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五十四章 下令坑杀

第五十四章 下令坑杀

    不光朱棣觉得高霖残忍,整个延庆卫所有的人都觉得高霖残忍。

    因为很快,高霖就对全军下达了一条军令:除了买曰乌打之外,将所有被俘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部坑杀。

    甚至包括商队的所有汉人。、

    而他给出来的理由也很充分,他没有足够的人手来管理俘虏。延庆卫接下来还要继续行军作战,怎可能因小失大呢。

    虽然作为延庆卫未来的指挥使的朱棣在没出发前就知道会是这样了,可是他依然同样不满,因为这货竟然还一把火把多余的粮食和盐巴等物资也都烧毁了。

    “你怎么能这么做?”

    去执行坑杀令的朱棣在听说高霖焚烧缴获物资的时候,怒气冲冲的跑了过来,一见面就对还在玩火的高霖一顿输出。

    高霖擦掉脸上的唾液,有些不满:“不烧了怎么办?又带不走。”

    “那也不能烧啊,带不走。。。我们先分批人运回辽东也行啊。”

    朱棣可惜的看着已经被熊熊大火围起来的五子,真是不知道是感叹这个家伙是不是个放火天才呢,还是说他败家子好了。

    “你都这么说了,所以这些多余的物资必须烧。”

    “为什么啊?”

    “我们这次缴获的物资太多,连你都舍不得了,那下边的将士必然会居功自傲。”

    朱棣打断了高霖的话接着道:“所以你这是想将队伍拉回紧张的氛围,保持队伍的作战意志?”

    “孺子可教也。”

    见朱棣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高霖满意的点点头,可接下来他的后脑勺就挨了朱棣一巴掌。

    捂着自己的后脑,高霖正色起来:“所以你要记住,作为军队的主帅,你一定要先站在军队的角度上来衡量问题,千万不能被自己的情感控制。因为你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决定着这支队伍的存亡。”

    “嗯,我明白。”

    朱棣也面色严肃起来,最近高霖教给他的这些和当场他在大本堂学到的大不相同。大本堂里面的那些士大夫的治国之道从来没有将问题的本质这么原原本本的放在他的面前,也同样不会告诉他这么做的意义究竟是为什么。

    “那边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正在埋呢。”

    想起那惨无人道的做法,高霖就是一阵恶心。其实就连刚刚审问的时候,高霖都是提前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他一直在告诉自己,如果他想成为人上人,想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利改变这个世界,这些就是他必须经历的。

    如果不想再让这个社会变成吃人的社会,那他就要先成为吃人的里面最大的那个怪物。

    “在想什么?”

    朱棣高霖一直没有回话,就出声打断了他的遐想。

    “在考虑买曰乌打的问题。”

    “他,对啊?我刚才还在纳闷你为何单独把他留了下来。”

    高霖抬头好奇的看向朱棣:“你听说过牵羊礼么?”

    “你不会是?”

    “就是你想的那样,给我去找个军医还有一个会针线的军士来。”

    牵羊礼是指当时金国的一种受降仪式。牵羊礼要求俘虏赤裸着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系绳,像羊一样被人牵着,也表示像羊一样任人宰割。

    靖康之乱中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及其后妃、宗室、诸王、驸马、公主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装,头缠帕头,身披羊裘,袒露上身,到金朝的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

    因为这个仪式太过于侮辱人格,以至于很多人最后都受不了辱没选择了自杀。

    既然女真人这么喜欢这套礼仪,那高霖不介议拿来羞辱一下对方,尤其是未来的建州女真,现在的元朝的斡朵怜万户所。

    不一会朱棣就恶心的从屋子里面跑了出来,同样难受的还有早就吐完了的高霖。

    哇哇的吐了一地后,朱棣拿过水袋漱了漱口。

    “我说你这家伙怎么那么恶心,竟然将羊皮缝在人身上,这都谁叫你的啊?”

    “切,你懂什么。这叫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高霖见朱棣这么狼狈很是不屑,天知道这个家伙怎么混成永乐大帝的。

    “说了半天,你还不是想用这个方法激怒女真人,盼着人家出来跳进你的陷阱么。”、

    朱棣一眼看出了高霖的打算,很是不在意。

    “知道你还不赶紧进去盯着点,要是那家伙死了咱们找个替换的找不到。”

    “有哈丹在里面盯着呢,再说不是你自找的,谁让你把人家都送去地府了。”

    “嘿,我说你怎么说话呢,明明是你去埋的怎么还推到我身上来了。”

    高霖表示可不背坑杀俘虏这个锅,一般背这个锅的人都没好下场,尤其是战功卓著的。

    和朱棣斗完嘴,高霖就走出了小院,表示不管这些破事了。

    延庆卫的首战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其中自然有绵甲和板甲的功劳,但是更重要的是将士不畏生死的原因。

    这次打下这个村子,只伤了不到三十人、亡了五人,可以说是一场大胜了。

    这些伤亡主要还是因为坠马造成的,都是重骑兵。舒日台和满都的麾下由于没有入村作战,所以根本就没有伤亡。

    “怎么样?伤员都安置好了么?”

    走搭驻扎地,高霖找到负责伤员的舒日台问道。

    舒日台挠着脑袋,不好意思道:“都安排好了,我这正准备派了五十人护送他们回到北平呢。”

    不好意思主要是舒日台第一次领到这种文职工作,他知道这是高霖在培养自己,生怕自己做不好。

    高霖点了点头,然后又道:“死去的将士把骨灰也带回去,尤其是把他们的名字记好。”

    火化,《大明律》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及弃置水中者,杖一百;卑幼并减二等;若亡殁远方,子孙不能归葬而烧化者,听从其便。”

    意思是就算是长辈与小辈留下了遗言,说要火葬,也不行。否则,若烧的是长辈,打一百大板;烧的是小辈,打八十大板。当然,如果死在外地,又没钱没能力归葬的,可以火化。

    所以高霖这样决定了,也没有人反对。

    “霖哥儿,我们接下来是要往东走么?”

    “是啊,接下来可能有一场大战,到时候你还要带领哨骑作为前锋,做好心理准备啊。”

    “放心吧,霖哥儿。”

    作为整个营中最让高霖信任的人,他自然要给舒日台多加担子。他自打进入军营以来,这一路上都是舒日台陪着他。这次他又将舒日台安排为哨骑,人家也没有什么怨言。要知道在与游牧民族作战的时候,哨骑是伤亡率最高的兵种。

    这取决于与对方的哨骑的作战,接下来的斡朵怜万户所绝对是配备了这种兵种的,所以这次的危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