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八十二章 隔壁来访(求推荐票)

第八十二章 隔壁来访(求推荐票)

    接下来的几天,高霖都躲回了苦寒楼。

    他并没有对初九和唤儿说他在宫中被人算计的事,一是不想让二人操心,二则是这俩人也帮不上忙。

    这几天宫内都挺风平浪静的,除了朱棣在最先开始出现了一次,像太子朱标或者是皇帝朱元璋这种大人物根本就好像此事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该干嘛干嘛。

    不过就在这种风平浪静的情况下,背地里却是波涛汹涌。

    虽然那个带着高霖出宫的小宦官已经给人灭口了,但是此事并不难查。

    很快仪鸾司负责此事的千户就查到了那天本不是那个小宦官当值,而是在高霖来后,他才突然出现进行的换班。

    就凭这点,千户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大案,肯定牵扯进去的人不在少数。

    于是千户将此事上报给了老朱,老朱在得知这个情况后,表情开始变得莫测起来。

    那种诡异的气氛,让人打心底发寒。

    过了良久,朱元璋在龙椅上开口:“背地里查一下都牵扯了谁,不要打草惊蛇。”

    千户躬身道:“是,陛下。”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朕是说要将这帮人全部揪出来,明白么?”

    千户跪地俯身:“臣一定将这些硕鼠都挖出来,一个都不放过。”

    在宫中,竟然混进了一批吃里扒外的家伙,这让朱元璋感到很丢人。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这个皇帝不称职,竟然连身边的奴才都管教不好。今天这帮人敢谋算高霖,那明日要是谋算他这么个皇帝会怎么样?

    没想到外臣竟然把手伸的那么深,都伸到自己身边来了。

    朱元璋在体会着奇耻大辱的同时,心底下了一个决心,胡惟庸怎么也想不到,正是因为他的逼迫,才让一个恐怖的组织开始发芽,最后成为大明皇帝对付大臣的左膀右臂。

    高霖正在计算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回辽东,即使是回到北平府他觉得也比自己待在这里强。

    整天被困在客栈里识字不算,甚至好不容易出去去了趟皇宫,还被人莫名其妙的给算计了,最可恶的是还被一个小丫头踩手了,这更让高霖非常的不爽。

    唤儿拿着一件新制的大氅走了进来,见到高霖这幅苦大仇深的样子就抿嘴笑道:“少爷,您来试试这件新衣服。”

    高霖起身站好,任由唤儿将他摆弄了起来。

    唤儿小心翼翼的将大氅披在高霖身上后,又将折角的地方抹平,然后喜道:“很合身呢,少爷。”

    高霖用手搓了搓唤儿的小脸,微笑的开着玩笑:“你家少爷我英俊潇洒,穿什么都合身。”

    被弄的脸色通红的唤儿赶紧挣脱出来,然后羞涩的说了声讨厌,就将大氅从高霖的身上解下后拿着跑了。

    见到唤儿从屋里抱着衣服跑出去刚要进屋的初九询问道:“唤儿,少爷在里面么?”

    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笑话,唤儿只留一句:“你自己进去看。“就消失了。

    “这是怎么了?”初九不解地挠着自己的后脑勺。

    随后想到外面还有人等着,初九就赶紧进了屋。

    “少爷,隔壁哪个院的官员想上门拜访您。”

    说完,初九还把名帖递给了上来交给高霖过目。

    高霖翻开名帖,知道了来人的名字叫顾常年后,是来为上次的事情赔罪来的,便同意了。

    起身相迎的他也是觉得有些好笑,这都过去多长时间了,现在对方才来上门赔罪,看来是另有他意。

    小院的门推开,已经等了一会儿的顾常年看见高霖的身影后,并没有太过在意,在他看来这可能是里面主家的孩子,是被派出来迎接自己的。

    “这位便是顾兄吧。”

    一边说着,高霖一边拱手和来人打起了招呼。

    顾常年瞬间就张大了嘴巴,对方竟然称呼自己为顾兄,难道这个少年便是新任的辽东都司副佥事,这也太过分了吧。

    见对方愣神,高霖也没好意思打搅。这种情形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在官场上年纪轻是好事,代表你有潜力。但是要是年纪小的话,那就不是好事了,毕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句话不是白来的。

    “咳咳。”

    半盏茶的时间过去了,高霖见对方还在神游,只好咳嗽两声善意的提醒。毕竟这大冬天的,他可不想再在外面受冻。

    顾常年恢复神志,自觉失礼的他赶紧赔罪道:“没想到高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真是让我汗颜啊。”

    高霖微笑道:“顾兄,里面请。”

    还没缓过神来的顾常年口中应道:“好、好、好。”

    俩人走进了小院后,高霖就朝初九示意让他去通知唤儿准备茶点。

    高霖只是做个样子,要是一会儿跟这个人无什么可聊的便会找个借口离去,但在这之前该有的待客之道还是要有的。

    俩人在屋中坐下后,唤儿没让多等就端来了茶点。甚至还贴心的帮顾常年准备了一个手炉,以方便客人取暖。

    “不知顾兄找我何事?”

    高霖也不太懂现在文人那套谈话的方式,只好不绕弯子的询问起了对方的来意。

    顾常年没想到对方这么直接,只好起身拱手赔罪:“那日为兄心情不佳,本该早来与高兄赔罪,但都被琐事缠身,今天得闲便来了。”

    高霖想起了那天对方往自己小院扔进杂物的事后,表情没有很在意道:“顾兄多虑了,那日你的下人已经跟我说明了缘由,此事小弟并没有放在心上。”

    本来还担心对面小小年纪就已身居高位的顾常年见对方如此大度,只得唉声叹气道:“高贤弟有所不知,为兄乃是贵州镇远贵族,洪武六年受朝廷征召富户为官方才担任这会同知县。”

    高霖听着顾常年的话,觉得很正常。在明朝初期由于缺乏官员,像这种征召富户为官的例子太多了,后来经过三次科举又补充了很多。然后老朱就飘了,觉得官员太多了,一度把科举给废了才用举荐制。

    待到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顾常年接着道:“这吴奤儿起义其实早在去年就已有了迹象,我曾上书给知州叫其注意当地乡绅及明军不可对苗侗百姓压榨过甚,可无人听取,甚至招来上官的训斥。”

    “那你找我何事呢?”

    高霖开口了,他很是纳闷对方跟自己说这些的用意。难道对方打探到自己手中有支延庆卫,想忽悠自己去平叛。

    别傻了好不,到了山地延庆卫还不被叛军给遛死。就算是皇帝下旨,都不好使。

    顾常年满怀期待的看着高霖,起身拱手一躬道:“我闻高兄与燕王交好,可否托高兄引荐让我能见到燕王,我这里有条平叛奏折想递上去。”

    果然没好事。

    高霖盯着顾常年在心里腹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