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箱子里的榆林军户混入官场 » 第003章 道尊震怒

第003章 道尊震怒

    酷似庄稼汉的董姓驿卒,名为董衡。

    说起他借给李自成那二两银子,就不得不说说,楚云是如何从大明榆林镇边兵变成银川驿驿丞的。

    楚家祖上曾随宋国公冯胜征讨扩廓帖木儿,凭军功世袭武职小旗,后来便扎根于榆林卫,世袭军户,为国戍边。

    万历年间,楚家迁至府谷县黄甫川堡麻镇村,有田百亩。

    父亲过世后,身为长子的楚云继承了武职小旗,并去黄甫川堡成为了一名大明榆林镇边兵。

    明末之际,拖欠军饷已成常态,从军三年多的楚云没有拿到分毫饷银,根本无力补贴家中。

    家中的母亲尤氏和两个弟弟,靠着耕种田地勉强维持着生计,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白面馍馍。

    干旱连年,任凭再如何努力耕种,收成都远不如楚家刚搬来麻镇村那会儿。

    偏偏正常田赋之外,万历末年起还多了一项辽饷,每亩加赋九厘,百亩便是九钱银子,实际征缴则需九两银子,这还是对楚家有所关照的情况。

    最为夸张者,有些州县的寻常小民百姓之家,每亩竟然征缴十两银子,这可比单纯的抢劫还要狠,因为官差是以合法的名义,将他们未来的收益提前预支。

    横征暴敛的背后,则是无情地熄灭了百姓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权之下无人道。

    县里的摊派更是层出不穷、名目繁多,饶是曾经还算殷实的楚家,日子也过得异常拮据、艰难,家底早已被沉重的赋税掏空了。

    农闲时,为了填补家用、凑足税银,尤氏揽了一些浆洗衣物的活计,每晚则在昏暗的油灯下,不知疲倦地织布。

    榆林镇边兵饷银每月一两,一年便是十二两,楚云本想着拿了饷银,全数送回家中,好让母亲不用那般日夜辛劳、日渐憔悴。

    两个弟弟也能在习练家传武艺之余,去私塾多念点书,若是楚家祖宗显灵,兴许还能走上仕途之路。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楚云的美好愿望被无情地击碎了,他不得不另谋出路。

    好在尤氏的娘家,是赫赫有名的榆林将门尤家,在榆林镇素有威望。

    尤氏这一支是庶支,她只有一位同母兄长,也就是楚云的舅舅,在舅舅的多番走动下,去年楚云才谋得了银川驿驿丞这份差事。

    二弟楚浪知道兄长的心思,为了母亲能过几天舒服日子,他和三弟能去念私塾,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

    他也知道兄长身上的担子太过沉重,遂放弃念书,跟随兄长去银川驿做了一名驿卒。

    楚家老三原本也想着去做驿卒的,是楚云坚持将他留在家中,照顾母亲的同时,去私塾多念点书。

    然而到任后,银川驿的情况并不乐观,准确点说,是糟糕透了。

    兵部的勘合,一省之中两司的牌,道府县的票,乡官的帖,存在严重滥发的情况。

    更有甚者,一票多人用,一人往返数用,花样繁多,再加上往来官员勒索无度,弊端种种,大量消耗了驿站财力。

    维持驿站运转的经费,由米脂县供应,却不是拖延拨付,就是部分拨付、大量克扣。

    初到任上的楚云,接手的就是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烂摊子,几乎陷入无法维持驿站职能的窘境,连驿卒的日常用度都已成为问题。

    最后,还是舅舅出面,疏通了米脂知县,给银川驿拨了一笔款子,楚云才打开了局面。

    一年下来,兄弟俩省吃减用攒了六两银子,手下许久未发饷银的驿卒,每人也得了二两银子,都对楚云服气得很。

    年初,李自成为了迎娶韩氏(狐媚女子),向董衡借了二两银子,这二两银子是董衡的全部积蓄,也是楚云来到银川驿后发下来的。

    当时,董家婆姨(无奈女子)是极力反对的,在她心里,二两银子可是一笔巨款,怎么能说借就借呢。

    董衡也明白,日后还能不能发下饷银都是不确定的事,全家人的生计就指望着这二两银子呢。

    但他本性善良,十足的老实人,抹不开脸面拒绝,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借了。

    因为这事,董家婆姨没少跟他吵嘴。

    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李自成根本不提还钱的事,老实人董衡的心里也变得越来越焦虑了。

    在董家婆姨三番五次的催促下,董衡硬着头皮、红着脸跟李自成说过数次。

    “李兄弟,你看那二两银子,是不是该还了,家里婆姨总念叨着呢。”

    李自成总是回得信誓旦旦:“放心吧,咱还能赖你账不成。”

    话说得漂亮,就是迟迟不见他还钱,李家婆姨韩氏还总在背后说董衡两口子太过小气,这事在银川驿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

    萧姓驿卒名为萧飞,楚云知道他说的都是实情,心中已生出对李自成的不满。

    但念在相处年余的情份上,也是考虑到银川驿内部的团结,楚云压住心中的不满,想着和平平息事端。

    “李兄弟,公文可曾送达?”

    昨日深夜,延安府城来了一份紧急公文,需要翌日清晨前送入米脂县城,楚云将这份差事交给了李自成,遂出言询问,意在转移话题。

    厚嘴唇子不屑地一撇,李自成回得理直气壮:“昨夜入了县城,想着天亮便送去县衙,可惜,手气太背,输光了银子,公文也丢了。”

    难怪他一回银川驿,就气急败坏地嚷嚷着,不还借董衡的二两银子呢,原来是赌光了,根本就还不起。

    或许他还想着借闹事之机,转移楚云对公文送达与否的关注,意在蒙混过关。

    李自成的无赖,再一次激怒了众人,须知弄丢了公文,李自成顾然罪责难逃,大伙亦很有可能会受到牵连。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楚云的身上,心中寄予了某种期待。

    楚云浓眉紧锁,考虑着要不要,将李自成锁拿并押赴县衙?

    忽然,天空中再次传来一声撼天动地般的雷鸣,随即一股飓风从天边狂掠而来,漫卷黄沙,铺天盖地。

    阿嚏!

    始作俑者自然是朱哲英,裸体久了,身子着了凉,他本能地打了一个喷嚏,意外引发了造景箱内的雷鸣飓风。

    “道尊震怒,看来李自成是留不得了!”楚云看了一眼漫天黄沙后那一轮炽热骄阳,心中已然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