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佛系艺人:我怎么就成了巨星? » 第二十四章 版权

第二十四章 版权

    “哈哈哈...”听到谷凝的话,徐知明知道不合适,却还是没忍住笑。“人前显圣么,谁不喜欢。”

    谷凝不太认同:“一把年纪了,没一个正经的。”

    徐知摇摇头,装逼的欲望是不分年龄段的。

    鲁迅先生都说过:装逼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徐知对此深以为然:“音乐么,不就是该给人听的。”

    “这话倒是在理。”谷凝眼中欣慰的意味更浓。“走,排练。”

    一帮老人家好不容易有个今感兴趣的事,昨天一整天和天上午都在排练。

    现在再次合奏,效果已经非常好了。

    他们说的什么谁进慢了,谁拉疵了,谁是不是快要嗝屁,吹出来的气都不足等问题。

    徐知完全没听出来,一点话都插不上。

    他不过是个作曲的,懂个屁的音乐。

    但奈何乐手们又过分尊重作者意见,每次出了分歧都要问他这个小年轻的想法。

    然后得到徐知几句‘嗯嗯啊啊’的敷衍。

    我特么根本没听出来区别啊!

    我的音乐素养也只够抄个谱子而已,你们放过我吧!

    徐知不想拿剩下的粉丝值升级技能,想要留着等万一什么时候被背刺的话,早些完成任务。

    现在感觉被逼到了墙角一般,就连门外的路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太对了。

    这个所谓的作者,看起来有点憨憨的,名不副实啊...

    谷凝的表情也有点沉下来了。

    她不是觉得名不副实,而是联想到徐知之前的态度,下意识的就觉得他对作品不尊重,在敷衍了事。

    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啊,徐知没回头也能感觉到,谷凝那刺人的目光,心里一阵发虚。

    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了半天,突然一亮。

    对着刚停下来的众人拍了拍手:“大家先听我说,我刚刚有个想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叫做快闪。”

    快闪原本是指,一群人透过互联网或手提电话简讯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共同做出特定的动作。

    例如拍手掌、叫口号等,一般是不违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又在短时间内若无其事般急速消失。

    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

    这个定义的主要特点是只有发起者没有组织者、有纪律、成员基本互不相识。

    在后世短视频平台兴起后,网友们把在公共场合突然出现的短暂演奏或表演,也当作快闪行为。

    虽然和这个词原意有不少差别,但叫的人多了,人们也就认下了。

    就像呆板、铁骑、确凿这种词汇,叫错的人多了,那他们就是对的了。

    徐知现在说的就是后者,既然这些老人家也不能拒绝人前显圣的快感,那不如趁机撺掇他们出去表演。

    自己顺势逃过一劫。

    老街是在一排商铺的后面,往前走一条街,就是祈宁最热闹的地方。

    来往的市民和游客非常多,很适合表演。

    老人家们听完这个主意,一个个有些迟疑。

    “这么做,合适吗?”

    “会不会耽误交通啊?”

    “城管管不管?”

    “前面那么吵,效果应该很差吧?”

    徐知寻思,如果他们不是一边问,一边拉着椅子往外走,自己还可能回答回答。

    “等等啊,咱们先规划规划,别一窝蜂的乱跑啊!”

    ……

    今天是周末,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虽然现在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但毕竟还没到七月份。

    祈宁也不是一无是处,绿化还算不错,再加上周围楼宇的遮蔽,勉强还能接受。

    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再恶劣的自然条件,好像都不太能阻挡女士们逛街的热情。

    广场路和学府路的交叉口,是行人最多的位置。

    路口的东南角是个商场,楼前有根精神堡垒,也就是商场前的那种挂满广告牌的柱子。

    传闻这个憋足翻译,还是由运输大队长提供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精神堡垒上挂的大多是些二三流的品牌logo,很符合祈宁人的消费能力,平日里客流非常不错。

    刚过三点,从旁边的小巷子里,走出来一个挺帅的小伙。

    跟商场门口的保安交谈了几句,塞过去一盒钻石。

    本省品牌,几块钱一包,很常见。

    然后那个保安拿着对讲机,说了好一会,最终点了点头。

    小伙阳光的笑着道谢,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没几分钟,就开始有一个个岁数不小,但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手里拿着不同的乐器,在商场前静静站立。

    人不是一起来的,不时就有一个个更老的人加入行列,拿着古筝琵琶一类乐器的,更是直接盘腿坐在地上。

    然后低头继续等着。

    很中二。

    奇怪的阵势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人群越聚越多。

    直到刚刚那个小伙,推着一辆轮椅,把最后一个老爷子送到位置上。

    老年团终于抬起头。

    徐知在屁股后面掏了掏,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根,糖葫芦吃剩下的签子。

    目光扫向众人,得到准备好的目光示意后,点点头。

    没有和周围的人打招呼,手中指挥棒轻轻一挥,音乐陡然响起!

    《芦苇荡》是个地域风格非常明显的作品。

    使用原电影取景地: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色,和类似西洋小调的调式结合。

    给人在旋律上营造出一种高亢、空洞且悲伤的感觉。

    呜咽的洞箫加上萧瑟的琵琶声,让人不由心头一抽。

    祈宁同处北方,虽然与西北地区不尽相同,但路人们似乎伴随着沙锤声,看到了漫天黄沙。

    以往只会让人厌烦的沙暴,现在回想过去,似乎增添了一些艺术色彩。

    悲伤的艺术作品,总能给人带来一种更高级的感觉。

    无论影视戏剧或者音乐书籍,再加上一群暮年的老者演奏,更显凄凉。

    周围的人突然安静下来,除了路上轮胎和地面摩擦的声音,再没有其他动静。

    有人想要张口感慨些什么,看看左右,又咽回肚中。

    明明身处闹市,却好似在一处礼堂种,听一场高级的音乐汇演。

    三分钟很快过去,音乐声停息,所有乐手仔细的收回乐器,向中间靠拢些。

    徐知被拥到到最前,默默向四周弯腰鞠躬,然后推着老纪分散离场。

    整个过程,没说过一句话,逼格拉满。

    直到所有老人都不见了,悲伤的情绪也缓和过来,周围才迅速喧哗起来。

    “今天出来这一趟真直了!”

    “是好听啊...太高级了...”

    “不过就是调太悲伤了,要能换个曲儿就更好了。”

    “你们懂什么,知道刚刚那都是什么人吗?”

    “坐轮椅的那个,还有弹古筝的那位,都是冀大艺术系的客座教授,求着哈着才能去上一次课那种。”

    “其他人也个个不简单,这演奏水平,太让人绝望了...”

    “呦,那您是个懂行的啊。”

    “上学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旁听过不少课程。”

    “我说的不是听纪老他们演奏值了,而是这首曲子艺术性之么高,之前丛来没听过,很有可能是首新曲子。”

    “太牛了,我要能写出来这种曲子,让我室友死了都值!”

    “照你这么说,那刚刚那个年轻人,是不是也很有名?”

    “不知道,没见过。”

    “不过他能指挥这么多大佬演奏,要么他牛掰,要么他爸牛掰,反正肯定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