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用手机除魔卫道 » 第十九章广收门徒

第十九章广收门徒

    喜获“仙缘”,刘彻喜不自已。为了纪念之,他便改黄山宫为“老子祠”。

    就在刘彻准备率队离开时,凌风却突然道:“陛下,为尊者当居中位!这院中四方皆树,唯独中心空缺,您何不亲自载上一棵?”

    刘彻闻言,顿觉有理。于是,他便命人找来一槐树,并亲自种于黄山宫中央。

    看着亲手种下的槐树,刘彻喃喃自语道:“此处为老子祠,那此槐便名为:‘太上槐’吧!”

    “太上槐?好名字!”凌风闻言,立马拍手称赞。

    不过,一旁的东方朔和董仲舒却都是一脸鄙夷。

    这马屁吹得可真绝!

    不光奉承了人间帝王,更是奉承了一教老祖。

    自从封神一战,“阐截人”三教合一,共称“道教”。但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了争夺正统之位,饶是三清之间也是争斗不断。

    而刘彻这棵“太上槐”种下,三清之尊位便一锤定音了。

    昆仑一脉,背后站着元始天尊,也就是说元始天尊和西王母是神权联盟。

    而老君和儒家站队玉帝,再加上东王公的蓬莱一脉。可见,如今的天庭是阴盛阳衰,王母掌大权。

    那通天教主呢?他又站哪一边?置身事外吗?

    自从凌风修道以来,特别是在小说世界中修了逍遥一脉。他就十分好奇一个问题。

    庄周与老子同称:“道祖”,可为何他在天庭中籍籍无名呢?唯一的尊称,也仅仅是一个“南华真人”。

    堂堂道祖,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真人?这简直离了个大谱。

    能被尊称“道祖”,可能也是三清化身!

    可封神之战后,阐教乃获胜一方,若庄周乃元始天尊化身,那肯定稳坐头一把交椅。断然不会被人称为“南华真人!”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庄周乃通天教主化身。

    凌风自称“逍遥一脉”,却又被太上一脉认可,这说明了什么?

    老庄二人是穿一条裤子的,也就是说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是一个阵营的。

    多强一超?这便是如今天庭的神权格局吗?

    凌风越想越心惊,越想越骇然。

    我的天啊!这个世界太复杂,我要回地球!

    送别刘彻回宫后,凌风却不敢再次南行,生怕一出黄山宫,便被人嘎了腰子。

    不过,还不等他离开黄山宫,便有人来兴师问罪了。

    “凌风,你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我怎么言而无信了?”

    “你明明说不任国师之位,却为何引陛下入道门?”

    “这二者矛盾吗?我是说不任国师之位,但帝师嘛……”凌风说着,便止住了话语。

    “你?你无耻之极!”

    来人正是儒家“课代表”董仲舒,他本想质疑凌风为何当“学习委员”,却不料,凌风说他是“家教”。顿时气得他一佛升天,两眼冒火。

    “哥们,你先别生气嘛!咋们是自己人!”凌风一脸赔笑道。

    “自己人?”董仲舒嗤之以鼻。

    “我身在道家心在儒嘛?”凌风嘿嘿一笑。

    “你若是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答复,我跟你势不两立!”

    虽然怀疑凌风的儒士身份,但董仲舒还是有“策反”的心思。毕竟,如今儒家虽强,但面对道家这个庞然大物,还是毫无反抗之力。若不是道家内部纷争,他们也难有崛起之机。

    为了安抚董仲舒,凌风便随即爆料了点“内幕”:“笑道最后的才是赢家!儒家捆绑皇权,大兴是迟早的事!饭要一口一口吃,只要我们徐徐图之,必将广传天下!”

    “哦?”董仲舒闻言,顿时眉毛一挑,便问道:“那我们该先吃哪一口呢?”

    “思想教育!”凌风脱口而出道。

    “思想教育?你是说教化?”董仲舒若有所思道。

    面对董仲舒的反问,凌风却是诡异一笑,答非所问道:“还有,你如此在意国师之位,那我就送你一个国师!”

    “送我一个国师?儒士吗?”董仲舒心头一动。

    “是也不是!”凌风长袖一挥,便独自进了老子洞。

    三天后,老子祠突然来了一队兵马,为首者正是冠军侯霍去病。

    “哥哥,你不是说带我去皇宫玩吗?怎么来这儿了?”

    “哥哥,给你找了位先生!”霍去病抱起一孩童,便直奔老子洞。

    “先生?”孩童闻言,却是不以为然。

    来到老子祠前,霍去病缓缓将孩童放下,便恭敬一礼请示道:“弟子霍去病拜见先生!”

    这位老师,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令哥哥如此恭敬!

    霍去病何许人也?那可是堂堂冠军侯!

    如此恭敬的态度,也只有面见大汉天子的时候才有,哪怕是那个位高权重的舅舅,也不见有这一半。

    孩童拼命的伸着脖子向洞中看,希望早点看见这位老师的庐山真面目。却未见其人,只闻其声。

    “你要出征了?”平静的语气中,听不出是喜是愁。

    “是的,今日便远征匈奴!”霍去病回答的亦是平静,也听不出是喜是愁。

    “我送你的几本兵书可都看了?”

    “还未研读完,目前只读了《论持久战》!”霍去病如实答道。

    之前,霍去病向凌风讨教了兵法,凌风索性送了几本兵书:《战争论》、《论持久战》|、《战争艺术概论》等。当然,这些都是经过凌风改编过的。

    “可有心得?”凌风随即又问霍去病读后感。

    “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霍去病娓娓道来。

    “匈奴乃大汉劲敌,其国土广袤,战略纵深大,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消灭的。所以,你的闪电术虽然强横,却不能凭此取得最终胜利!你此番征战,切莫孤军深入,脱离后援!”

    凌风一语言罢,便不再出声。见他不愿出面,霍去病便只好起身告别道:“学生谨记!”

    收一个是收,收两个也是收。自从代道祖传道后,凌风索性放飞自我,准备收几个门徒耍耍。

    以凌风如今的道行和身份,他可不敢光明正大收刘彻为徒,但其他人勉强还是可以的。

    当然,他虽然收霍去病为徒,但在教学上还是有分寸的。只传其兵法,不传道法。

    笑话,若是教这杀星道法,那岂不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直接将军队开到天边去了?

    哎,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当初因我缘故,你逃脱一劫。此番劫难,你却在劫难逃!

    望着(神识)霍去病离去的背影,凌风却是有苦难言,内心煎熬不已。

    老子洞外,那孩童看着哥哥离去,想去告别,却又不敢乱动,生怕惹怒了洞中高人。

    可就在他纠结之际,耳边却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霍光,你进来吧!”

    什么?他居然知道我名字?难道是哥哥告诉他的?

    “自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学生!法名:圆忠!望你忠君爱国,忠于百姓,忠于天下!”

    “弟子谨记师尊教诲!”霍光应声一答,便开始行三叩九拜大礼。

    凌风乃菩提一脉第十辈弟子。所以,他若是收徒,自然要延续“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顺序,弟子是第十一辈,以“圆”字给他们取名。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老师今天就先教你算术吧!”

    霍光可是大汉未来的大掌柜,若是算术不好,那还怎么当家啊?

    ……

    ……

    山中无岁月,洞中不知年。

    不知不觉间,凌风已在老子洞教学三年。期间,他除了教霍光启蒙教育外,还顺便著了几本书,发明了几样东西。

    为了提供大汉子民识字率,凌风同董仲舒联合编撰了一本《大汉词典》,也开发了一些标点符号和注音符号。

    当然,文字都改革了,自然少不了改进书写用具。于是,凌风不但改进了毛笔,还发明了纸张。

    自此,凌风不断发扬“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大无畏,大无私精神。不断窃取“后辈”子孙的劳动成果,在“拿来主义”的道路越走越远。

    “呜呜呜……”

    一日,正当凌风在老子洞钻研“后辈子孙”劳动成果时,霍光却嚎啕大哭的闯进了洞中。

    “小光,你哭啥?”

    “呜呜!哥哥,哥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