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港岛财富之路 » 第41章:未曾设想的道路

第41章:未曾设想的道路

    苏梅的话让程哲真心十分惊讶,因为他没想到苏梅一个社团大底居然会有这份想法。

    炒股票在香港这边混社团的人里面玩的人非常少。

    绝大部分混社团的其实都没什么钱。

    有钱人谁去当古惑仔?

    有钱的中上层他们又各个花钱如流水,而且也有自己稳定的金钱来源。

    再说股市它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个披着合法外衣,某种程度上的超级大赌场嘛?

    人家混社团的自己旗下都有许多赌场、赌档。

    想玩大的隔壁奥门也可以随便玩。嫌弃不尽兴,还可以去拉斯维加斯玩美元或者英镑。

    而且比起股市,百家乐和扑克牌什么的还更简单易懂有趣味,还不用被中介和“赌场”抽水。

    还没什么限制,几块到几十万块都能玩得很开心。

    输赢也快,不用等股票涨和跌,几分钟就能知道输还是赢。

    同样都是“赌场”,这些可比股市这个赌场香多了。

    所以香港虽然有许多社团人士,其中有钱的社团中上层这个阶级数量也不少。

    玩股票的数量却很少,苏梅算是一個异类。

    更让程哲惊讶的是苏梅一个混社团的,居然看得出来他有想开财务公司的想法。

    财务公司在香港的定位很杂。

    它既是许多社团或者灰色势力用来放高利.贷的皮,但同时香港许多合法的证券、投资和金融公司也一样叫财务公司。

    就像苏梅说的那样,程哲确实想在自己的公司内部开一个财务部门。

    其实就是银行的投资管理。

    为此,他需要做多手准备。

    首先他起码需要一张股票经纪人牌照。

    这东西在现在的香港非常抢手,很多开公司的都想搞到手。

    远东会开业前,香港只有香港证券会。香港会里面就只有200多张经纪人牌照,这200多张经纪人牌照由四十几家财务公司和银行或者个人持有。

    香港会的股票经纪人牌照,以前一张高达三十几万美元价格。

    60年代的三十几万美元,由此可以想象这里面的含金量。

    不过香港会的股票经纪人牌照,从来都是父传子,外面的人想挤也挤不进来。

    远东证券交易所的创始人们看出来了这个商机。

    他们揪住了香港会和英国人的空子,先上车后买票,创造了现在的远东交易所也就是远东会。

    没想到真的让他们搞成了,远东会现在已经成为不输给香港会的证券交易所。

    甚至这几年绝大部分新的上市公司,都优先选择在远东会上市而不是香港会。

    因为远东会给的条件更好,费用更低。

    一开始的时候,远东会的经纪人牌照卖的很便宜,一张只要10万港元和80万港元的保证金。

    和香港会三十几万美元的牌照相比,毫无疑问远东会的牌照实在是太便宜了。

    当时香港的许多富豪们,不管自家有没有开财务公司或者炒不炒股,很多人都购入了远东会的经纪牌照。

    到了现在,远东交易所立足已稳,对股票经纪牌照申发的要求和资金变得极为严格。

    程哲打听过,现在想要弄到一张股票经纪人牌照的话,不管是香港会还是远东会的都很难。

    香港会的不但没有降价,反而因为远东会的原因,现在据说起码要40万美元以上才能搞到手。

    40万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超过300万港币了。

    而300万港币,已经可以在如今的九龙很多地方买100套400呎左右的住宅。

    这100套400呎住宅放到2000年以后的话,差不多就是100个400万甚至更高……

    远东会相比之下要便宜一点,但差不多也要180万左右才能搞到手。

    两年从10万港元涨到180万,香港股市这两年的繁荣程度可想而知。

    关键想搞到它们,就算有钱也都要费一些力气。

    而除了最基础的股票经纪人牌照以外,想开自己的财务公司最重要的另一个方向,自然是客户。

    开财务公司当然是想赚钱,除了在股市上赚以外,主要还是赚客户们的佣金和提成。

    尤其是香港股市狂潮即将涌来的情况下。

    到时候全香港才400多万人,炒股的人却有十几万个,这里面的佣金和手续费谁不眼馋?

    客户转化方面最有优势的是银行们,他们本身就有许多客户,想转化难度不会很高。

    其他财务公司们,自然就各显神通了。

    有依靠母公司的,例如怡和财团和和记黄埔的财务公司、保险公司。

    有依靠创始人名气拉拢客户的,像李兆吉去年开的永泰财务。

    总之困难很多但办法更多,谁叫这个行当现在确实就是赚钱!

    而程哲为此想出来的办法,他早就已经开始启用。

    营销!

    他在营销自己。

    先前的时候,为什么《经济导报》和其他几家报纸,会无缘无故报道出来程哲在纺织股的发财经历?

    因为他砸钱了。

    他为什么砸钱?因为他需要一个炒股天才和投资神童的名气!

    后续他在《经济导报》和《信报》这些报纸报刊上面,发表对股市大方向的预测文章,也是出自这个原因。

    从纺织股事件以来,程哲一直都在营造自己这方面的名气。

    为此已经花了几十万港元的营销费用。

    还冒着一些风险指点股市江山。

    这些都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自己开财务公司的时候,可以利用这方面的名气招揽资金。

    他却没想到,自己想要的正经高净值客户们还没出现呢。

    苏梅这位和兴合的大底,却已经看出了这一点并且找上门来,还带上了王启年……

    这就是程哲惊讶的地方。

    “……也预我一份。”程哲惊讶的时候,王启年也说出来这么一句话。

    就是比起苏梅的客气,王老虎的话有些硬邦邦,但态度也还算友好。

    两人的表态,让先前在这方面从未细想的程哲,不得不打起精神仔细思考起来。

    他看着苏梅和王启年,在想这些人的钱要不要接。

    他沉默,苏梅看起来有点紧张,王启年也没说话。

    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是阮福珊微笑着端进来了两杯茶。

    苏梅客气的和她道谢,王启年也有样学样。

    程哲看了看阮福珊,然后笑了出来,等她出去以后他开口了。

    “有多少?费用很高,而且有点麻烦哦。”

    “你们最好考虑清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