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细作重重 » 第二十六章 交谈

第二十六章 交谈

    “邓元,哎,醒醒,这是要睡着了。”走在前面的王兆回过头来,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

    “兄弟这是太辛苦了,战事繁忙,还是要保重身体为上啊。”王兆见邓元迷迷糊糊的,不由慨叹道。

    邓元这时候早就全然清醒了,面对满脸关切的王兆,退后一步抱拳道,“谢将军关心,属下失礼了。”

    王兆摇摇头,笑道:“邓兄弟就是太过谦和,现在吴峰被杀,吴副尉被关,整个后营全靠你一个人方能运转,你这么辛苦,偶尔失神也是正常。”

    邓元点点头,“诺”了,一声。

    王兆见他魂不附体,也不以为意,见整个后营巡查的差不多了,周围人也渐渐稀少,便向后挥了挥手,几个侍卫一起点头,心有灵犀地散了开去,只留王兆,邓元二人在中央。

    邓元不知道他何意,心中微微一颤。

    “邓兄弟觉得这几仗,我军打的如何?”王兆开口问道。

    见要探讨军情,邓元心中这才放下心来,对这几仗,自己也有无数个疑问,只不过有的能问,有的则是不可告人,现在听王兆这么问,自己也想和王兆探讨一番。

    邓元略略一想,道:“第一仗攻城,我军后营被莫名其妙地烧毁,可是真正妨碍这一仗的却是营外几堆黑烟。

    这齐国细作现在对我军渗透竟然如此之深,能够同时在不同地点点起这么多火堆,我以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吴峰能做到的。”

    营外的黑烟是为了送自家细作的投名状,这一点王兆已经在阴山那边得到了答复,王兆虽然对阴山心怀不满,但这毕竟是拿不上台面的事,也不便和邓元多说,他无奈地摇摇头,“你说说第二仗吧。”

    邓元见他如此神色,心中一动,猜到王兆应该知道一些东西,当下不动声色,又说道:“第二仗仍是情报的问题。

    我军的整个布置全按照敌人会袭击后营进行布置,而敌人偏偏和情报中的完全不同——小队骑兵佯攻后营,主力却放在了前营,这才导致了我军的失利。何况……”

    “何况什么?”王兆苦笑一声,“你觉得我的布置不合兵法?”他这次失利后憋了许久,此刻终于找到人倾诉一番。

    “将军……”邓元还没说什么,又被王兆打断了。

    “以兵法正论,我军布置头重脚轻,如同一条被叼中七寸的死蛇一般,首尾不能相顾。

    何况阴山情报多年准确无误,我军和广武军的侦骑同时遮蔽黄河以北,我军兵力又是齐军数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军就不该败。

    可是,我军就是败了!”王兆一串话下来没换一口气,显然是心中愤懑不已。

    邓元见他如此神色,也是心中疑惑,道:“我军的部署全是将军一人独断,以将军之明见,怎么会做出这种布置?”

    王兆“哼”地冷笑一声,“独断?”随即又回头看了看周围,确定远处的侍卫听不到自己的言论后,压低了声音道:

    “这次部署前阴山来人信誓旦旦地和我说敌军一定会袭击后营,点名要其他地方的兵力集中起来布置在后营。而且韩寻一也在军中,这个面子我不得不给。”

    “韩寻一?”邓元吓了一大跳,对于王兆这样的高级将领来说,韩寻一是皇上的心腹,监察诸军的实权人物,而对大大小小的齐国细作来说,韩寻一则是一块挥之不去,令人敬畏痛恨的乌云。

    而这块乌云,如今飘到了广威军的上空。

    王兆丝毫没有意识到邓元的惊恐,“啧啧,潜邸之臣,阴山之首,哪个牌子砸下来我都当不起,只能按他们的要求做。”

    已经恢复过来的邓元很快意识到事情的不对,“不对啊,就算阴山情报有误,我军侦骑遮蔽南北,齐军的动向我们应该掌握的清清楚楚啊,怎么会探不明白齐军的主力在哪里?”

    王兆眼里闪过一丝诡异的光,又看了看周围,继续道:“问题就出在这里,我怀疑我军最高层就不想让我们获胜。”

    “什么?”邓元彻底懵了,今天自己听到的消息真是一个比一个劲爆。

    “你想想看,遮蔽这一段的黄河北岸我们一家的侦骑绝做不到,只有广威广武两军通力协作才能做到,可现在广武军呢?

    一直进攻平原的只有我们一家,广武军连面都不露,只知道他们的侦骑在协作我们。要是广武军的侦骑就在那一天撤了呢?

    还有,北府三十二军南下了十三军,除了我们和广武军,其他十一军呢?我们收到的消息都是冀州军攻占了某处某处,幽州军攻占了某处某处,北府的人呢?除了我们都死光了?”

    邓元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位置不同眼光也不同,王兆这些分析多半是真的,可是现在的自己已经没办法把这些情报送出去了,他在心中苦笑一声,接口道:“看来大将军是在下一盘大棋。”

    王兆点了点头,“可惜不知道我们在棋盘上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希望不是和对面兑子的卒。”

    邓元无言以对,这样看来,广威军明摆着是抛出来的鱼饵,在巨大优势下接二连三得被地方部队挫败,有心的齐人一定会注意到,就看有没有大鱼来咬自己这个饵了。

    王兆见邓元沉默不语,淡淡道:“如今我等都在一条船上了。我军连遭大败,烦请邓兄弟出一份我军粮草辎重数目的文书给我,里面的数目不妨写的惨淡些。我和老蒋也一齐写个条陈,也好让大将军知道我军现在已无力再攻平原。”

    这是要直接向大将军哭穷了,邓元心知肚明,一般这种后勤求援的文书会送到北府的参军营,由北府参军营统一协调安粮、军械诸司进行补给,大将军并不直接过目。

    现在王兆摆明了要求广威军高层联名上书,这样一来求援的级别完全不同,这种不符合程序的联合条陈会直接递送到大将军的案头——这既是哭穷也是试探——只是不知道大将军会怎样表态了。

    想到这里,邓元点了点头,“属下回营立刻就做。”

    王兆摆了摆手,“不急,不在这一两日。兄弟不妨多抄写个几份,我准备也向冀州,幽州,并州诸军通禀我军粮械状况,请他们也尽量协助。”

    这是什么意思?

    邓元的脑子里飞快地运转。

    冀州等的地方军和北漠都督府所辖的广威军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各地的地方军由各州郡的郡兵拼凑而成,他们的粮草军械也均由各地供应。这种战争时期没人会嫌自家的粮草军械多,也没人会伸手去给非本系统的部队帮忙。

    只是一瞬间,邓元就明白了王兆的意思。

    “王将军的意思是,想让对面知晓?”邓元指了指平原城方向。

    冀幽并诸军鱼龙混杂,大族私兵和地方郡兵彼此拼凑,战斗力远不及北府军,军中细作却远远胜之,一旦将军械情况通禀诸军,齐军知道自家战力不足的消息不过是早晚的事。

    王兆欣赏地点了点头,“做卒子就要有做卒子的觉悟,这些日子来只有我军接连挫败。齐军一旦知道我军粮械不足,必有忍不住的大鱼来袭击我们,到时候就等大将军坐收渔利了。”

    王兆今日竟然有如此觉悟。邓元有些惊诧,但还是答应道:“那我把粮械数目再删改一番,再多抄送几份,即刻送往诸军,齐国细作要获取消息难免还要耗些时日,我们这边不能耽搁了。”

    王兆哈哈一笑,不再多言,朝远处做了个手势,远处的侍卫重新围了过来,侍立一边。

    邓元明白今日的巡查就到这里了,便击胸朝王兆行了一礼,自去了。

    这边王兆望着邓元远去的背影,眉头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