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在洪武当太子 » 第001章 先生真乃大明楷模,文界翘楚

第001章 先生真乃大明楷模,文界翘楚

    大明,洪武七年。

    应天府南京,紫禁城内,年方十九岁的太子朱标,正躺在东宫寝殿内的躺椅上,双手抱着一瓶加了冰块儿的自制“快乐水”用竹筒吸管儿允吸着,闭上眼眸忍不住露出惬意微笑。

    “这才是生活啊!”

    心中无比的舒畅,朱标缓缓地睁开了眼眸,前世他看到过,用麦芽糖或者蜂蜜炒制焦糖,再加上冰块儿,就可以自制快乐水,今天试了试,果然能成。

    虽说少了关键的二氧化碳泡沫,可是这久违的焦糖冰水味道,总算是让他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有了几分归属感。

    穿越已经有七个多月了,如今的朱标基本上适应了自己的身份,大明太子朱标,洪武皇帝朱元璋长子。

    准确的说,原来的太子朱标,被他这个来自于后世的灵魂附体了。

    也叫朱标,同名同姓,主打一个平平无奇。

    性别男爱好女,都能吃能睡,专业对口。

    唯一不同的是,这边的朱标乃是大明太子爷,那个世界的朱标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公务员……

    洪武皇帝朱元璋对朱标十分信任,将大量的政务分配给了朱标处理,每天至少得处理六个时辰。

    “俺哩爹,俺真哩,真哩谢谢你……”

    “殿下,宋学士已经到文华殿了。”

    贴身大伴徐茂,此时恭敬地前来禀报,他自幼伺候朱标,也才十五岁,长得白白净净的,浓眉大眼,十分机敏。

    “哦?”

    轻轻皱眉,又是那烦人的老头子?

    朱标一口将自制的快乐水喝完,随意地摸了摸嘴:“他来干什么,俺不是才说过,寡人政务繁忙,没空学习尚书么!”

    “殿下,宋学士好像是来禀报要事……”

    徐茂恭顺说道。

    朱标心里有些无语,家人们,谁懂啊,穿越之后每天都要被一个老头子教文言文的痛苦。

    这个宋学士,不是别人。

    正是如今的翰林院编撰,学士宋濂,奉朱元璋之命,在天界寺召集天下博儒,编撰《元史》,顺便教导太子朱标和诸皇子。

    简单的来说,他是朱标的老师儿。

    “唤他进来吧。”

    朱标摆了摆手,决定还是看看这老狐狸到底有何事要禀报。

    ……

    东宫寝殿外,宋濂手持朝笏,听到徐茂的召唤,对着徐茂笑了笑,拱手缓缓走了进来。

    作为如今天下最有名望的博儒之一,他身材修长健硕,三缕长须,眸子修长有神,穿着儒服,显得博学又干练。

    进的寝殿,见到朱标,宋濂连忙拜见。

    “殿下。”

    “先生!”

    朱标也对他还礼,脸上带着笑,朱标呵呵道:“老师儿来啦,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心里却想的是,无语子,家人们,谁懂啊,这老头子怎么又来啦!

    讨厌没有边界感的老师儿!

    对,朱标挺烦宋濂这个小老头,他绝不是因为前世没背下来宋濂写的那篇《送东阳马生序》被语文老师抽过板子讨厌他,只是不太喜欢宋濂老给他加课。

    朱元璋对于太子朱标的教育十分上心,隔三差五就要考校朱标的学问。

    而宋濂这个太子老师,为了卖弄自己学问多,是变着花样的给朱标教各种生僻知识,四书五经,天文地理,教到后面,又深又奥,又臭又硬。

    宋濂教是教爽了,朱标学也学的嘎嘎累。

    俺真咧,听俺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面上带着假笑,朱标一边内心吐槽一边安排徐茂上茶,又给保护自己的亲兵都尉府百户蒋瓛使了个眼色。

    身材健硕,腰间佩着宝刀,螳螂腿,马峰腰的蒋瓛,当即躬身缓缓后退,他比了个手势,周围的侍女,太监们便也一一走出了内殿。

    寝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先生,有何事教我?”

    朱标直切主题,这些时日朱元璋已经有意识的将大部分国事交给朱标处理,许多大事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都要向他汇报,因此他还挺忙的。

    宋濂微微吸了一口气,眼眸眯起,认真道:“殿下,可知晓云南北元梁王之事?”

    听到宋濂所说,朱标也微微眯了眯眼睛。

    云南梁王,是如今大明的一处心腹大患。

    其实在大明建立之初,修建南京城皇宫时,朱元璋便曾遣使者携带金银,前去云南求购良木,因此和云南的北元梁王建立了联系,此人虽然是蒙古人,但是通晓汉化,尊崇儒学,十分变通。

    朱元璋觉得这个人可以争取,于是在洪武二年,派使者招降,赐予冠带、华夏汉制官服。

    礼物是收下了,使者被扣下了。

    洪武三年,徐达在甘肃定西大败王保保,朱元璋本想趁胜追击,借道四川攻入云南,结果明玉珍之子明昇出兵阻挡。

    于是,大明顺势灭了明昇,攻下重庆,打入成都府,并再次派遣使者前去云南招降。

    结果,云南北元梁王柴米油盐不进。

    他又又扣押了大明的使者,不仅如此,还派遣自己的使者苏成借道陕西,北平,想要前去漠北觐见北元皇帝,跟在漠北吃沙子的北元一起,对大明来个前后夹击,两边一起打洞。

    好在到了北平府,他的使者苏成被俘,明军将他一路押送到了南京。

    朱元璋充分的审时度势,认为如今不适合攻打云南,再次展现诚意,派遣翰林待制王祎,携带诏书,赏赐,和北元梁王的使者苏成一起,启程前往云南招降。

    毫无意外,他又又又被抓了。

    这些时日传来消息,王祎已被北元梁王杀害……

    朝堂大惊,无论是文臣武将,都愤怒不已,纷纷上书请求讨伐云南,出兵收复云南……

    宋濂深吸口气,略带苦涩表情。

    “殿下,宋濂斗胆,可否请为使者,出使云南,为大明招揽北元梁王?”

    “哦?”

    听到宋濂这句话,朱标面上没有任何宋濂“挺身而出”为国分忧的欣喜,反而是皱了皱眉。

    心里暗骂:果然是老狐狸……

    宋濂并非是在主动请缨,恰恰相反,他在以退为进。

    这一切得从北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这个人教育背景说起。

    此人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的后裔,在封为梁王之前,曾经在大元的国子监读过书,而朱元璋派去招降他的使者王祎,曾经是元朝的翰林,也是国子监监生,与北元梁王是旧识。

    至于宋濂,更是与他们关系密切。

    他乃是如今儒林鼎鼎大名的浙东四贤,师承十分久远,师父吴莱的父亲,乃是元末大儒吴直方,更是元末丞相脱脱的启蒙教师。

    也就是说,宋濂和王祎、北元梁王当年在国子监一起喝过酒,一起飘过……流,有同窗之谊。

    当年宋濂跟着老师在给元顺帝编撰宋辽金史书时,北元梁王就在元朝国子监读过书,同时担任北元皇帝的宿卫,关系匪浅。

    “殿下也知,这北元梁王公然在云南开科取士,天下儒林震动,我若出使,必能招揽天下士子之心,还请殿下在天子面前,为我陈述……”

    宋濂又认真说道。

    看着他认真的表情,朱标果断地点了点头。

    “好的!”

    “呃……”

    这下论到宋濂有些吃惊了,他轻轻皱了皱眉,我不会弄巧成拙了吧?怎么太子殿下一点都不挽留的!?我可是你的老师儿呀,俺天天教你书,你就木有一丢丢感情的么?

    是的,宋濂的确是在以退为进。

    正因为北元梁王在云南公然开科取士,自行开科举,所以朝廷无论是打还是不打,都要再选派一个使者前去云南,而且这个使者必须得在儒林中极有声望,吸引天下儒林目光,如今的大明朝堂,他宋濂毫无疑问最适合。

    抛开王祎,宋濂,北元梁王三人的旧谊。

    宋濂乃是大明朝堂的翰林,太子老师,名满天下的鸿儒,他作为大明使者前去云南,会让想要参加北元梁王科举的士子们心中仰慕,同时标榜大明才是朝堂正朔,儒门正统。

    那些儒生,当然也会关注大明。

    而且,宋濂作为天下鸿儒,北元梁王如果杀了他,扣留他,那么在儒门名声就臭了,他在云南搞科举自然就搞不起来。

    可是,宋濂不想去啊……

    如今的云南,还是原始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甚至很多镇守云南卫所的官兵宁愿当逃兵被抓去服徭役,挖矿,斩首,都不愿意在云南呆……

    瘴气,酷暑,蛇虫,水土,随便哪个都能要了宋濂的命。

    所以,他故意以退为进,先表明自己想要去的态度,根据他对老朱家父子的了解,朱元璋这个人发家于微末,故而生性有些多疑,如果自己主动请缨,他反而会细细琢磨思索,那么自己大概率不用去。

    “殿下……”

    宋濂微微张张嘴,正准备迂回一下,换个话术,让朱标想一想自己的好,我为太子教过书,我为太子写过字。

    太子你忘了,我老宋为你读经,为你注释。

    朱标却微笑着摆摆手,拉着宋濂道:“先生如此深明大义,俺心深慰,老师儿你放心,俺一定给父皇好好鼓噪鼓噪,这前去云南出使的大使,非你莫属!”

    “不是,我……”

    “放心,俺会让父皇早点安排你出发,明天出发如何!?”

    “不……”

    “难不成老师儿你今天就想走?”

    “宋学士真乃大明楷模,文界翘楚!”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追读求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