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幻游记 » 第二十六章 日常

第二十六章 日常

    接下来的日子,进来书店的客人,对比往常而言多了许多。

    只是这些客人,相比于购书,更多只是怀着好奇的心思进来一探。

    毕竟作为一家书店,不想着怎么卖书,反而先是运了一车酒进去,而后又跟搬家一样的添置家具,如何不让人感到好奇。

    此时书店内的于风,躺在已然拥挤不堪的右厅里的长椅上,自顾自的饮酒看书,对于进来的客人,只是隔门说着让客官随喜自取,银钱放柜台即可。

    只是一次两次还好,话说得多了,于风也有点烦了,便在柜台前留下个木牌,将原话写在了上面,也算是一劳永逸了。

    而一旁好奇的唐雪灵,看着于风留下木牌,满意的点头离去的背影,不由得翻着白眼。

    原本的唐雪灵,还是很期待开店的经历,哪里想到于风开店就是这般模样。

    “哼,懒虫。”

    唐雪灵气鼓鼓的对着于风的背影嗔骂了一声,随后便将牌子收了起来,自己站在了柜台后边,略带兴奋的神情等着客人的进门。

    唐雪灵的父母早亡,从小便被师父师娘抱回了门派里,从小到大所接触的师兄们都是武林中人。

    这般长大的唐雪灵,从小的观念就是江湖儿女、仗剑天涯,像如今这般经营世俗买卖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经营起来也别有一番兴致。

    右厅里躺着的于风,看见这般情景不由得哂笑起来,自酌自饮也乐得清闲。

    原本于风接下这间书店,最主要的是想通过查阅书籍,探寻恢复往生经文的办法。

    然而于风惊讶的发现,书店里,有关佛家的书籍只有只言片语,而西宁城里的庙宇也是找寻不见,宛如应国之中佛家不显一般,这与着于风佛法鼎盛的印象截然冲突的现实,让于风很是好奇这里边的有什么故事。

    而之后,在误打误撞的知晓了往生经文的恢复方法后,这家书店对于于风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更多的便是与他人的约定而已,但这约定只是对于书店,于风完全可以找他人经营也不枉程仲所托。

    红尘历练本就困难,水磨的功夫更是难熬。

    炼气三境的于风,已经在思索着要去哪里寻一方合适的修行之地。

    书店里,原本因着好奇而来的客人,也慢慢的少了下来,但是在进来后,发现平时空无一人的前堂柜台里,突然多了位曼妙轻柔的青色罗裳的少女,一传十十传百,书店的热闹更胜从前了。

    “宁兄,怎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醉春楼上,常逸见着宁玉恒与着往常很是不同,便好奇的问道。

    “所谓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一旁的有人打趣着:“今年未逢会试,西宁并非他乡,那剩下的便是......”

    “莫要胡说、莫要胡说。”

    宁玉恒闻着赶忙一边摇头否认,一边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众人打趣自是点到即止,不再深究,随后酒至兴起,便谈天说地起来。

    “众位可知,听说西宁城中有家书店,来了一位美人站店。”

    “这是真是假,莫要打趣我们。”

    “实不相瞒,小弟先前去过,美人姓唐,就在先前我们打赌的那家书店,观之外貌,却是担得起美人二字。”

    埋头喝酒的宁玉恒,听闻耳边的众人在谈论唐姑娘的事情,也是偷偷竖起了耳朵听着。

    “可知其婚配与否?”

    “说来可笑,有个呆书生,进去便喊内掌柜,最后被唐小姐给轰了出来,想来并未婚配。”

    随后的众人又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有关唐雪灵的传闻,

    而一旁的宁玉恒只静静的听着,杯中的酒喝完了都不自知。

    “人是万般好,只可惜并非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一般闺阁高束,未逢中秋元旦,你倒是想见。”

    “你可知门当户对否,大户人家方可为妻。”

    一旁的宁玉恒原本正有滋有味的听着,临了听到这么一句,不由得眼神一愣,随后黯淡了下来。

    醉春楼上,一片觥筹交错中,宁玉恒却是失了神。

    新的一天,书店的大门敞开着,睡眼迷蒙的唐雪灵坐在柜台里,一边手指绕着一缕青丝,一边发着发着呆:“好困,经营买卖果然不如闯荡江湖来得自在,一大早就要起来。”

    “唐小姐在想什么呢?”

    唐小姐听闻于风的声音,一个激灵就清醒了过来,随后跑至书店的门口,头一昂,就理直气壮的伸出了手。

    因伸手的力度过大,再加上又困的缘故,唐雪灵半个胳膊都漏了出来却不自知,依旧保持着不动。

    于风望着眼前白嫩的手臂,也是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昂着头的唐雪灵左等右等,没等到那记忆中热乎乎的东西,不由得疑惑的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半个手臂都露在外边,而此刻的于风则是直直的盯着看着。

    一抹红晕爬上了脸颊的唐雪灵,一巴掌甩过去,临着却是抓走了于风手中提着的小笼包,随后便气呼呼躲柜台里边,连头都没冒出。

    回神的于风不由得尴尬的哂笑一下,随后贴着柜台留下个物件,紧接着便走到右厅里躺下看起了书。

    唐雪灵听着于风慢慢走远了的动静,方才冒头往右厅的方向望去,待看清于风那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气得牙痒痒。

    突然,唐雪灵瞥见柜台上多了一个亮晶晶的东西,拿起才知是一串银色手链。

    “刚刚自己便在柜台前,那时候并没有这串手链的。”

    黛眉轻皱的唐雪灵,想来应该是刚才于风经过给留下的。

    唐雪灵好奇的细细的看了起来,手链上,一颗颗精致的银色珠子小巧玲珑,看得唐雪灵爱不释手,不假思索便给戴在了手上欣赏起来,突然脑海中不由得又是联想到刚才那番情景,脸上本来褪去的红晕更加红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着。

    最近似乎瘟疫又在城内传来了,书店里的客人也少了很多。

    “这瘟疫怎么就结束不了呢?”

    春风居的二楼,唐雪灵一边吃着一边含糊不清的抱怨着。

    “瘟疫要是这么容易结束,就不是疫情了。”

    桌对面的于风,依旧是冰玉酿伴身。

    “那书店好惨呢,一下子客人少了好多。”

    唐雪灵作为书店真正的掌柜,可比于风这个甩手掌柜关心多了:“听王婆婆说,西宁城差不多的书生都得了病。”

    “哪位王婆婆消息这么灵通?”

    于风好奇的问道,自己在西宁城可比唐雪灵待的时间久,怎么不知道这号人物。

    “就是媒人王婆婆呀。”

    “哦。”

    于风细细的望了望面前的唐雪灵,很是理解般的点了点头。

    却是不知道自己整天躲在右厅不出门的,媒婆都没发现他这个人,不然老早就上门唠叨了。

    “我才不需要呢。”

    唐雪灵被于风看得脸红,不由得放下手中的筷子,单手撑着脸,撇向一旁哼了一声,给了于风一个白眼。

    而此刻唐雪灵撑着脸的手臂,衣袖自然的滑落下来,露出一条精致的银色手链。

    “唐小姐是说,书生都得了病?”

    于风正欣赏着,突然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喃喃自语着,随即严肃得开口道:“那位王婆婆在哪里,我想见她。”

    唐雪灵并不知道于风的想法,只是瞧着于风着急的模样,内心有些不安:“难道对方有心仪的女子,迫切需要媒人做媒。”

    “她...很忙的,等我找了到再给消息啦。”

    唐雪灵磕磕碰碰的说完,立马埋头吃着饭菜,却是看也不看于风了。

    于风也不着急,毕竟只是一个猜测而已,而且这个猜测对自己并没有影响,便也夹了点菜,满足下口腹之欲。

    接下来的日子,街上越来越冷清了。

    于风除了最早的几次,也不再提及媒人的事情。

    唐雪灵对此自是喜闻乐见,便也权当忘记了此事。

    简单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其间,有一个小厮来了趟书店,说是宁玉恒宁公子的书童,差人给唐小姐送来了一个小木盒。

    唐雪灵给拒绝了,结果书童说自己只是下人,不要为难他,方才让于风替着给收了。

    于风打开才看到里边摆着一个瓷瓶,瓷瓶里赫然是两粒化毒丹。

    先前于风便知那个宁玉恒是西宁郡守的大公子,现在看来果真不简单,化毒丹虽是凡品的丹药,但终究是修行界的事物,管中窥豹,那此方地界的府衙乃至朝堂之上,定是与那修行界有所联系。

    “对于瘟疫而言,一粒化毒丹便是够了,两粒的话,那其中一粒便是留给自己的。”

    却是不想宁玉恒是怕只送一粒的话,要是到时候两人一同得病,会遇到唐雪灵将之让给于风又或是于风会强抢丹药的情景。

    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于风也算是承了这份情,笑着将瓷瓶连着木盒一同收进了储物戒中。

    不知何时开始,于风发现唐雪灵眉头不展,像是有心事一般。

    于风只当作对方担心瘟疫传染到自己,有日便找了个由头,对唐雪灵说先前服用的那颗丹药有驱毒避瘴的功效,自己这边还有几颗,宁公子先前又差人送了两颗,不用担心那莫须有的事情。

    只是少女心事自难猜,于风这般说完,感觉唐雪灵的心事似乎更重了,便不再提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