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很合理修仙 » 029光谱与认知与长脑子的痒痒

029光谱与认知与长脑子的痒痒

    自然界的光有很多,观察角度的不同亦有不同频率特性,以至于从不同物质滤镜中能看到各种不同的颜色。

    这也是人看到所有物质都有不同颜色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能接收的颜色是与意识认知有关。

    毕竟人不是光靠眼睛就能将各种光谱分析得清清楚楚,它只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波产生一定效率上的共鸣,从而分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滤镜就是将不可见光转化为可以认知的可见光,而蘑菇酒的毒正是充当这一角色。

    在田真的设想中,利用毒素的等效敏感性,在杂乱的光学反应中,梳理出对外界的准确认知图像。就像那个测试色彩的的图案一样,在一堆色块中联系出一个认知的图案,简单点来说就是想象力。(一直认为这种测试是不合理的,色弱并非是看不见颜色,而是联想不出这堆花里胡哨的东西是什么。)

    于是他开始规划实验过程,他找了一堆沙子,炼了几颗模样相同,但有着不同变化的玻璃珠。

    趁着天已经黑了下来,他喝了几口蘑菇酒,有些冲脑子。

    喘了几口气,伴随着火之精气的撬动,视野里的只有一些月光的环境开始了扭曲。

    天上的星空变成了梵高的画作,事物都化作线条围着月亮发出的光源旋转,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漩涡。

    晚上的比白天的更加简洁,没有那么杂乱的光线相互交错,而且非常的干净,规律。

    没有炽烈阳光引起的共鸣大杂烩,现在的视野看起来就舒服顺眼多了,真怀疑当年的画家是不是吃蘑菇了?

    欣赏了片刻天上开始的鸡犬相争,他低头看向了平衡变化不同但形状相同的几颗玻璃珠。

    如猜想的一样,几颗玻璃珠在淡淡的月光下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波纹与线条,且有规律的纵横交错,还伴随着田真的呼吸律动,虽不知是蘑菇酒的影响还是它们本身就在律动,但它们简直是那种艺术品。

    心神如孩童般激动与好奇,他伸手上去触摸,手上缠绕着白金光芒的气雾状流体,移动间五彩斑斓晕染开来。

    其中一个玻璃珠散发着淡红色韵律花纹,被外力产生的色彩干扰产生了波动,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像一大块色块一样坚挺,但很快被手上缠绕的白金光芒的气雾状流体包裹,相交的地方出现了渐变色,而田真也通过气感知到了这块玻璃珠的平衡结构。

    在没有刻意的情况下,就如水与油一般相交不相容。

    他捏着这颗玻璃珠左右观察,思考着不可见光得对其他光线的干扰性。现在他的手指捏在来玻璃珠上,但红色光纹依然穿过了手指,带起他附着的气维持着原本形态。

    操控着气扰乱一下花纹的形态,啪的一下玻璃珠就碎了。

    抹掉脸上的碎渣,田真又拿起一颗光纹不一样的玻璃珠。

    有些光波是有着穿透性,看到什么都是取决于意识的认知,也就是注意力,就像完全注意不到拉拉队身后一窜而过的小黑人一般。

    于是将右手挡在眼前,集中注意力忽视手上散发的各种光纹,脑海里只构想着玻璃珠的光纹。

    对就是这种感觉,他看到了,他透过手掌看见了玻璃珠的光纹,就是这种换焦距的感觉,只要集中注意力在一种颜色上,就会像画家一般瞬间勾勒出一幅图像。

    他找到好玩的了,他开始注意各种颜色代表的事物,有些能认出来什么,有些则就是一幅涂鸦,完全不知道什么,可能就是他的认知浅薄了,也可能是认知颜色重叠才导致分不清。

    五脏,血管甚至经脉,骨骼,他都一一发现其对应的颜色

    不过骨头散发的颜色居然是粉红色的,这就是传说中的红粉骷髅?

    这应该也是透视的一种吧,至于只透过衣服看到皮肤的颜色,他还不是做不到,只是有点恐怖谷效应的光感,坑坑洼洼,还有莫名延伸的蓝色打底黄色包边的莫名触手,就像日冕的那条光带,只是颜色不同。

    这完全不是他能欣赏得来的,他又不是lsp,暂时做不到无码之境界。

    天亮了,天空升起了一抹鱼肚白,田真这才发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晚上。

    将剩余的玻璃珠收进储物袋内,这让他又想起了之前的那个差点要了他勾命的实验。

    亚空间状态的物质崩解。

    虽然有点后怕,但是他更加好奇,也更加清楚这种恐怖的作用力代表的是什么。

    原子以及电子之间的作用力全部释放而出,这还只是初步判断,进一步的猜测是最基础的粒子,电子也跟着化作能量。

    像正反物质的碰撞,彻底释放出物体本身的能量,简单的说就像旋转方向不同的两个陀螺相撞,两者之间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力将二者弹开。

    这代表什么,田真灰白的眼珠子都快放光了,这代表了强大的能源,能源!

    只要将这亚空间变化的能源控制住,他觉得他能以此创造出更多的好玩的。

    他要造传说中的“反物质反应堆!”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他可不想再次被炸成碳,或许连渣都不会剩下,同样的失误,他绝对不会再犯第二次。

    首先,从一粒微尘开始。

    一粒微尘的亚空间状态释放他还是能轻松拿捏住的,相当于一颗鞭炮释放的能量,但随着微尘的体积增大,能量是呈倍数提升的。

    一毫米的颗粒便可以当炸药使了,更多体积更大的他并没有再试,而是考虑着如何将释放的作用力利用起来。

    经历半天上百次的尝试,他发现,其共鸣态表现的作用力是物质乃至原子电子之间产生作用力分解,就像弹簧捏紧瞬间弹开一样,原子之间作用力像虹吸效应一样一泻千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将亚空间共鸣状态分成了三部分,亚空间共鸣态,过度态,反应态。

    过度态是重中之重,是维持亚空间共鸣态与反应态平衡重要隔离带。

    有了方针,田真瞬间就有了思路。

    空间套娃,他炼制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铁球内中空空间只有一颗小弹珠大小,其余的都是实心的,为了能快速感知到其内创造的小空间,他给乒乓球大小的铁球插进去了筷子粗的铜芯。

    就像这样,他将大约一厘米立方的石头收纳进了乒乓球大小的铁球之中,将铜芯插上,扭转一圈卡死,然后再将其收纳进了大一圈的空间铁球之中,再插上铜芯,转上一圈卡死,这个铁球表面上镀上了一层像篮球网状的条纹铜片镀层。

    第三步将其收纳进第三个空间铁球之中,插入铜芯,旋转卡死。

    拿着这颗已有拳头大的空间铁球,他能通过铜芯轻松感受到最里面的那颗乒乓球大小,空间铁球之中的缩小了的立方体石子。

    整个感觉就像泡泡里吹了一个泡泡,然后再在里面吹一个泡泡,也像耍杂技的头顶数个碗,脚踩圈桶来保持平衡。

    然后他点燃了最里面装着的立方体石子。

    “嗡嗡嗡~!噼里啪啦!”

    伴随着铁球产生嗡鸣声,镶嵌其上的铜芯突地激放出一道白银色闪电。

    不过还好,他是隔空操作的,并没有拿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