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港岛财富之路 » 第15章:香港纺织业的黄昏

第15章:香港纺织业的黄昏

    次日,中午。

    港岛,半山的陈宅里。

    刚准备吃午饭的陈廷华,就收到了秘书特别过来传递的消息。

    “你讲什么?美国人请我吃饭?”陈廷华惊讶地说。

    “是。”秘书小李点头应是。

    今年才48岁的陈廷华可谓正当年壮,他是沪上富商家庭出身。

    22年前来到港岛,五年后,他斥资六十万港元在荃湾开办了南丰纱厂。再两年后,纱厂正式投入生产。

    1969年,陈廷华将南丰纱厂改组成为南丰纺织联合公司。并于次年以“南丰纺织”的名字上市。

    一直以来,南丰经营业绩连续十几年名列同业前茅,陈廷华也因此被冠以“棉纱大王”称号。

    其在当下,是全港最有名的华人富豪之一。最厉害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华人富豪前三。

    此刻陈廷华又厚又粗的眉毛高高挑起,忍不住和旁边与秘书一同前来的助手,南丰的总经理陈和平说:

    “这是咩情况?美国佬怎么找我了?难道配额的事情出现了什么转机?”

    陈和平马上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马上过来和阿哥你商量。”

    陈和平是陈廷华族弟,当年北边那帮富商们跑过来时绝大部分不是孤身前来。基本上都是整族搬迁。

    他们之中有的以港岛作为跳板,前往南洋或者其他地区。

    陈家则是觉得港岛不错的那一批,这一批人就选择在此定居,渐渐也变成了本地人。

    而他们的产业也往往是家族产业,重要职位一般都由自己人担任。

    “没有道理啊。”陈廷华皱着眉轻声自言自语:“这次美国人这么狠态度这么坚决,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等消息出来,他们都已经快走他们国会的手续了。都这样还找我做什么?”

    而且陈廷华有自知之明。

    虽然他知道自己在港岛有着所谓的棉纱大王称呼,看上去非常厉害。

    但港岛这个地方,它到处都是“王”。

    例如纺织界,就有好多好多“王”。像陈廷华的棉纱大王之外,还有羊毛大王,成衣大王,皮衣大王,NZ大王……

    港岛市民和媒体就是有这样的一个癖好,他们喜欢把各行各界比较出色的商人们,称之为“XX”大王。

    像这时候的阿瓜,他的外号就还是“塑胶大王”或者“胶花大王”。

    所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是也。

    陈廷华可不觉得自己区区一个港岛棉纱大王,就能够让美国人高看一眼,甚至因此和自己讨论港岛纺织出口配额这种大事。

    别说就自己一个了,就算是整个港岛纺织界加在一起,陈廷华都觉得没有这种资格。

    “总之不会有坏处。”陈和平却分析道:“我已经查证过,电话确实是美国领.事馆那边的。打电话的人说他是马田·史高西斯,是领.事馆的副领事。美国佬的领事馆确实有这个人,而且会面地点就在花园道二十六号附近。”

    “阿平,你的意思是过去看看?”

    “当然。多带上几个人,我想港岛总没有人敢冒充美国的一名领事吧?其他的事鬼佬们不会管,这种事要是假的,鬼佬们一定会管。所以这种事大概率是真的。”

    陈廷华其实也倾向于去看看,去看了又没什么损失。

    他点点头,示意陈和平和自己一起去。

    花园道本身就在半山,和陈家的半山豪宅就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的区别。

    陈廷华赶过去没用多久,在车上时他就已经知道会面的地点是一家会所,美国人开的会所。

    平日里主要也是在港美国人活动的地方之一。

    知道这一点后,陈廷华不由得更确定是美国人让自己去的。

    这不禁让棉纱大王心里浮起一股奢望:难道高高在上骄傲自大的美国人,这次真的打算网开一面?还挑中了自己?

    想到这种可能性,也就意味着自己行业内的地位被美国人认可,陈廷华这种心性沉稳的人都忍不住有些沾沾自喜。

    花园道48号,第一美国会所。美国人起名就喜欢用什么第一第二第三。

    陈廷华的车在门口,就不被允许进去了。

    这很正常,陈廷华下车,带上陈和平在一个高鼻子的鬼佬带领下,往会所里面走。

    还来不及打量一下美国人的这个聚会场所,陈廷华就听到身后有车停下,似乎是又有人来了。

    他回头看了下,不看还好,一看顿时惊讶极了,连脚步都忍不住停顿了下来。

    因为身后门口的车里,出来的是他的熟人之一,南丰纱厂的大客户之一,全港最大成衣厂丽新集团的林柏新林总。

    林柏新显然也见到了院子里的陈廷华,表情也和陈廷华一样有些惊讶。

    这时陈廷华听到前面给自己带路的高鼻子鬼佬,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英语。

    陈廷华英语很不好,沪上当时那帮来的富商大都如此。因为在他们来港岛以前,一个沪上和国内的市场都已经可以让他们吃的很饱。

    除了和洋行做生意的那帮人外,其他人大致都不怎么会英语,都是来港岛以后学的。

    这个美国佬的英语又有较浓厚的地区腔调,陈廷华没听懂。

    这时他把陈和平带过来的好处就出现了。

    陈廷华这个族弟能当公司总经理,除了他是自己人外,还因为他也是陈家里不可多得的人才,精通五门外语。

    在港岛这个地方,这可太有优势了。

    “这个美国先生说,林总和我们是一起的。意思就是叫我们过来的人,也叫了林总。”

    陈和平翻译道。

    说话间,林柏新已经走了进来,听到了陈和平的话。

    林柏新:“看来都一样?我还以为美国人就找了我,原来也找了陈生。”

    “哈哈。”陈廷华笑了笑,“这些美国人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林总,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港岛成衣大王爽朗一笑。

    等两人带着秘书或者助手,进了会所里面的时候。

    才发现来的不止他们两个,还有南联实业的唐总唐象以及肇丰制衣的方总方肇丰。

    几人都很惊讶,因为他们几个都是熟人。平时同时是对手,却也是客户和供货方的关系。又同时是港岛纺织业的大佬,具都不是小人物。

    这种发现,让他们更不知道美国人叫他们过来做什么了。

    难道配额问题有得商量?

    而让他们更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

    因为想和他们对话并且让他们过来的居然不是美国人。

    是程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