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九十九章 我要做笔大买卖(求推荐票)

第九十九章 我要做笔大买卖(求推荐票)

    延庆卫在沈阳城的行动大约从早上开始,临近下午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那些参与了走私的商户全部被抄家了,而没有参与的则也是被贴上了封条,一步到位不拖沓是高霖的风格,既然选择了要垄断辽东都司的商业,那还有什么时机比现在正合适呢。

    刘益看着高霖写好的告示,有些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作为坚定的降明派他是很支持高霖的这份政策的:“接下来你的意思是说要先实行土地改革,对辽东都司的土地进行赎买是么?”

    高霖点头道:“是的,要先撤这个时间点,一步就位的把制度确定下来。土地改革是第一步,然后再给辽东都司的百姓分地,组织生产,春种的时间很近了,到时候我们今年能收取多少的粮食就都靠我们现在的努力了。”

    刘益也是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其实现在辽东没有什么乡绅,要是赎买的话以查抄的银子很快就能搞定,然后就是要组织生产,我听说你答应魏国公今年尽量的不从北平府运粮过来。”

    刘益的话让高霖想起了徐达当时咄咄逼人的态度,心情有些不满的他于是解释道:“今年魏国公那边的压力也很大,陛下要在山东练兵,所以可能会抽调大量的粮草去山东,我们这边只能靠自己了。”

    得知了具体的原因,刘益提议道:“那这赎买土地和组织生产的事情就交给我吧,你那边还是接着搞军队的训练?”

    高霖思量了一下,觉得这个提议还行,就点头答应并嘱咐道:“别忘了将女真人打散拆分进汉人的村落里,进一步的分化他们。”

    刘益表示明白,然后就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高霖把一旁的朱能叫了过来吩咐道:“你去把这个抄几份然后贴在沈阳城的告拦上,记住别忘了派人讲解一番。”

    朱能有些不乐意的接过告示嘟囔道:“怎么什么杂活儿都交给我啊,我可是来当大将军的。”

    闻言高霖噗嗤笑了,一个九岁的小屁孩子竟然成天抱着成大将军的梦想,刚刚还听徐九说这小子特意跑到了大街上看他父亲带重骑营剿灭反抗的女真人,也不知道这小子哪里来的胆子,这要放到后世这么大的孩子还成天抱着iPad玩王者农药和俺的世界。

    喝了口茶水后,高霖指着朱能道:“你不要好高骛远,任何一个大将军都是从杂活干起的,你父亲当年也是从小兵杀到现在千户的职位上,眼高手低不光会害了你,还会害了跟随你的部下。”

    这小子以后会成为成国公,天赋肯定是有的,他现在缺乏的就是经验。

    朱能也知道高霖说这些是为了他好,便笑道:“我知道的,那我这就去办了。”

    “且去吧,要是找不到识字的人就去找满都,让他给你找几个会蒙古语和汉语的士兵抽调给你。”

    高兴的拿着告示离去,朱能的心里还是挺美的,这次竟然能跑去延庆卫要人,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刚刚看了一场延庆卫的厮杀后,年纪尚小的朱能已经把延庆卫当成了天下第一军。

    那闪亮的铠甲,那具装的骑兵可都是在北平府其他的卫所里看不见的,别提多威风了。

    费了好半天工夫,朱能终于亲手将高霖写的告示誊抄了几份出来,然后就跑到了徐九那里。

    “徐九叔叔,能不能派个人给我,我这边要去给高叔父办大事。”

    徐九当然知道小朱能口中的大事指的是什么,于是便调侃道:“呦,你不是胆子挺肥的敢一个人都去往大街上跑么,怎么还找徐叔叔来要人帮你啊?”

    明摆着调侃自己,朱能当然能看的出来,于是他故作扭捏的埋怨道:“徐叔叔也调侃人家,快点吧,要是我没办好差事到时候被打屁股,我就说是徐叔叔这里耽搁的。”

    徐九也只是觉得朱能这小家伙有趣,并没有诚心为难便朝身后的几人中抽出了俩人后对朱能道:“俩个人,多了徐叔叔这边也没有,你要是实在确认就去延庆卫那边找你父亲。”

    真要到了两个人,朱能还是很满意的,小脑袋认真的点头答应道:“放心吧,徐叔叔,那我这就先去了。”

    说完,他就一溜烟的带着两人走出了指挥司。

    “启禀高大人,朱能刚才找卑职要了两个人出去了。”

    朱能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高霖的监视内,就连从徐九这里能要走人也是高霖之前默许的。

    “那小家伙不错,虽然现在有些愣头愣脑的,不过能看出来是那种有天赋的孩子,朱兄真是命好啊。”

    高霖放下手中刚刚送来的查抄物品的登记,然后感慨道。

    徐九在下方挠了挠后脑勺,那臭小子有天赋?什么天赋?难道能折腾的孩子都在大人眼里算是有天赋么?

    一时之间徐九搞不明白高霖的意思,只能默不言语的自己琢磨。

    舒日台此时上前一步来道:“我看霖哥儿就是喜欢跟你自己一样能折腾的孩子,我可听朱兄说他这儿子在北平府没少给家里惹事,这才被他母亲送过来让朱兄自己管教。”

    舒日台刚刚带领哨骑营登记完查抄的物资,现在延庆卫的哨骑营在高霖眼中就如同还没有建立的锦衣卫一样,哨探、监视以及这种抄家后的事情都由哨骑营来负责,谁让舒日台是高霖最信任的人呢。

    高霖在坐着并没有搭话,嘴角一笑的接着看起了收获。

    这次的收获不得不说不大,查抄了近四十余家商铺,其中光粮店就有五家。这几家粮店的粮食再加上那些涉案的官员家中囤积的粮食,已经将将够用沈阳城的百姓坚持到秋收了。

    这还不是最大的欣喜,其中最大的是在俩个女真千户家中竟然查抄出了上千张皮毛,鹿皮、虎皮、熊皮应有尽有,这些可都是上等货啊,一旦将这些运到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售卖,必然会得到高价。

    高霖喜道:“舒日台,你去派人将我父亲和你父亲从北平府带过来,这次我们可要好好的做笔买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没有利益,这些商人怎么会留在此地,难道辽东的天气会比江南好吗?还不是他们将自己未来赌在了这里,卖给草原物资让他们能够和大明对抗的久一些,然后内地的商行再将物资卖给大明,来个两头吸血,最后得利的只有这些商人以及他们背后的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