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箱子里的榆林军户混入官场 » 第127章 麻镇村乡勇扩编

第127章 麻镇村乡勇扩编

    纯情肌肉男:真的?大叔不贪心,月薪五千就行。

    帝都书生:我给你开六千,社保你自己缴纳,你的制作设备归我所有,上班的时候一并带过来。

    纯情肌肉男:行啊,啥时候上班?

    帝都书生:现在立刻马上,再带一份你的简历。

    纯情肌肉男:收到,老板,一会见。

    在创业的道路上,朱哲英大胆的迈出了一小步,背上了人工成本的他,以爆管的热情决定立刻上网采购食盐,把尤世禄那单生意先做了。

    经过准确计算,造景箱内一千石盐相当于外界食盐920斤,考虑到麻镇村小英粮铺的生意很火爆,朱哲英决定网购1200斤食盐。

    这时,造景箱内隐约传来楚母焦急的声音。

    “道尊哥哥,您在么?小英粮铺粮盐库存要卖光了,城外还排着好多人呢。”

    朱哲英立刻上前,往造景箱内一看,麻镇村金城外果然排着好多人,有拿着袋子的普通军户,府谷县城那边赶来的百姓,还有赶着车来进货的小盐商。

    麻镇村金城内,客户从南天门内口一直排到楚家老宅门前,好不壮观。

    铁柱他娘守在楚家老宅门口,负责叫号与维持秩序。

    “101号请入院,102号准备。”

    董母站在楚家老宅院内,引导客户。

    “101号右厢小英粮铺请。”

    楚母尤秀梅坐镇小英粮铺柜台,手中按着算盘,旁边放着账册与笔墨,亲切问道:“请问您是买盐还是买粮,要买多少?”

    101号客户一身小商人打扮,衣着虽非绸缎所制,不过是普通面料,倒也还算得体,不像很多军户都是打着补丁的,他回道:“在下欲购盐一石。”

    去掉之前卖给尤世福的那20石盐,朱哲英已将第一次采购剩下的23.48石盐,陆续存入小英粮铺。

    小英粮铺开张不过数日,生意却是出奇的火爆,目前剩盐只有一石多一点,若是卖一石给了眼前这位小盐商,后面的军户和百姓可就要有很多人买不到盐了。

    楚母焦急并犹豫着,可惜,迟迟得不到灭清道尊的回复。

    看到楚母的困境,朱哲英连忙回复:“秀梅妹子,汝尽管正常卖,本尊马上补充粮盐。”

    终于等来了灭清道尊的回复,楚母暗自松了一口气,对小盐商说道:“小铺盐价已经调到每斤一钱三分银子,您还要一石么?”

    小盐商看了一下楚母身后的报价牌,果然写着“盐每斤一钱三分银子”,猜测着应该是眼见生意火爆,今日刚涨了价,因为他听说昨日还是每斤一钱银子呢。

    想到自己所在的镇子,盐价已经涨到每斤二钱二分,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他爽快回复:“给我来一石。”

    楚母当即啪啪的拨打起算盘来,当最后一颗算珠拨完,她抬头对小盐商说道:“一共23两9钱2分银子。”

    小盐商从随身包袱里取出银子,结了帐,楚母朝盐库方向吆喝一声:“董家婆姨,称盐一石。”

    守在盐库的董家婆姨连忙回应:“收到,老主母。”

    交代完董家婆姨,楚母走到粮库前,对萧家寡嫂说道:“熏儿,去通知你赵婶一声,就说暂时停售,午后恢复售卖。”

    楚母是想等灭清道尊补充粮盐后,再行售卖,省得时刻担心供不应求。

    萧熏儿?萧炎是她儿子,难道是母子恋?本尊凌乱了。

    斗帝情结犹在,凌乱中的朱哲英看了一眼,同样快要售罄的粮库,顾不上萧家的伦理问题了,立刻开始网购。

    40斤28.3元的食盐果断下单1200斤,50斤59元的高筋面粉下单300斤,并备注要求下单即送,共计消费1203元。

    造景箱内,小英粮铺暂停了销售,远道前来采买的客户肯定是不能走的,开张后便意识到这个商机的楚母,做起了小本生意,为客户提供午餐,就是卖白面馍馍。

    朱哲英向楚云供粮的价格是每石1两银子,折合每斤不到6厘银子,也就是6文铜钱。

    楚母做生意还是很厚道的,一斤粮做10个白面馍馍,这样分量的白面馍馍,便是青壮吃上两个也足够坚持两个时辰以上了。

    每个白面馍馍对外售价1文铜钱,一斤便赚4文铜钱,一石便赚6钱7分银子,这门小本生意的利润率竟然高达67%!

    楚母走到楚家老宅院外,对带领乡勇维持治安的赵大成,说道:“大成兄弟,让弟兄们去后厨抬两筐白面馍馍,在城内外同时售卖吧。”

    赵大成笑着回话:“好嘞,去四个人抬馍馍。”

    随着百十户军户的加入,麻镇村的青壮又多了起来,在楚云不知情的情况下,朱哲英直接对楚母下令:

    “秀梅妹子,按照每户抽一丁的原则,扩编乡勇,扩编后就把赵大成提升为麻镇村乡勇哨长。

    本村原有那8名老兵,直接提升为乡勇什长,再从原乡勇中选出4名表现优异者,升任乡勇什长,共计1哨12什。”

    因为军户青壮人数充足的原因,朱哲英编制的是标准什,每什战兵10人,另置什长1人,每什总计11人,暂时未置副什。

    如此,12什共有乡勇132人,算上哨长赵大成,麻镇村乡勇编制达到了133人规模。

    朱哲英给乡勇哨长定的月饷标准是2两银子,如此,麻镇村乡勇月饷共计74两银子,年饷便是888两银子。

    这已经超过了楚营家丁的饷银开支,堪称饷银支出暴增,麻镇村军户的增多,统一供应粮盐的费用也是要大幅增加的。

    楚母自然不敢违抗朱哲英的命令,她只是担忧麻镇村乡勇骤增后,带来的月饷激增。

    “道尊哥哥,云儿可养不起这么多乡勇呀?”

    朱哲英保持着一贯的乐观和对楚云的信任,随口回道:“秀梅妹子,汝要相信自己亲生的娃,本尊的记名弟子,楚云十分优秀。

    告诉汝吧,楚云昨夜于延安府城之外大破流贼,斩首800级,可换赏银2400两,别说扩编麻镇村乡勇了,楚营家丁很快也要扩编了。”

    一听楚云再立战功,可换赏银高达2400两,楚母这才安心扩编麻镇村乡勇。

    “那小妹便谨遵道尊哥哥法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