒扣,上面搁了一个大菜板,和菜刀,石头称就挂在背篓上。

    这个时候镇上的人,因为刚从缺吃少穿的年代走过来,做饭还不大会用调料。

    一般人家里,调料就只有盐、酱油、醋,味精都不一定有。

    梁秋这个卤猪头肉,却放了香料,滋味儿浓郁,更别说这还是肉了。

    看着过去了好几个工人,工地门口的摊子也开始热闹起来,粱夏开始着急:“哥,他们怎么都不来问问价啊”

    梁秋好笑的看着粱夏:“要不,你去吆喝几声?”

    粱夏瞬间僵住。

    没等粱夏反应过来,梁秋冲着路过的一群工人招呼起来:“师傅是去打酒吗?要不要买点我家的卤猪头肉,下酒刚好嘞”

    这种成群结队下工的师傅,一般是要去打酒喝的,都是潜在客户。

    猪头肉大多是肥肉,很多人不喜欢,工地上的人用来下酒却是正适合不过了。

    瞬间就有人围了上来:“小兄弟,你这个肉怎么卖啊?”

    梁秋把白纱布掀开,露出里面咕嘟咕嘟冒着小泡的猪头肉,香味迎面袭来。

    “我们今天刚开张,只卖两块钱一斤哈,平时都要两块五呢”

    说着拿起剪刀剪下来一节猪鼻子切碎了递给工人们:“你们尝尝,我这个可以从县里饭店的大师傅手里学到的手艺,可好吃了”

    大家吃着肉七嘴八舌的开始议论起来:

    “这个味道很好呢,跟饭店的红烧猪蹄差不多一个味儿了”

    正在大家围观品尝的时候,文具店老板走了过来:“我来一斤,今天刚好没做菜,下酒正好”

    梁秋马上用剪刀剪了一块猪头肉,放在塑料袋,用石头称称了称:“一斤二两,算您一斤,需要切好吗?还是您拿回去自己切”

    文具店老板看着翘得老高的石头称,心里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用不用直接给我就行”说着把2块钱递了过去。

    粱夏赶忙接了过来:“谢谢叔叔,好吃下次再来”

    这都是在家里演练好的,外婆压阵,兄弟两个一个卖肉一个收钱。

    有着文具店老板第一个尝鲜,梁秋还把称称得足,围观的人见状纷纷过来买。

    梁秋都算的两块钱一斤,还给抹了零头,不一会儿,一盆猪肉就卖光了。

    祖孙三人背着背篓开开心心的往回走,到家开始算账。

    今天买猪头花了一块三,搭进去的香料煤球这些,成本最多3块钱。最后做出来的猪头肉一共有4斤多,卖了8块钱。就算是原价买猪头也几乎是翻倍的利润,这是个好的开始。

    今天做的太少了剩下好多人还问明天还来不来,明天他得弄两个猪头。

    粱秋留了7块钱给外婆,拜托她明天帮忙买两个猪头。一个猪头差不多10斤,买两个应该够了,不够的外婆先添一点,后面补给她,剩下的一块钱他得去药铺把钱还了。

    安排好这些,拒绝了胡明丽留宿的邀请,主要是没跟张小兰报备,少不得又得被念叨。

    并且粱秋打算今晚回去跟张小兰摊牌,希望她能支持自己做这个,梁秋拉着粱夏,赶紧往回走。

    从药铺出来刚好6点半了,来到安桥头,就听到拖拉机“突突突突·”冒着黑烟冲了过来,回村刚好一人一毛钱,瞬间花光了所有的钱,一分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