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清升官图 » 39.营救何武(十四)

39.营救何武(十四)

    刘半山带赵士清走到一处溶洞,拾级而下,有座冰室,四边靠墙整整齐齐砌着冰块,中间停着一具棺椁。

    刘半山燃着三柱清香,自己先上了,又点燃三支递给赵士清:“这是先父,你给他磕个头吧!”

    赵士清五情迷乱,上香磕头,刘半山心中默祷一阵,带着赵士清退出溶洞,刘半山显得十分轻松,回到草庐,赵家杠夫已抬着乘舆等着,刘半山说道:“孩子,你且去按计策行事,倘若顺利,何武或受些皮肉之苦,性命决然无碍!”

    瞧着那血红玉佩,赵士清忽然想起一事,遂将有人在何武院内放置血衣绣刀的事说了,刘半山稍事思量,立即说道:“这是栽赃!无论如何,血衣绣刀需取出来,至于栽赃之人是谁,可以慢慢查访。现在,你回去依计行事吧!”

    赵士清拜别刘半山,回去路上,赵全拍着那锦盒,不住口地啧啧称叹,预备的礼物甚至都没来得及送出去,便达到了和解的目的。

    赵如松也感叹道:“世事,是年轻人的世事,看来我该让贤咯,哈哈!”

    下山途中,赵士清与赵如松商定计策实施细节,便看到一行人影骑马飞奔而来,领头的勒住胯下骏马,迎住赵如松。

    赵全从旁悄悄向赵士清介绍,这便是镇守松江阿灵阿管带。

    阿灵阿手执马鞭,向赵如松颔首示意,他细长的眼睛扫了赵士清一眼,恰赵士清也打量着他,只见他脸膛黑红,脑门上几道皱纹显得十分狰狞,身穿绣彪补服,宽大的刀鞘与铁质鞍马以及火铳撞得叮当响,胯下战马也不安分地刨蹄嘶叫着。

    此相术上所谓厮杀相,百试不爽。

    赵如松心知阿灵阿是为漕粮的事而来,忙下了乘舆,又见阿灵阿穿着簇新补子,仔细一看,笑着排场道:“恭喜阿兄,又官升一级!既来之,我当设酒,再熬上几双熊掌,为你这老饕加官儿!”

    “松兄取笑,不过是替圣上卖命的厮杀汉罢了,升降无足挂怀,”阿灵阿擦着额头渗出的油汗,难掩喜色,嘴上却道,“现在不是说这件事的时候,有贵客想见见你!”

    “哦?在哪?”赵如松仔细一想,已知那“贵客”来头不小,否则怎能使唤得动阿灵阿这个堂堂六品武官传话?

    “松兄,骑我弟兄的马去,”阿灵阿手一挥,身后一个七品官弁麻利地翻身下马,把缰绳和马鞭塞到赵如松手里,“事情紧急,咱们路上细说。”

    赵如松略一迟疑,写了张条子,亲手钤上随身小印,交给赵士清:“事情紧急,何武的事,只好交你独自来办了!”说着,看了看赵全,“如果生意上有需要即办的事项,世清与汪石荣合议办理,你辅佐!”

    赵全正色答道:“是!”

    “请上马吧!”阿灵阿这边令下,那七品官弁拢住双手,说道:“赵老爷,请!”

    赵如松踩在那官弁手上,那官弁手上撑劲儿,赵如松身子一轻,翻身上马,阿灵阿扬起马鞭,一行人泼风而去。

    赵如松去后,赵士清与赵全分头按计策行事,按下不提。

    汪景升回到县衙,对于师父向赵士清许嫁小女儿这件事,越想越觉得没劲。

    倒不为他贪图美色,他自过了四十,那方面的欲求便越来越淡,况且,家中除了一妻一妾,另有两个通房丫头,县衙北郊还养着一个唱的。

    他是在担心另一件事,即自己这个“首席弟子”,能否承继师父衣钵,成为江阳县众师爷们的下一座“码头”?

    刘半山的儿子刘承宣要走的是科举路子,无意做师爷,侄儿刘承威在县衙做钱粮师爷,但素来不讨老爷子的喜。算来算去,汪景升入门既早,又素来对老爷子的脾气,原以为为承继老爷子衣钵顺理成章,不想刘家半路杀出个“女婿”来,而且从今天的表现来看,这“女婿”够“辣”,这便很是可虑……

    其余几个师爷正在花厅唠闲嗑,见汪景升进来,纷纷起身让座,汪景升见李干不在,叫出刘承威。

    二人辗转到县衙“刑房”(即司法办公室),汪景升笑道:“师弟,恭喜恭喜!”

    刘承威一愣,说道:“何喜之有?”

    汪景升凑到耳边,刘承威不耐他口中酒臭,不自觉地闪了一闪:“师兄,别卖关子。”

    “赵如松今日登门,刘家与赵家和解了!”汪景升似乎不在意刘承威的生分模样,笑道,“将相和,这还不是喜事么?”

    “这确是一喜,”刘承威哦了一声,淡淡地说道,“家叔与赵家和解,咱们以后的差事顾虑少了,就好办些了。”

    为在县太爷跟前争宠,二人虽名为师兄弟,但互有芥蒂,汪景升瞧着刘承威不温不火的神色,心里冷笑,嘴上却说道:“还有一事,更要大大恭喜!”

    刘承威啜着茶,见汪景升喝得眼睛眯瞪了,更不将他的话放在心上,不咸不淡地说道:“哦?”

    “师父今日,喜得乘龙快婿!”汪景升狡黠地笑道,“师弟,这还不值得恭喜么?”

    “豁啦”一声,刘承威失手碰落了茶杯,茶水洒得满身都是,却顾不得擦,站起身来焦急地说道:“这是真的?”

    看着刘承威失魂落魄的样子,汪景升心中得意至极,笑道:“当然,师父待我恩重如山,不瞒你说,我已给金铺送了二两生金过去,预备着给小妹子做首饰,师弟,你送点什么?”

    “送生金”云云,当然是信口胡诌的,但足以让刘承威信实,刘半山要嫁女给赵士清。

    汪景升巴不得刘承威去搅黄这桩喜事,刘承威反应越是激烈,他心中越喜,此时目的已然达到,便转移了话题:“对了师弟,那都是公事之外的小插曲,师父还下了命令——”

    “唔,”刘承威颓然呆坐,他的心思已被师父嫁女之事占据,浑然没听清汪景升在说什么,“啊?”

    见他如此失魂落魄,汪景升愈加称心如意,却不肯在脸上表现出来,强忍着笑,拉长嗓音说道:“师父说,叫你想个法子,请大老爷减少赵家一千石粮饷‘乐输’。”

    “啊?啊!师兄,你说什么?”

    汪景升不再理他,哼着小曲儿,起身推门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