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庶女筹谋 » 第11节 眼红

第11节 眼红

    铁匠见小姑娘最甜,笑呵呵的摆摆手,示意有心就好。荀英菊也不矫情抱着铁锅回到春眠卖野味的地方,发现小丫头已经卖了一只野鸡,好好夸赞了一句,让其看着铁锅,就又离开去米粮了。

    到了米粮店,荀英菊仙扫了一圈儿,发现米粮店里的粮食种类很多,但大多都是杂粮,粟米、糙米、小米、豆面和精米,每个粮缸上都插着价格,糙米八文一斤,粟米十文一斤,小米十文,精米二十五文一斤,其他都是摆放几缸,精米米只有水桶大小一缸,看来镇上吃得起精米的人家少之又少。

    店里小二见有客人上门,立刻迎上来,笑道:“姑娘想买什么粮?”

    目光落在粮价上,荀英菊越发感觉都里的银子少了,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买、买、买的境界。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荀英菊指了指糙米和小米说道:“糙米和小米各称十斤。”一边说着,一边心里发疼,又是一百八十文没来。

    “我一定能赚到钱,一定不会挨饿的。”荀英菊暗暗给自己打气,心里那种不安感也消失了。

    小二一听小丫头真要买粮,立刻笑脸相应,取来秤开始称粮食,荀英菊则凑上前死死盯着秤杆,把小二搞的紧张兮兮,差点儿把粮撒地上,最后惊出一头冷汗。好不容易称完粮食,小二冷冷的看着荀英菊问:“你会用秤?”

    “不会!”荀英菊回答的很干脆,也没在乎小二已经黑成锅底一般的脸。

    小二把粮食装好,荀英菊千恩万谢后背着粮食继续在镇上逛,发现街边儿有杂货店,又买了盐和糖,这个时代的糖是黄糖,不是白糖,不过并不影响使用,看到店里有陈皮,又买了些陈皮。又买了一些碗筷,这些是必须要用的,省不了。

    买了这些配料,荀英菊又去了隔壁的布店,一家四口人连床铺盖都没有,现在总要准备起来了。

    店铺掌柜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进来,感觉这么小的孩子买不起布,但看小姑娘身上穿着的都是细棉布,而且没一块布丁,说不定是哪家小姐,也不敢怠慢,笑着迎上前,说道:“姑娘要买布?”

    “嗯,布怎么卖?”荀英菊对这个时代的物价还不太了解,只得先询问一下。

    “粗面布五文,细棉布十文,都是按米算的,一匹粗布要优惠些,只需三十文,一匹细棉布五十文。”掌柜细细解释。

    “有棉花吗?”荀英菊想着,既要做铺盖,总不能一块布了事,总要弄些棉花的,于是出演询问。

    掌柜子先是一愣,转瞬反应过来,笑道:“今年的新棉花五十文一斤。”

    今年的新棉花?是不是说还有去年的棉花?心里想着,荀英菊嘴上却说:“五十文一斤,是不是太贵了?”

    “新棉花就是这个价格,若是姑娘不介意,我们库房中有去年的棉花,棉花是新的,没用过,就是去年没卖完的。”掌柜子又耐心解释。

    “我要看看棉花,才能决定要不要买!”荀英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要求并不过分,掌柜子安排小二去仓库拿东西,自己则带着荀英菊在店里看其他布,很快小二拎了一大包东西回来。

    打开大包袱一看,真的全是棉花,只是和普通的白色棉花不同,这些棉花有些泛黄,看着不讨人喜欢,却不影响使用。看到这样的棉花后,荀英菊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才开口问道:“这样的棉花多少钱?”

    “二十五文一斤,陈棉花半价销售。”掌柜子也不着急,慢声细语的解释。

    比普通棉花便宜一半的银钱,荀英菊伸手抓了抓棉花,发现棉花很干燥,丝毫没有潮湿感,再想想两批细棉布足够做四套铺盖,接下来几人就不用冻着睡草垫子了,于是点头说道:“棉花我要二十斤,细棉布要两匹,再拿一匹粗布……。”

    最后,荀英菊要了一两多银子的布匹,最后又和掌柜子要了一大包边角料,可以拿回去做鞋子,最后荀英菊问道:“我买了这些东西,店里给送家里吗?”

    “哈哈,任何一位顾客在我们店里消费一两银子就会帮忙送货到家,姑娘买了这么多布和棉花,自然要送过去。”掌柜子说完就去喊小二准备车马。

    小二把布匹和棉花放车上,又问了荀英菊住址,荀英菊一一作答,又说道:“小二哥别着急,我的小丫头在早市卖野味儿,现在应该卖完了,我们一起走。”

    “好,姑娘去喊人吧,我在这里等你。”小二哥很热情的说。

    荀英菊也不客气,从马车上跳下来,直奔早市而去,到了早市很快见到卖完野鸡站在一边看着铁锅,正四处张望,似乎也在找人。

    “春眠拿着锅铲咱们走。”荀英菊拿起铁锅,又去拉春眠。

    这时春眠才反应过来,帮姑娘拎东西,笑道:“姑娘,我等你半天了,刚才没一会儿野鸡就卖完了,整整卖了二百文,这下我们不会挨饿了。”

    “放心吧,跟着你家姑娘,绝对不会让你挨饿的。”荀英菊笑道,带人到了布匹店小二马车前,直接把铁锅丢车上,让春眠上车里坐着,小二要赶车坐前面,荀英菊坐另一边。

    马车脚力快,很快回到红山村,到了荀家门口小二卸下布匹和荀英菊买的粮食,赶着马车走了。

    白氏听到外面有动静,起身出来看,见门口堆了一堆物品,很是惊讶,接着心里有些发慌,家里本就没银钱,现在女儿又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以后的日子该怎么活?心里很不舒服,不由得出言质问:“菊儿,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咱们那儿有哪儿来那么多钱?”

    “娘,这些东西都是咱们要用的,不能不买。”荀英菊心里不舒服,但考虑到白氏是原主的亲娘,不好让她太伤心。

    白氏尴尬,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得吩咐雨声道:“先把东西搬进去,别在这里摆着来。”

    村里人生活都很困苦,很少有人一次见过这么多东西,难免会有人眼红,几个女人住,若是别人惦记了,怕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