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十六不听话 » 第八十八章 流民

第八十八章 流民

    再见到段琮时,已是三日后的光启镇,那里是离玉门最近的一个小镇子,人不多,大多数以畜牧为生。

    自与祁玥分开,段琮便顺小路一路寻去,深浅不一的脚印没几里就消失了,消失的地方是个树林,他绕着树林寻了半日,左右三里皆无人家,也未见半点小玄的踪迹,段琮只好继续往前走。

    又接着走了半日,才到了一个名叫‘朱霞村’的地方,村子散散落落的共有四十几户人家,若是家家户户的询问,怕是耽搁两日都不能动,于是段琮在村口找了五个正在玩闹的七八岁的孩童,一人分了五文铜钱,叫他们去挨个询问,他自己则在做村口能晒到太阳的地方休息了起来。

    一个时辰后,五个小孩回来了,其中一个胖乎乎的女孩儿带回了有用的消息,近两日,的确有一个陌生少年来过此地。

    “是谁见过他?”

    五个孩子开心的领着段琮去了村东头的一户人家,孩子们常年在村子里,见了生人觉得稀奇,格外开心。那户人家养着两头猪,之前养了一头牛,牛老了,死了,前几日被村里的人杀了,卖了点牛肉,钱留着过新年,门口的牛棚也空了出来。

    靠近一点就能闻到一股猪屎味儿,牛棚里也散发出一股又臭又血腥的味道。

    “你见过他?”段琮看着这户人家的当家男人问道。

    当家男人点点头,心怀戒备问道“你是什么人?”

    “他是我朋友,前几日不幸走散了。”

    “是前夜,我听见了棚子里有什么动静,好像来了人,我想出去看看,但被我女人拉住了,她有点怕,听说附近几个村子近来都闹了贼,这些贼悍的狠,肃州的时候还打死过人,我就没出去,没多久动静就没了,昨日我早起来喂猪去,就看到牛棚里躺着一个孩子,那孩子又脏又臭,用杂草当被子盖,我以为死了,凑近一看,还活着,我叫醒他,给了他一口饭,问他什么他也没说,吃了点儿东西就走了。”

    “往哪儿条路走了?”

    当家男人指了指往村子里去的路,道“出了村子,向右拐,在继续往前走,我当时有些担心他,送他出了村子。”

    段琮冲他一笑道“谢了。”从怀中拿出两钱银子扔给了当家男人,头也不回的走了。按照那当年男人的话,继续走了三个时辰后,出现了三条小的岔路口,这几个岔路口是通往不同的山,大雪过后是天晴,山中的雪化了一半,已看不出哪里有脚印,哪里没有了。

    段琮站了片刻,正在想,小玄是走了哪条路时,发现左边那条路口的树上,有一个用石头刻着的月亮,印记很新,应是这两日刻上的,段琮嘴角上扬,这是小玄留下的。

    “这是我与阿姐的暗号。”见段琮在地上画出那图案时,祁原一眼就认出了,他语气中满是兴奋,所有人听见小玄留下记号时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他无事就好。

    祁玥点点头,她记得去渝州时,小玄见过祁原留给她的暗号。“这一路都有?”

    段琮摇摇头,暗号只到长山岭就消失了,总共有五处,在长山岭他寻了一日,也未闻有人遇见小玄,直到寻至此处,遇见了祁玥他们。

    “小玄在指引着我们去找他。”江如风道,他也是难掩喜悦。

    “走吧。”祁玥道。

    才出了光启镇不久,就遇上了流民,大约有二十几人,多是妇孺老者,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历尽沧桑,听见了身后这一队伍,自觉的让开了一条道路。

    江如风看着这些流民,心中一阵苦涩,他停下来给了一个独自领着七八岁孙儿的老者几钱银子,问道“老伯,你们这是到哪儿去?”

    老伯回道,他们是去瓜州。

    “瓜州是大昌地界,你们为何要去那?”祁原疑惑问道。

    大昌乃大凉附属国。一百年前,大隋皇帝暴政,内外忧患,西部各部落也趁乱各自称帝,不在向大隋纳贡。大邺十三年,曾是大隋山西郡郡守的凉国公李贤起兵咸阳,后趁机攻入长安,两年后称帝,建大凉,年号长宁。

    长宁十四年,李贤下令魏公李进进攻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李进奉命带兵出征,先打下高鹤,回鹘等地,又与大昌在溪山岭开战,昌不敌凉,三战三败,大昌王遂命靖南王陆谭来大凉谈判,大昌愿向大凉称臣进贡。

    百年已过,如今已是天德十二年,大昌与大凉交好至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老头叹了口气,边走边回道“谁也不想背井离乡,要是能活下去,我们也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这几年收成不好,税收又不减,我们穷的饭都吃不上,哪里有粮食肯上交,年轻点儿的又都到了军营,我们没有地种,吃不上饭,活活饿死了几十人,前两日我们村听说隔壁村的就逃去了大昌,大昌对我们这些穷老百姓可好了,给建粥棚,给送粮食,以后还会给建村子,我们现在就等着往那去呢。”他不敢停下,也不能停下,他走的本就慢,若停下来跟不上大伙儿了,他们爷孙儿俩怕只能客死他乡了。

    “这儿的县丞不管吗?”江如风心中有一股怒气。

    老头儿后面的妇人冷哼一声“他们只管自己,哪里会顾得上我们?”她是唯一在老头身后的人,因为她要背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还要照顾另外一个五岁的男孩和六旬的妇人。

    段琮也冷哼一声,他向来不关心朝政,不过他走南闯北,又长居长安,对如今的政局多少也知晓。自大凉走入盛世后,皇帝便由好‘政’转向好‘乐’,此乐为女色,音律与骑射。天德六年,洛阳王高鹤之女高婠卿入宫,皇帝甚喜,入宫之日便封为‘婠贵妃’。

    贵妃通音律,善歌舞,尤善琵琶,深得皇帝喜爱,与贵妃日日钻研歌舞音律,终日惰政,宫中大小事皆交于宰相上官莲。

    上官莲乃贵妃表兄,本是个洛阳无赖头,因表妹得宠,家中男丁皆入仕,连远亲高鹊都做上了吏部尚书,他也从洛阳到长安,投奔舅舅高鹤。起初只是个吏部侍郎,不过他无心政治,只懂得花心思讨皇帝欢心,皇帝便真以为他真乃治国之才,步步提拔,如今坐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上不正,下参差。

    “大昌真的会善待大凉人吗?”祁玥问道。

    如今大昌与大凉关系早不如从前,前年将近年关,大昌与大凉还起了一场小的战事,起因是因为在大凉境内一个大昌的商人去吃饭,被大凉掌柜的嘲笑“穷蛮夷”,那商人一怒之下砸了店。后虽由边境之地玉门都护府的何大人管制,但依然涨了昌人士气,他们频繁在边境一带闹事,这也是江澈为何此次要他们多些人送货的缘故。

    “总比待在这等着饿死强。”老头眼中泛起泪光,他的老伴儿就是活活饿死的,这一路,他见过多少冻死骨。

    祁原将身上的一半钱都分给了老头和妇人,老头感激的抹抹眼泪,这几钱碎银子,好歹能支撑着他走到大昌。

    蒙蔽在盛世的幻想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这些底层的人民,过的是如何的艰辛,那个盛世,好似离他们越来越远,只不过这气味,还未传到那个坐在长安宝座上的男人的鼻孔里。

    江如风他们虽气愤,却也无奈,安慰了老头几句,继续赶路,这一路走过,掩埋在土地里的,到处是尸骨,也不知他们是被活活冻死的,还是被活活饿死的,亦或者是饥寒交迫,绝望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