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万界:从妖女开始修行 » 第35章 远赴风雪

第35章 远赴风雪

    谈话结束,张庚离开前将蛇胆酒留给马钰,让他温服滋补。

    此酒能长后天之气,也就是内力真气,对他来说也是稍有益处。

    而那些夺天地灵气生长百年千年的灵药,从效果上对马钰一般的凡人而言,与蛇胆酒无二。凡人未入修行,其中所蕴含的灵气入体又无法门留住,旋即又会消散天地间,仅留丝缕受经脉气机牵引,化作内力真气。

    但少说也是几年、几十年功力。

    马钰将此酒给了丘处机。

    “丘师弟,我们六人中,唯你武功最高,且甚契玄机。张师叔是个不愿多理俗务的,往后还需你多劳心费力,挑起全真的担子,以待弟子们长成啊。”

    丘处机郑重接过蛇胆酒。

    待众人商议完毕师叔命令的具体执行方案,又各自散去。

    他招尹志平随行,将此酒悄悄塞了过去。

    “你断了一臂,外功怕是再难寸进,当好好打磨内功,多参悟师叔真经。”

    尹志平感动不已。

    这酒,杨过只舍得拿出来分饮过一次,师傅却将一整瓶都送给了自己!

    再想到这是小龙女喝了两口,不爱喝的,他心中复杂之情更是难以言喻。

    ~~~

    襄阳那边,宋使带着旨意再至时,在重阳宫的张庚已痛快享尽天伦之乐,而后带着尹志平与李莫愁下山了。

    京兆府中达官显贵常至终南山重阳宫祈福拜神、谈玄论道,故而尹志平是认识塔海绀卜等人的。

    秉着杀戮是最后不得已而为之手段的精神,张庚表明全真祖师身份,先问塔海绀卜是否愿意受戒全真,叛蒙投汉。

    塔海绀卜这蒙古老者根本不予理会,当场想喊亲兵入卧室拿人。

    张庚便让尹志平一剑砍杀了。

    尹志平带路下一个,亦不愿,尹志平又一剑砍了。

    下下一个......待到他杀了十余人,京兆府中大乱。剩余的小虾米已不值得他再挨个去问,张庚便带着尹志平出城了。

    与李莫愁汇合,李莫愁还是被她师妹忽悠,赶下山来了。

    一路风尘仆仆,但张庚仍未耽搁早晚餐朝气饮月华,修行之路,不进则退,长生之道,时不待人。

    原本在早上蹭张庚修炼的李莫愁主动让位给尹志平,她熬到半夜再跟张庚修炼,毕竟人家重伤初愈,更适合朝气之阳。

    张庚修炼时,若有凡人在身边,所聚灵气进入其口鼻身体,也不过如筛漏留不住寸缕。但他们受这灵气冲刷亦有好处,在此刻参悟《天地阴阳有感经》,再以内力勾引灵气,偶得一丝先天转后天化作真气为己用,日日如此,至少不生疾病,健体强身,内功更有精进。

    像这一丝天地灵气,并非如张庚主动化作灵力为马钰温养一般,也不如吞服灵药效果,李莫愁、尹志平这样自行转化成内力真气的,还需耗费心神运转周天驯养才能为丹田己用。

    不像杨过,那洗经伐髓附带的百年磅礴功力,一夜之间便如臂使。

    而他们还得再花费颇多时间,但以质抵量,一次偶得便抵得上一年打熬苦修的内力,此等机缘,旁人再羡慕还得不来呢!

    两人心中对张庚无比感激,默契地分时修行,生怕窃取张真人所摄天机太多,不敢强求。

    张庚对此倒是无所谓,本来就是因天地灵气驳杂,其他时间修炼的效率太低,才特意选的朝气月华较为纯净之灵气修炼,一次引来过多,他在特定时间内也炼化不完,让李莫愁、尹志平感受下没什么所谓......不存在抢夺资源一说。

    而且时至今日,李莫愁时间久些,才偶得六丝,尹志平不过两丝。张庚不由感叹,凡人入修行,何其难也。

    需其根骨资质不凡,需其悟性通透超绝,亦需天地之间先天灵气充沛,这样,后天之人才能偶得入门。

    若上述缺一,非大机缘或大能修士帮助不可。

    他也就任由两人谦让了,或许因谦让之心,能更有所得也说不定呢。

    ~~~

    六十日后,大蒙古国都城哈拉和林。

    时至寒冬,昏暗无边之天下起大雪。

    雪盖满地。

    只见城外远处土丘上有三位来客乘马并立远眺,左右两边一个是个独臂道士,一个是高挑女冠,他们都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满了白雪。

    道士背上向左斜插一柄长剑,剑把上黄色丝条在风中左右飞扬,风雪满天,傲然直视,实在气概非凡。

    女冠则手持浮尘侧首遮风避雪,一双美目深情全落在旁边那轻衫薄衣之人身上。

    那人也是个道士打扮,却不惧冰寒不避风雪,任由落满全身,将自己这个如玉般的美男子裹了一层雪衣。再一看,三人动身北行,那人周身积雪全消化出氤氲之气随风远去,而他身上华裳如初。

    这三人正是远道而来的张庚、尹志平、李莫愁!

    城外之人见此状,竟以为远处是有仙人乘天马腾云驾雾而来!

    ......

    张庚远目所见,一座南北约四里,东西约二里方形城池立于河岸,城外兵卫、商贾、行人等等众多,井然有序。

    并不是似他臆想,遍地都是蒙古帐篷,反而是座汉式大城。

    张庚领着两人,在周围以崇敬目光铺设的道路中前行,最后以全真道士的身份顺利入城。

    有人见全真度牒,顿时了然。

    “呼!原来是全真派的仙人啊!早有耳闻,难怪如此神异!”

    “你也听说了吗?漠南汉地有个终南山,山上有个重阳宫,宫里有个老道士叫真阳子!是个神仙!”

    “什么老道士,据说他老人家驻颜有术,还是个弱冠之姿!”

    “诶!老兄,我有真阳子神仙所作《天地阴阳有感经》,你要不要来一份?便宜,五百两白银!重阳宫手抄真传!”

    城内外没有遭遇什么特殊盘查,只见城中人群熙熙攘攘,各个种族样貌皆聚于此。

    其中张庚能辨认出的有蒙古人、回回人、汉人、藏人、东欧人等。

    一派民族大融合的兴旺景象。

    但他是不信的。

    “小尹啊,别看了,都看傻了?这里没比临安繁华吧?”

    尹志平收回目光,遗憾答道:“弟子只是羡其万国来朝盛如李唐,而今我汉人竟成了朝众。”

    唐末败将张庚听得此言,当即冷哼一声。

    轻拍马侧长剑,豪气冲天道:

    “不慌,师叔祖带你重振大唐雄风!”

    ~~~

    蒙古此时虽尊全真派为天下道统,但蒙古内部贵族平民其实更信佛教及萨满教。

    窝阔台为更好地控制治下几百个民族、远超蒙古本部的庞大人口,便在哈拉和林新建了十二所佛寺、两所清真寺、一所道观、一所基督教堂。以此控制子民思想,夸耀武功辉煌。

    这一所道观便是由丘处机弟子王志明主持。

    丘处机当年自山东西行经漠北至中亚会见成吉思汗后,便留下王志明随成吉思汗左右,传送蒙古与全真之间消息。

    而后窝阔台继位,定都哈拉和林,王志明便奉命在此建立全真道观,十几年来奔波不息,功劳累累。

    他也是尹志平最敬仰的师兄。

    入夜,风雪呼啸。

    王志明正在挑灯捧卷研读师傅四个月前遣人送到的道藏经书,读完一篇唐末亡佚的《太上老君太始经》,再看一遍《天地阴阳有感经》,两相比较,顿觉真阳子师叔祖智慧无穷,所著经文比之圣人更多几分通透之感。

    默读一遍,是天地在心。

    朗诵一遍,是阴阳在手。

    若以内力气机牵引配合,更生妙用无穷,自感隐隐要悟出什么高深武学!

    唉,可惜未能亲至重阳宫,垂坐师叔祖跟前,聆听妙法仙言!

    圉于此地,日见这蒙古国之势,日盛一分,心中无限忧虑。

    与那些番僧、萨满、传教士、阿訇辨经也愈来愈辨不过,这些可笑之人,每辨一次便改教义,竟将蒙古国吹得天上地下唯它独尊似的。

    蒙古天授,以牧万民?

    呸!

    想到此处,王志明恨不得当即提剑杀入万安宫中问问乃马真氏——

    你他妈配吗?

    “师傅,观外有重阳宫来人,是尹师叔带的两名随从。”门外传来弟子的通报声。

    “哦?竟然是尹师弟亲至!这么晚了,师弟定然还未用斋饭,快快准备酒水佳肴,我要与师弟痛饮畅谈!”

    王志明大喜,赶紧秉神收念,吩咐弟子。

    “师傅,尹师叔乃首席,若是看到您破五戒......”弟子犹豫。

    “清福啊!戒在心中持,酒肉何足道!你还没悟透啊!你可不许学师傅!快快去准备!”

    王志明大笑出门,便去前堂迎接尹志平。

    观小,十几步路便至,王志明笑声戛然而止。

    “师...师...师叔祖!”

    王志明眼睛瞪得滚圆,花白头发下一张圆脸又惊又喜。师傅来信中描述过师叔祖样貌,更有画像随寄,他挂在内堂,日夜参拜,这时一眼见到尹师弟身前之人,便知此缥缈出尘者定是师叔祖!

    王志明一个踉跄,滑跪到师叔祖面前,喜极而哭。

    “师叔祖啊!弟子可把您盼来了!弟子日夜诵读您传授的真经,所悟所感都记写满满十册了!无时无刻不盼着能得到您点拨教诲!”

    “弟子愚钝,辨不过那些番僧,只盼能从师叔祖所传真经中汲取智慧一二,好杀杀他们嚣张气焰!”

    张庚路上听尹志平说过他这个师兄,性情坚韧不拔、武功不俗且道论悟真,是最肖丘处机的弟子,被委以重任,驻守蒙古虚与委蛇。

    “起来吧,此后无需再辨了。”

    尹志平接到张庚示意,去扶王志明起身。

    一晃二十年,他已如师傅生了白发。

    王志明听师叔祖此言,未解其意,咱们是准备撤了,不再劝谏蒙古大汗了么?

    他见尹志平来扶,伸手一愣:“师弟!你的右手!”

    尹志平云淡风轻:“在襄阳杀忽必烈时丢了,不碍事,你看这左手不是照样扶师兄你。”

    尹师弟居然亲手去杀蒙古大王了,王志明便知重阳宫对待蒙古态度起了大变化,师叔祖此来必有大事。

    “师弟高义,师兄佩服!”

    他躬身敬拜,而后又道:“师叔祖与师弟,还有......这位......”

    这位貌美女冠,竟是我全真中人?哪位师伯师叔收的弟子?总不会是师傅吧?难道是师叔祖?

    师叔祖的夫人虽无画像,但丘处机亦有言语描述。这气质,王志明倒不会错认。

    “李莫愁,我的婢女。”

    王志明不以为异,他远在漠北,不常回中原,便也未留意过赤练仙子的名号。

    “原来是李居士......”

    “重阳宫此来一路风尘劳顿,弟子已备薄酒,请师叔祖尝尝这化外之地风味。”

    “好,志明,此番来事,我们边吃边说。”

    次日,张庚领着王志明与赵志敬四处打探下知晓各路宗王、都帅还未至齐,但也来了七七八八。

    忽必烈战死的消息已有风言风语传至哈拉和林,但无实证,其兄蒙哥四处打探,也未得确切消息。

    只知漠南汉地生乱,竟然有几个世侯反叛投宋,宋军已攻破京兆府、凤翔府,取了陕西全境,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岌岌可危。

    忽必烈这一死,葬送蒙军四万精锐,对他蒙哥势力打击可谓及其严重啊!

    蒙哥听闻有重阳宫全真道士赶来哈拉和林,当即召其觐见。

    他不喜汉人,但全真是先汗御封,他只能忍住不屑耐心问话但也未问到忽必烈踪迹,便将他们礼送走了。

    几日里,张庚携三人继续拜访,有的因其仙法传闻将他奉为座上宾,有的对他传教止兵道理嗤之以鼻......他都一一记下。

    十日后元月初一,忽里勒台大会于万安宫召开。

    清晨,连日的冰雪终于停歇,开始被暖阳消融。

    道观内,望亭台上,张庚极目远眺,西南万安宫瓦屋顶闪耀过斑斑点点的碧绿色和金黄色釉光泽,衬在雪顶中光耀夺目。

    回首再看城外,一望如平川,天地以旭日相接。

    远处依稀可见低矮的林木与绿丘,近处是连绵的耕田、融雪在润养幼苗。

    一派生机盎然。

    “势超大地山河上,人在中天日月间。”

    “汉唐之时,国人均以为漠北乃化外苦寒之地,没想到蒙古撸来各族无数工匠农夫,竟然把此不毛之地开垦建设如塞上江南。”

    “恰好我来此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走,与我去万安宫,看看有几颗头颅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