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医光耀人世间 » 第004章 起死回生

第004章 起死回生

    山路,蜿蜒,仿佛一条轻纱在山间飘动。

    柳郎出诊归来,满面春风,兴冲冲地迈动脚步,边走边欣赏山间的美景。

    远处。白云、山峰、瀑布、屋顶、庙宇,不时映入眼帘。偶尔传来几声狗吠。近处。花草鲜艳,挂着晶莹的露珠。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朵上采蜜。树木茂盛,枝叶上藤萝密布。

    柳郎越看越爱看,脸上挂着笑容。

    前方弯曲的山路上,隐约出现白色的人影。缥缈的云雾中响起喇叭呜呜咽咽的低鸣。悲哀低沉的挽歌,好似从云雾中传来。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踯躅。

    咳。柳郎叹息一声,心里道:又有人迈上了黄泉路。

    一队出殡的人,渐渐地走过来。前面是个身穿孝衫的男孩子,手里打着灵幡。他身后跟着执绋的人们,一边牵引着灵车的绳子,一边低沉地吟唱着: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踯躅。

    柳郎听着悲哀的挽歌,心里涌上哀伤的情感。停下脚步,让在路旁。

    车轮,缓缓地滚动。灵车,慢慢地向前。灵车上紫红色的棺木,底边渗出一丝血迹。

    灵车从柳郎身边经过。棺木上的血迹,映入他的双眼,心中一颤,伤感的脸上出现惊异的神色。两脚迈动,走向灵车。灵车经过的路面,洒落滴滴血迹,像山路边盛开的鲜花。

    柳郎跟着灵车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凑近灵车嗅闻,伸手沾了一下血迹,放在鼻子下深深地闻着。

    送葬的队伍中有人愣愣地看着他。有人露出不满的神色。

    柳郎突然奔到灵幡前,双手伸开,拦住送葬队伍,大喊一声:“人没死,怎么就往阴曹地府里送!”

    “啊——”

    “人——没——死——”

    人们大吃一惊,停住脚步。呜咽的喇叭声戛然而止。哭泣声消失。一双双惊异的眼睛,齐刷刷地瞪向柳郎。

    一位胡子拉碴的中年汉子怒气冲冲地跑过来,小簸箕般的大手指着柳郎的鼻子:“你这位小伙子,是有毛病还是疯啦,谁家的人没死会拉出去活埋?快走,快快走,别在这里胡说八道。”

    柳郎对中年汉子抱拳施礼:“这位大哥,你别急,我是个郎中会医病,断定棺木里的人没有死。”

    “啊?!”吃惊的双眼,瞪得圆溜溜。中年汉子一愣。

    白色的灵幡,轻轻飘动。灵车上鲜血渗透,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一双双吃惊的眼睛。一张张惊异的面孔。柳郎诚恳的神情。

    过了好一会儿,中年汉子才半信半疑地道:“你说你是郎中会治病,那我问问你,棺材里的人得的是啥病?你咋说人没死?”

    人们瞪着眼睛,瞅瞅柳郎,瞅瞅灵车上的棺木,再瞅瞅柳郎。不同的眼睛,却一个眼神:充满了惊奇、异样和疑问。

    柳郎看看众人,指着棺材,对中年汉子道:“棺材里的人是位妇女,因为难产没生下孩子,昏厥过去就像死。”

    啊——人们更加吃惊。无数双眼睛瞪着柳郎。

    “神了,真神了!”

    “隔着棺材竟然知道棺材里的人是妇女!”

    “还知道是难产没生下孩子!”

    中年汉子满脸惊讶,连忙向柳郎抱拳作揖:“先生说的真对,刚才冒犯了先生,请恕罪。”

    柳郎拱手还礼,看看众人,又对中年汉子道:“大哥,快把棺材拉回去,让我救人。”

    中年汉子为难地看着他:“请问这位先生,我媳妇她真的没死?拉出去的人,怎能再拉回家里呀。”

    没等柳郎说话,打灵幡的男孩子拽住中年汉子的手,“爹,听先生的话吧,我娘兴许没有死。”

    柳郎一把握住中年汉子的手,拉着他走到灵车旁,指指车上的血迹,又指指路上的血迹:“你仔细看一看,哪有死人还能流出血,而且这血还这么新鲜。”

    送葬的众人七嘴八舌地道:

    “听先生的话吧,万一大媳妇没死。”

    “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不能错过呀。”

    中年汉子看看血迹,看看柳郎,扑通跪倒在地上,冲着柳郎磕起头。“快请先生施妙手,救回我媳妇,让她回到阳间来。”

    男孩子也跪倒磕头:“先生先生,救救我娘吧,救救我娘吧。”

    “快起来,快起来。”柳郎扶起中年汉子,拉起男孩子。“你爷俩放心,我一定将人救活。”

    笑容,在人们惊喜的脸上绽开。

    送葬队伍调头转,欢快的喇叭吹得震天响。人们将执绋的绳子扔到车上,摘去孝帽,脱去孝衫,欢天喜地。

    男孩子把灵幡扔进山沟了,脱下孝衫,撒腿往回跑,一边跑一边高喊:“我娘——有救啦——我娘——有救啦——”

    土墙院子里,聚集了很多村民,鸦雀无声,静静地期待着。

    房屋里。几位大娘大婶围着产妇。产妇仰卧着,没有气息。

    柳郎取出毫针,不慌不忙,直针刺进产妇两手背合谷穴,再刺进两小腿三阴交穴,最后刺进两小趾甲根外侧至阴穴。拇指食指轻轻拈动毫针,施以补法。

    产妇惨白的面孔,僵硬的身子。大娘大婶盯着产妇紧闭的眼睛。柳郎自信的神情,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产妇。

    厨房里。焦急等待的中年汉子。院子里。鸦雀无声的人们。

    拈动的手指。微微颤动的银针。自信的柳郎。

    惨白的脸,渐渐地泛起红晕。过了一刻时间,产妇的身子轻轻地动了动。大娘大婶们阴沉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一位大婶出屋来,对中年汉子激动地道:“大媳妇能动啦。”

    “啊!她能动了?”中年汉子露出惊喜的神色。

    “动了,她动啦。”大婶激动得流出了泪水,转身回到屋里。

    柳郎沉着冷静,又拈动了几下毫针,先将产妇手背上的针拔下来,又将其它穴位上的针拔出来。

    不多时,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屋中的沉闷。一个女婴降生。屋里屋外回响着婴儿嘹亮的哭声,宣告着她的到来。

    惊喜的大娘大婶。惊喜的中年汉子。

    “孩子生出来啦!人活过来啦!”

    院子里的人们听到喜讯响起欢呼声。

    中年汉子进了屋,不相信似的看着媳妇。产妇睁开眼睛,轻声地道:“闷死我了。”

    “老婆——”中年汉子握住媳妇的手,泪水涟涟:“你活过来了,是神医救活了你!”

    他抱起婴儿,激动地对着柳郎:“先生救了她母女两条命,全家人无法回报,就请先生给这幸运的孩子起个名字,留作纪念吧。”

    “好吧。”柳郎喜爱地看着孩子。“诗经陈风中有篇‘月出’,诗曰:‘月出皎兮’,孩子就叫‘月皎’吧。如皓月当空,似月光皎洁。”

    “好。月皎,月皎。”中年汉子抽泣着:“女儿呀,你要记住,你的小命和名字都是神医先生给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