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九百四十二回 送别活佛

第九百四十二回 送别活佛

    领了皇命的陈名夏,简单的收拾了行李,便起程赶赴沈阳。

    与此同时,杨承应在沈阳送别蒙古众札萨克、东北各酋长和外国使节团。

    ***心心念念的单独会面,也在他离开前得到回响。

    在观景楼,***一行人终于见到杨承应。

    因为不是公众场合,杨承应邀请***到桌子一侧坐了。

    等***等人坐稳,他才道:“分别在即,孤除了为活佛送行,还想拜托活佛一件事。”

    “倘若是贫僧能力所及,必定办成。”***恭敬地说道。

    “白广恩。”杨承应叫了一声,扭头对***道:“孤派他作为使者前往雪域高原,为你和藏巴汗之间调解,确保在我军入藏之前,藏巴汗不会害你性命。”

    白广恩出现在众人眼前,已脱下侍卫服饰。

    “殿下的恩典,贫僧感激不尽。”***口是心非。

    事实上,由于藏巴汗顾忌黄教势力的庞大,对***只是排挤,并没下死手。

    如果真的下死手,***能活着到沈阳?

    杨承应的调解只是做个样子,属于公费旅游。

    顺便与藏地各方势力接触,进一步了解当地情况,为大军入藏做铺垫。

    杨承应道:“此外,大明册封在藏地的八大法王,孤也有心见他们一面。不过路途遥远,就让白广恩代替我见他们,此事请活佛务必玉成。”

    “请殿下放心。”***承诺,“贫僧会办妥。”

    “很好。”杨承应起身,“孤事务繁忙,就不送各位出城,祝你们一路顺风。”

    ***也跟着起身,躬身施了一礼,有些失望的离开。

    他本来想试探一下杨承应,看什么时候辽东军入藏推翻藏巴汗。

    听了杨承应交代的事,他知道短时间内实现不了。

    白广恩将率领一小股部队,跟着一起进藏。

    离开前,白广恩向杨承应请辞:“殿下,末将拜别。”

    “别搞得像生离死别似的,我还等着你们给我带回消息。将来还要引导大军进藏,建立前所未有的功业。”

    杨承应轻拍他的肩膀,鼓励他:“你现在是汉代的张骞,将来是后汉书上的班超。”

    “殿下说的是,是末将感伤了。”白广恩听了鼓励他的话,振作起精神:“末将定不负殿下所托。”

    “一路保重。”杨承应郑重地抱拳。

    白广恩深深地施了一礼,决然的转身离开。

    想要统一并治理藏地,光和黄教接触是不够的。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藏巴汗、白利土司、藏北三十九部落都没派使者来沈阳。

    杨承应需要白广恩进藏,联络藏地各家,倾听他们的诉求,为将来统一奠定基础。

    送别***一行人,杨承应又在观景楼送王辅臣。

    他即将赴任乌里雅苏台巡抚,管理外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蒙古。

    这位历史上的“反复无常”堪比吕布的人物,目前的表现足以授予巡抚重任。

    “辅臣你此次赴任之地,那可是群狼环伺啊。”

    一见到王辅臣,杨承应开起了玩笑。

    王辅臣笑道:“臣可是狼王,岂会惧怕一群狼崽子。哦不,臣说错话了。”

    他连忙起身,抱拳谢罪。

    狼王,只能是殿下。

    杨承应却摆手笑道:“你我都是武将出身,不必细抠字眼。你去乌里雅苏台,就是去做狼王!替我震慑群狼,北拒罗刹国,稳住我的大后方。”

    “殿下托付,臣绝不辜负。”

    “我知道你性情暴躁,有的时候脑子一热就会意气行事。若是在打仗,问题不大。但是治理地方,却不能如此。”

    杨承应说着,拿出一串佛珠,放在王辅臣伸来的双手手心。

    王辅臣低头一看,上面刻着“戒急戒躁”四个字。

    “我一生只信‘人定胜天,这串佛珠乃是我派人放在金州石鼓寺里七七四十九天,上面的字是亲笔篆刻。”

    杨承应介绍了佛珠的来历。

    他是在告诉王辅臣,平定漠北不容易,牺牲了多少同袍,才有今日的成就。

    并希望他珍惜来之不易的领土,精心治理它。

    王辅臣道:“臣也相信人定胜天!”说罢,当着杨承应的面,把佛珠戴在手腕上,然后抱拳道别。

    “路上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杨承应抱拳送别。

    “臣谨记在心。”王辅臣抱拳,转身离开。

    最后一个单独见面的是施琅。

    相比其他人,施琅就显得很不高兴。

    施琅道:“眼看着统一天下在即,殿下干嘛此时将臣派到遥远西方访问!”

    “海军有耿仲明、郑芝龙和尚可喜足够了,你别掺和。”

    杨承应笑着说道:“我此时派你到西方是有重任交付与你。”

    “殿下,什么任务?”施琅很好奇。

    “第一个任务,是去荷兰‘抄底,把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低价带回来。”

    “低价买黄金!这……可能吗?”

    “以前不可能,以后也不可能,现在却可能。”

    杨承应把荷兰正发生的一件大事,告诉了施琅。

    这件事在历史很有名,叫“郁金香事件”。

    荷兰经济因为郁金香泡沫颓废三年,成为荷兰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此时不趁火打劫,更待何时!

    施琅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稀里糊涂的点头,完全没听懂。

    “第二个任务,和法国、英格兰、西班牙等国洽谈军火贸易,我这边成批量的生产燧发枪卖到西方。”杨承应道。ap

    “殿下,我们手上的家伙可比燧发枪厉害好多倍。”

    言下之意,西方人看到他们手中的枪支,瞧不上燧发枪。

    “你可以回答他们一句话,这种枪自家军中装备不多,只因出国在外,所以需要装点门面。”

    火枪的运用是大势所趋。

    与其让他们瞎捣鼓,最终捣鼓出燧发枪。不如自己主动“卖”给他们,获得丰厚的利润。

    同时打击本***火市场,打断西方火枪研制的进度。

    “这两件重要任务,你都记下了吗?”杨承应道。

    “都记下了。末将要当一回‘生意人,好好的和那些红毛鬼周旋一番。”

    施琅自信满满的说道。

    “如果你能获得成功,对将来我们的发展大有裨益。”杨承应鼓励他。

    “臣会打探好路线,未来好收拾他们。”施琅笑道。

    杨承应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