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生仙途:从张角拜师开始 » 第十七章 张子昌送礼(求追读)

第十七章 张子昌送礼(求追读)

    “阿梁哥!”

    大门外传来急促的呼喊声,仔细听取,是个很熟悉的声音,一个衣着相对比较华贵的少年缓缓从黑夜里浮出水面。

    正是张子昌的儿子张牛角。

    可能是不打不相识,现在的张牛角和张梁关系很好,张牛角对张梁有点马首是瞻的意思。

    再听到呼喊声后,张梁从门里走了出来,问道:“怎么了,大牛。”

    张牛角哭哭啼啼地说道:“我爹染了瘟疫,还求你救救他。”

    说着,他就要跪下来。

    张梁忙扶住他让他的腿没有着地。

    “男子汉大丈夫,上不跪天,下不跪地,不要为了一件事跪下求别人。”

    张梁拍了拍张牛角的脸,从怀里掏出一张符纸递给了他:“拿回去泡水里,给你爹喝下,一个时辰痊愈。”

    “多谢梁哥。”

    张牛角抱着张梁一振感激,感激之后,撒腿跑回家去,张子昌还等着他救命呢。

    张角为了自己的弟弟有保命能力,就把一些简单的术法教给了他们。

    在张牛角离开后,张梁也回了屋内,他还得再画几张符纸,这个瘟疫刚刚开始,明日还会有大批的人来治病。

    张角目视星河,缓缓从怀里掏出了那本他浑身上下最值钱的一本书,太平要术,吹了吹上面的灰尘,递给了姜宁。

    “嗯?”

    姜宁一阵错愕,他和张角师徒十几年,却从没有提出过要拿这本书一看,因为他知道,这本书是少年最值钱的东西,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就算他是先生,也不能开口去要。

    现在,张角是什么意思?

    “先生心中有天下大义,比我强得多,这本书在先生教我十年之久后早该给先生了,但是今日先生给我说了这么多后,才知道这本书在先生身上比在我身上有用的多。”

    张角目光坚定:“先生教我十二年,还请先生再教我三十年,直到天下太平。”

    姜宁眼睛微眯,呼吸有些杂乱,他也没有推辞,他知道,张角做出这个选择是想过很久的。

    “好。”

    姜宁也仅仅是回答了这一个字,接过了那一本他一直想要的太平要术。

    【获得最终奖励,太平要术。】

    ……..

    次日。

    张子昌亲自来访,带了不少粮食,和一箱银子,这下灾荒之年就什么也不用发愁了。

    刚一进门,他就面对着姜宁深深一拜:“张某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姜宁笑了笑,这不属于他的恩情,他受不起,他指了指张梁:“要谢还得谢我这个弟子,是他救了你。”

    进门先拜主人是习俗,也是张子昌的为人处事之道,他当然知道是张梁救的他,但是姜宁身为一家之主,他就是要先谢他。

    不然的话,你一进门先谢弟子学生,做先生的心里会舒服吗?

    其实姜宁根本没想这么多,只不过是张子昌谨小慎微的性格迫使他这么做。

    “多谢小兄弟不计前嫌,救我性命。”

    张子昌对这张梁也是一拜,他也没有觉得自己对一个晚辈施礼惹人笑话。

    在乱世,谁有实力,谁就是长者。

    张梁含笑抱了抱拳:“张伯父哪里的话,往事不再回首,我与大牛乃是兄弟,他的事自然是我的事。”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张子昌哈哈大笑,挥了挥手:“来人,把东西送进来。”

    两个护卫挑着担子把一个大箱子放在了地上,打开一看,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整箱银子晃了眼睛,他们擦了擦眼,定睛一看,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从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张角,张宝,张梁都是微微一愣,姜宁表现得最为正常,像是视金钱如废土的样子。

    这些东西他带不回现实,就是一块废石头。

    “小小薄礼,不成敬意。”

    张子昌含笑看着姜宁,只见姜宁面无表情,和其他人的大惊失色皆不相同。

    他在心里惊叹姜宁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公子,他这点银子终究不能入他的眼。

    “张大哥这是做什么,我们看病是不收钱的,你这不是坏了规矩吗?”

    姜宁故作推辞:“张宝,张梁,等会帮你张伯父把银子搬回去。”

    “使不得,使不得。”

    张子昌忙摆了摆手,并催促着护卫把银子搬进屋去,还有十几袋粮食。

    “公子救我一命,不收下我这薄礼,我这心里过不去啊。”

    说罢,张子昌拍了拍自己的心,做出愤懑之色。

    “哎,也罢也罢,既然张大哥都如此说了,张梁,收下吧。”

    姜宁看到时机成熟,也就答应了下来,银子对他虽然没用,但是对三个少年可是有大用,而且对未来想要做的大事,也很有用。

    张子昌满脸微笑,他有益结交姜宁,从昨晚喝下符水,那本能至他于死地的瘟疫,突然就好了。

    从那时起,他更相信姜宁和这三个野孩子非常人也。

    张子昌这一切所做之事都是为了自己,但是潜移默化的让百姓们觉得,姜宁是让张子昌都要结交的人。

    百姓们平时最怕的就是大地主张子昌了,现在他们也看得出张子昌对姜宁的态度,可以说是极尽媚态。

    他们开始敬畏姜宁,开始想要亲近姜宁。

    这正是姜宁想要得到的效果,百姓的心里需要有一位领袖,一位足以让他们尊敬,领导他们前进的一尊小小神明。

    “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改天还请公子莅临寒舍。”

    张子昌作揖道。

    姜宁笑道:“一定一定。”

    张子昌带人离开后,再看百姓眼里,有人惊讶,有人羡慕,有人敬畏,各有所思。

    一天匆匆而过,姜宁始终没有向任何一人提起过立太平教的事。

    威望不够,必须做成一件令百姓如见神明的事,然后顺势成立太平教,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惊扰天下。

    到了那个时候,前来加入太平教的人,一定就会像涨潮时候的鱼一样,数不胜数。

    虽说现在张角符水救人也积累了一定的威望,但是这远远不够。

    姜宁遥望星空,嘴角噙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