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我有一本万法书 » 第八十四章 再至李府

第八十四章 再至李府

    赤松县中来了个大顾主,十里八乡的青壮年们都往这边跑。

    南山道人弄出的动静不小,目的便是为了招募到最好的匠人。

    只是前来者必定有不少滥竽充数之辈,南山道人还得好好分辨。

    未动工前,北峰山上依然是清静的。

    趁着这段时间,许俞打算将万法书中的术法学一遍。

    这是个大工程,许俞数过,万法书中的术法,排除不全的,去掉信口开河明显是胡掐的,还有三百六十种。

    其中多是基础术法,功效多有重叠。

    只是靠着万法书,许俞并不吝啬多下些精力,将其中重叠的也学一遍。

    并非贪图威力叠加,而是不同术法道理与符箓,能带给许俞全新的感悟。

    假以时日,若是许俞术法精通得够多,说不得便能信手将他人施加的术法解去,达成另一种意义上的万法不侵。

    南北道人一直没有回来,在房间中埋头苦读的许俞平常草草果腹,简单度日。

    直至半个月后,许俞才被外头的喧闹声惊动,走出门来。

    南山道人吆喝着,带着一批身着短衫,皮肤被晒得黝黑的青壮年上山。

    几个须发发白的老头儿被人围在中间,应是他们的师父师祖什么的。

    匠人之中的师承也极其讲究。

    南山道人一见许俞,便向众人介绍道:“这位,便是我们观主,如今永宁的镇守。”

    一听这话,年轻点的还没什么,几个年老的匠人却瞬间反应过来。

    他们是经历过几十年前永宁镇守活跃的时期的,知道镇守的分量。

    没想到如今的镇守这般年轻,几个老匠人连忙上前拜见。

    都是年纪不小的老爷子了,许俞也不敢怠慢,将他们扶起。

    “道观之事甚重,还要劳诸位多费心。”

    “镇守莫客气,两位道长搜寻的木材皆稀有,我等已很久没有接过这等单子了,也甚是手痒。”

    经过南山道人介绍,许俞才知,上山的队伍由几家匠人组成,加之粗通技艺的青壮。

    他们看起来十分兴奋,不等许俞招呼便满山遍野的散开来。

    许俞找到南山道人。

    “这些人成色如何?”

    南山道人十分自信,“观主放心,皆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工匠,平常富户想请有时也请不来。”

    “其中一家还是山下李员外的管家介绍,李府便是他家规划建造。”

    许俞放下心来,转头却见有青壮已经开始手持铁锤,将道观空房砸倒。

    内中杂物也被尽数搬出。

    南山道人连忙道:“观主,还请尽快将东西清出。”

    许俞的东西不多,随手收进日月壶中,费不了多少功夫。

    荆山道人的灵牌也被收好。

    “雨季将至,我等需得赶快动工,赶在雨季前完工。”

    被称作六阿公的老匠人大声道:

    “镇守还是另找地方暂住,做工时嘈杂,怕是要扰得镇守不得安宁。”

    山上的青壮年轻有力,加之南山道人饮食准备得到位,道观不到傍晚便被推平。

    “观主且去,这里我来盯着便是。”

    南山道人开口。

    许俞点点头,此时无家可归,便去了山上泉眼处。

    初见虾兵也是此地,山泉在此地冒出,有凉风吹拂,还是十分适宜的。

    摸出万法书,许俞翻到最后,看着几页空白。

    自己往上写东西,会发生什么?

    这个念头冒出来,便被许俞打断。

    未知这书底细之前,还是莫要乱来。

    于是许俞继续苦啃起术法来。

    及至半夜,许俞忽然被悉悉索索之声惊动,转头便见六阿公摸索着向此处走来。

    脚下磕磕绊绊的。

    许俞也是怕这位摔出个好歹,连忙走上前去,将之搀扶而来。

    六阿公受宠若惊。

    “不敢劳烦镇守!”

    “无事,老匠为何深夜上来?”许俞将他搀扶着,坐到旁边光滑石头上。

    六阿公答道:“不知北峰山上地势,故而上来看看,不然明日还不知要从哪里开工。”

    “可惜啊,这人老了,眼睛便不中用了,上来差点看不见路。”

    他说着,视线顺着山泉形成的溪流移动而去。

    “北峰山是个好地方。”

    忽然,六阿公武器一肃,正色道:

    “镇守大人,我等事先说好,虽说老匠有布局之能,可聚运避恶。”

    “可需知,我等也无法保证此事,运道一事万般变化,镇守万万不可全然依赖此道。”

    许俞笑起来,若是这些老匠真有保证聚运的能耐,也不会还在民间营生。

    “老丈放心便是。”

    “成事在人,贫道自然不会全信那些。”

    六阿公便放下心来,他们接过不少的活儿,也多遇到过那等将不顺全赖到他们技艺不精的人。

    当真是令人苦不堪言。

    也是,能做镇守的人,怎么会那般天真呢?

    六阿公便跟许俞说起今后的规划来。

    他心中已有许多想法,真正要实施下来,最后还得看许俞的意见。

    直至凌晨,这位老者的身体才撑不住,许俞便将他送回。

    回到泉眼旁时,就着山风,许俞眼皮也止不住地打架,很快也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天未亮,许俞便被山上的吆喝声吵醒。

    细一看去,休息不久的六阿公已经瞪着眼,指挥着青壮们开始动工。

    “好家伙,看来留在山上不会有好觉睡了。”

    许俞摇摇头,已经无心睡眠。

    于是便晃晃然朝着山下而去。

    快到赤松县时,见到李员外家中人气颇旺,许俞眉头一皱,便朝着李府赶去。

    在自己这镇守眼皮底下,居然还有妖敢混进来?

    李府的门房自然是认得许俞的,刚迎上来便见许俞打了个眼色,不由得一惊,不敢惊动他人。

    恰巧此时,孙管事走出,见到许俞连忙走来。

    当初许俞是他上山请出,来给自家公子驱鬼,与许俞最是熟悉。

    许俞声名鹊起后,孙管事的地位在李府也是水涨船高。

    与孙管事打过招呼后,许俞便道:

    “可是李员外回来了?”

    “正是,我家老爷回来收拾点东西,不日还要启程。”

    李府中人气虽旺,可混杂在其中的一抹淡绿在许俞眼中还是刺眼。

    “李员外可带着生面孔回来?”

    孙管事也意识到了什么,与门房对视一眼,喉咙蠕动。

    “有的,是公子新收的几个书童,回来搬书。”

    “道长,可是有异?”

    许俞见他们面色难看,笑道:

    “放心,只是区区小事,且让贫道看看对方想搞何种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