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我有一本万法书 » 第二十章 南北道人

第二十章 南北道人

    两个道士向着许俞抱拳。

    “不曾想小觎轻慢了道长。”

    一直未曾说话的另一个道士开口。

    “北河道人,见过道友了。”

    活泼些的也抱拳,“南山道人,见过道友,望道友别见怪啊。”

    许俞也通报自己名姓,“北峰山道士,许俞。”

    见三人面上好奇神色,许俞上前,从掌柜手上接过玉佩。

    “内中记载术法好生玄妙,虽然残缺,但其中奥秘还是可以窥见一斑。”

    许俞也很是惊奇。

    这术法行的是劫夺之事,可其中并无多少妖邪之意,反而有种堂皇大气。

    思考片刻,许俞说道:

    “此等劫夺之法,必有其限制之处,且避忌颇多。”

    “放在那等修行相辅相成之法的修行人身上,互相配合,或有奇效。”

    此话一出,两个道士眼中光芒大放。

    “道友可能还原出术法来?”

    “难,玉佩缺失太多,要凭空还原这等复杂的术法,几无希望。”

    许俞能看出,缺失的部分,必然拥有术法的某部分核心。

    无迹可寻之下,要将术法还原,难度不下于重新创出一门术法来。

    “两位可还有玉佩的其他部分?”

    “没了,这还是我二人冒险从妖物口中抢出,另外的部分,估计不是遗失在打斗中,就是在妖物腹中了。”

    活泼的南山道人沮丧地说道。

    许俞好奇,“两位道友可是修习相辅相成之法?”

    “不是。”北河道人说道,指指正唉声叹气的南山道人。

    “我们二人甚至不是同门,只是当年恰巧相识,意气相投,结伴而行罢了。”

    许俞笑道:“贫道看南山道友这般急切…”

    北河道人摇摇头,“皆因我二人法术有缺陷,或可互救。”

    “至于是何缺陷,不说也罢。”

    知道了玉佩中术法功效的南北两道人,自然不肯再出手玉佩。

    掌柜也不惋惜。

    那玉佩缺失严重,就算收来,八成也是砸手里。

    三人辞别了掌柜,就结伴出了店铺。

    南山道人问道:“刚才道友观看见闻大全,似乎很是入迷?”

    许俞道:“久在山上,对于世间之事知之不多,故而感兴趣。”

    “原是这般。”南山道人点头,提醒道:

    “那等书几乎所有店铺都有一本,专门记载本地来往的修行人口中之事。”

    “走多几个地方,就能从不同的店铺中,领略不同地域的风情。”

    “可是,道友也看到了,那书都已经翻起毛了,足见多久才更新一次。”

    南山道人侃侃而谈,对这些门儿清。

    “上面的信息滞后太多,道友可勿要全部相信。”

    三人走着,来到一个饭馆附近,于是上了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

    令小二支起窗子,看着下方的人流,三人闲聊起来。

    “两位同道自何处来?”

    许俞问道。

    “刚从冀州府而回。”北河道人答道,此时南山道人已经径自动起了筷。

    许俞一惊。

    “听闻冀州府战事惨烈…”

    北河道人摇头,“惨烈确实惨烈,只是最后啊,结束得匆匆,似乎有隐情在其中。”

    “将领们忌讳颇深,没有彻底铲除妖孽。”

    “我们二人见过许多同道葬身兽腹,见他们畏首畏脚的样子,很是寒心,队伍解散后就直接来了永宁。”

    南北道人只是知道些许消息,对于冀州府一战的内幕,也不甚了解。

    于是三人也只能摇摇头,感慨一声,吃起了菜。

    中途许俞忽然想起什么,说道:

    “道友,那玉佩可能让贫道再看看?”

    南山道人巴不得许俞能看出什么,想也不想就从怀中掏出玉佩,递给了许俞。

    许俞眯眼细看。

    “这术法,不知在其他地方是否有记载。”

    “玉佩是古物,若是能找到同样样式的古物,说不定还能从中得到线索。”

    南山道人一愣,用力一拍大腿。

    “对呀,就冲玉佩这做工,找个行家里手看看,说不定就能看出出处来。”

    “顺藤摸瓜,迟早能把这术法来路摸清楚!”

    “许道友,若是找到更多的线索…”

    许俞点头,他也没想到南山道人一瞬间能想好这么多。

    从做工方面入手,确实不失为一个法子。

    “说不定贫道就能尝试还原出术法来。”

    许俞说这话时,底气很足。

    随着自己术法涉猎得越来越多,对各类符箓的认知越高,一些陌生术法也能迅速解析掌握。

    许多符箓中其实有共通的部分。

    以此为突破口,很容易攻克新接触的术法。

    “如此,就多多麻烦许道友了。”

    重拾希望的南山道人笑呵呵。

    三人正说着话,忽然酒楼下方传来一阵骚动。

    许俞探头看去,就见是御剑时曾见过的几个道士,此时也来到了饭馆下。

    几个道士仰着头颅,很是高傲的模样。

    有玄监司的小吏帮他们拨开挡路的客人。

    南山道人探头看了一眼。

    “这厮看着很眼熟啊,好像在冀州府见过。”

    “好像还有点小名气,叫紫…紫玉。”

    北河暼一眼,“在冀州府,这几人可老实得很。”

    许俞问道:“实力如何?”

    “有点小法术,是神行类的。”

    南山道人看紫玉趾高气扬的模样,不屑道:“比我们二人差远了。”

    见下方骚动,三人也无心再吃,放下铜钱,就起了身。

    此时有些脾气暴躁点的,与开路的玄监司小吏起了口角,有点推推搡搡的意思,现场混乱。

    许俞三人就从清静点的后门离去。

    “二位道友在何处落脚?”

    “我们不是本地人,到处挂单,暂未找到容身之处。”

    许俞便开口道:“北峰山只贫道一人,二位不妨同来。”

    “道友见多识广,贫道正好有些事想问。”

    南山道人一口应下。

    刚才许俞在见闻大全中,看到了关于修行人境界的记载。

    天地玄黄四阶,每阶有九转。

    即便只是黄阶一转,也足以担任一方地界的镇守。

    这镇守,可是朝廷亲封的,虽不入官品,可有调动当地修行人士之权。

    最为关键的是,镇守者,可向朝廷索取一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所。

    这是可传承下去的。

    若是能成镇守,许俞就能让北峰山成为自己的财产,而无需担心以后的竞争与考核问题。

    之所以起了这个心思,完全是因为许俞觉得,按书中描述,自己距离黄阶似乎不远了。

    只是有些地方许俞未明,书中也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