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六十五章 当以秦法治辽地一(求推荐票)

第六十五章 当以秦法治辽地一(求推荐票)

    都说败军之将岂能言勇,可是高霖明明带领着延庆卫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却被徐九当死狗一样放在马背上往北平府牵着走。

    同样需要回北平府的朱棣本来是不开心的,在他见到高霖的惨样后,瞬间觉得心情舒畅了起来。

    “我说你笑啥?”

    高霖一见到朱棣幸灾乐祸的样子,就很不爽。怎么说也是好几个月在一起生活的战友了,你笑的这么淫荡,战友情呢?

    知道高霖心情不好,看热闹的朱棣收敛了些。

    “你说要是回去了魏国公请你吃板子你怎么办?”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高霖浑身打了个哆嗦,甚至吓得他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而此时前方的徐九还回头帮腔道:“是啊,高副佥事,我来的时候魏国公的心情很不好。”

    高霖想哭,他瞬间有种此生不入北平府的打算。

    两世为人的他上一次是头一遭挨板子,那滋味实在不好受,不知道这次装死能不能躲过去。

    “我说老朱啊,我能不能求你个事?”

    束手无策的高霖耷拉着脸看着朱棣。

    朱棣还是头一次见到高霖这个样子,于是好奇的问道:“啥事,我要是能应下自然帮你。”

    高霖见朱棣答应了下来,开口求道:“要是魏国公真打我板子的话,你帮我求着点,你知道的我家就我一个独子,我老高家不能绝后啊。”

    朱棣瞬间满脸黑线,心里腹议道:你家是就你一个独子,但你父亲岁数也不大啊,再生一个估计也来的及。

    就这样,高霖在徐九等人的护卫下和朱棣几天之后回到了北郊大营。

    高霖的心情是郁闷的、昏暗的、毫无生机的。最先开始在辽东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回到北郊军营的时候会像大将德胜归来,有那种百姓聚成欢呼的排队相迎的场面。

    谁是到却是如今这种凄凉的场景,如同敌国降将一样的待遇。

    “听说,你们在草原上弄出不小的动静?”

    被带到徐达面前后,高霖还没拜见他,反而徐达先了口。

    “魏国公谬赞了,下官并没有怎么出力,一切都是高副佥事的功劳。”朱棣跪地为高霖求情。

    徐达闻言冷面的看了一眼高霖,发出一声不满的哼声道:“来人,把他松绑吧。省的某人说我苛待有功将领。”

    “卑职不敢。”

    高霖红着脸赶紧赔罪,这不是点自己呢么?

    徐九也上来开始给高霖松绑,他是所有人里面最糊涂的,到现在还没明白自家国公为啥要搞这么一出。

    “叫你俩回来,是想问一下,经过此次女真之行,你们认为现在是否是攻打纳哈出的良机?”

    “下官以为,纳哈出兵马充沛,且身边又有兀良哈部为侧翼,以我军目前的形式如若攻打并非良策。”

    朱棣第一个站了出来,他对高霖在草原上格外忌惮这两处人马的事情记忆的非常深刻。

    徐达又看向高霖询问:“你呢?”

    虽然还有些被绑会带的气,但是高霖并没有耍小性子,当然他也不敢在这位面前耍,于是他只好道:

    “我认为魏国公不应该考虑如何攻打纳哈出,而是更应该考虑如何治理辽东之地更为重要。”

    听到不一样的见解,徐达起了兴趣:“详细说说。”

    “自古以来,东北就非是王朝统治之地,尤以近百年甚至。先生辽后孕育女真,又长于蒙古之手。百里无汉室,皆言蒙古语,敢问魏国公,此等人如何与我等同心,甘做大明子民?”

    徐达捋须点头表示继续。

    高霖又道:“草原的社会模式以贵族统治奴隶,再配以少数平民为附庸形成一个部落。如若我们进攻东北之地,有如斡朵怜部投降之事便比比皆是,最后以朝廷目前的政策当封赏贵族为当地指挥使,则失民心定已。下民不知朝廷天恩,只知贵族之福泽,良久必胜反叛。”

    听到这里,徐达和朱棣的面色都变得凝重起来,高霖所说的确实是事实。游牧民族甚至包括其他像苗族、彝族等的反叛基本都是如此。当地百姓只感谢当地土司的恩泽,却一旦有了压迫就推到朝廷身上,从而形成土司造反,然后朝廷为了安抚给予更多的权利,周而复始养出了祸患。

    深知高霖套路的徐达知道他既然提出了问题,必然想好了解决之道。

    “那你有什么办法?”

    “对东北之事,当用秦法。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强大,皆因秦法能够吸引敌国逃奴。秦法规定各国移民凡到秦国从事垦荒的,九年不收田赋。此一条就令周边国家逃奴倍增,失去征战的人口。然后秦法又规定必须作战有功才能升迁。贵族的地位虽高,商人的财富虽多,如果没有战功,不能担任政府官职。此法可削弱当地贵族权利,维护朝廷对此地的统治。”

    听高霖还要继续说下去,徐达直接打断了他:“将你的想法下去写个折子递上来。”

    既然人家这么说了,高霖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只得应:“是。”

    不过很快徐达又叮嘱道:“写完了记得找人从新誊抄一份,到时候要给陛下过目,你的字你自己清楚。”

    老子不就是不会写繁体字么,你至于动不动就提这茬么?

    走出营帐,朱棣就凑到高霖身边:“高兄,你又要提商鞅那套壹山泽?”

    所谓的壹山泽之前已经提过了,就是所有物资分配由国家统一调配运营的国家物质垄断主义。

    这里的国家并不是后世的意思,明确的说其实就是皇权。在这套理论下,皇帝是唯一的地主,大臣与贵族撑死了也就是地主家的管家或者长工,这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水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本意。

    如果想用这套理论来治理国家,那必然需要一套配用的管理制度,所以对东北之地用秦法是最佳的选择。因为秦法的五大效能太适应现在还处于半封建半奴隶制的东北之地了。

    其一:秦法创立了“奖励耕战“的激赏军功法,使军功爵位不再仅仅是贵族的特权,而成为人人可以争取的实际社会身份;

    其二:秦法确立了重刑原则,着力加大对犯罪的惩罚,并严防犯罪率上升;

    其三:秦法创立了连坐相保法,着力使整个社会通过家族部族的责任联结,形成一个荣辱与共利害相连的坚实群体;

    其四:秦法确立了司法权威,极大加强了执法力度,不使法律流于虚设;

    其五:秦法确立了移风易俗开拓税源的法令体系,使国家的财力战力在可以不依靠战争掠夺的情况下,不断获得自身增长;

    而且高霖还不用承担商鞅变法的下场,因为秦法的应用户籍大面积的伤害世俗的利益集团,变法有多成功,世俗的利益集团就有多敌视他。可是当这个法律用在一群俘虏和即将成为俘虏的人身上,那你就反对吧,大不了我一开始就杀光了不就行了。

    况且高霖保证朱元璋喜欢这套东西,这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肯定对老朱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