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箱子里的榆林军户混入官场 » 第019章 举荐巡检

第019章 举荐巡检

    回到县衙,晏子宾破例将楚云领到后院。

    后院乃是晏子宾与妻妾子女的起居之所,非故交好友不会受邀入内,此举足见他对楚云的好感度大幅提升。

    后院正房大厅,一应布置与陈列,于典雅之中透着浓浓的文人气息,又不失奢华与名贵,其中最醒目的便是一件宋代定窑白瓷,釉色清澈,绝对真品。

    时下的大明,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已然价格不菲,非权贵富贾绝然无法染指,可想而知,晏子宾必家资雄厚,米脂任上搜刮不菲。

    装扮精致的婢女们,看上去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宛如夏日彩蝶般翩翩穿梭,一桌上好酒席陆续摆好。

    晏子宾朝楚云笑道:“楚贤侄,入席吧,你我边吃边聊。”

    楚云从容起身,不卑不亢,礼数周全,“堂翁,您请。”

    晏子宾笑吟吟落座主位,提起精致白瓷细腰酒壶,主动为楚云斟酒。

    “这是本县珍藏二十年的凤翔大曲,今日便以此酒为楚贤侄庆功。”

    楚云不敢怠慢,刚刚落座的他连忙起身,右手持盅,左手托底,谦辞:“折煞卑职。”

    琼浆细流涓涓斟满酒盅,晏子宾又自斟一盅,笑着举盅相邀:“来,楚贤侄,满饮此盅,为汝力建奇功贺。”

    “此战,上仰赖堂翁运筹帷幄,下倚仗王巡检调度有方,卑职不过微末之功,当为堂翁贺才是。”

    大明论功,首推运筹帷幄,这等殊荣基本都是属于文官的,楚云自然不会不知深浅,毕竟有过从军经验。

    巡检王强所领的巡检司,乃当下米脂县城之内,唯一的一支准军事力量。

    身为本县军头,王强的地位必然举足轻重,随着农民军起义浪潮的愈演愈烈,他的重要性势必与日俱增。

    何况就目前而言,巡检王强位在驿丞楚云之上。

    在城外的时候,楚云便在南城城头看见了王强的身影,虽不知王强何故并未出战,此刻亦未现身,也许稍后会受邀而来吧。

    楚云觉得,还是提他一嘴为好,所谓滴水不漏,两边都不得罪人。

    酒盅微碰,发出清脆之音,二人举盅满饮,时刻留意的楚云,忽然发现晏子宾神色微凝,似有不悦。

    晏子宾还是有些涵养的,神色稍凝即敛,轻轻放下酒盅,抚须说道:“楚贤侄,汝有所不知,此战王巡检临阵避逃,致全城父老生死于不顾,本县必参其罪!”

    楚云敏锐地感受到,晏子宾平静外表之下的愤怒,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他一边提起酒壶为晏子宾斟酒,一边真诚致歉:“堂翁恕罪,是卑职唐突了。”

    晏子宾摆摆手,端详楚云片刻,似有所想,后抚须笑吟吟道:“楚贤侄,汝可有意米脂巡检一职?”

    经此一事,晏子宾意识到了巡检司的重要性,若这支准军事力量不能为己所用,哪天再冒出一拨反民,守土之责如何担得?

    楚云是个懂事的,今日又展现出远超王强的勇略与胆魄,晏子宾有意向朝廷举荐他。

    大明官场的水太深,站队是门深奥的学问,这方面楚云完全就是门外汉,不知应该如何回应为好,眼角眉梢已现凝重之色。

    “楚云,汝当如是回复......”关键时刻,灭清道尊场外指导。

    “回堂翁,巡检职重,卑职自认才学不足,不敢有非分之想。”

    诱惑当前,楚云这个年轻后生竟然婉拒了,晏子宾非但不生气,反而更欣赏他了。

    人若无野心,便容易驾驭,一旦扶持楚云上位,巡检司便将成为一支可靠的守土武装,其职责之利亦可稍加染指,堪称两全其美。

    更重要的是,在米脂楚云根基浅薄,若不仰仗晏子宾的支持,必然寸步难行,须知县内缙绅可不是好打交道的。

    “楚贤侄,过谦了,本县今夜便誊写奏捷贺瑞疏,汝之战功居次,举荐亦附疏尾,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当今皇上又是圣明烛照,锐意进取,多半会纳谏的。”

    一枝绿油油的橄榄枝抛了过来,幸运地砸中了楚云,若是再行婉拒,势必招致晏子宾的不满。

    “楚云,致谢吧。”灭清道尊场外指导。

    “卑职谢堂翁栽培。”

    巡检一职需由兵部任命、撤职,行文吏部也是必经的流程,然其品级不过九品,兵、吏二部通常懒得处理,这就形成了一个惯例:

    巡检通常难以升官,也很难撤职,一般多世袭给儿子或者亲戚。

    数代经营下来,巡检家族必是当地豪强,并与当地缙绅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势力必然庞大。

    常言道:流水的知县,铁打的巡检。

    知县数年便要换人,而巡检却一直任职本地,也就是说,巡检才是盘踞一方的土皇帝。

    平心而论,朱哲英不愿楚云继任米脂巡检,取代王强。

    与王家势力的明争暗斗何其凶险,倒在其次,巡检一职难以升官,不符合楚云深度介入大明官场的使命,这才是朱哲英最为在意的。

    好在明廷行政效率极低,晏子宾的奏疏即便入了京师,少不得要被吏兵二部截留,崇祯帝能否有机会御览、什么时候御览,都是不确定的事。

    此奏疏可谓炙手可热,晏子宾还不敢越过本省上官吃独食。

    按照流程,须依次上报知府、巡抚、总督,再由三边总督杨鹤斟酌奏报京师,这个流程走下来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如此,朱哲英还有场外指导空间,而且比较宽裕。

    承诺举荐后,晏子宾便把楚云看作自己人了,主动与之相商善后事宜,算是兼听则明吧。

    “楚贤侄,依汝之见,当如何处置贼首盖虎,又当如何处置从犯?”

    盖虎?

    楚云无感,朱哲英却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似乎在哪里看到过。

    米脂盖虎?

    将人名与地名联系起来思索......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朱哲英想起来了:难道是他?!

    “楚云,代本尊问问晏子宾,盖虎可是李继迁寨人?”

    遵法旨,楚云问道:“可是李继迁寨的盖虎?”

    晏子宾点点头:“然也,他是李继迁寨卖肉的屠夫......那五百从犯也是李继迁寨的,都是艾举人家名下的佃户,楚贤侄,汝可是与盖虎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