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之神 » 第四十三章:公孙贺特烦恼。

第四十三章:公孙贺特烦恼。

    率领该队兵马的汉军大将,乃是公孙贺,时任左将军。

    几年前的漠北之战,公孙贺也有参与,不过与那一战刷爆了存在感的霍去病不同,公孙贺在那一战中寂寂无闻,回国之后,在评价其功绩时只得了两个字:无功。

    虽然如此,公孙贺在朝中的地位却没人敢小觑,他所担任的左将军,在汉武帝帐下也是仅次于大司马、车骑将军,是大汉数得着的实权人物。

    (注:汉武帝时期,武将地位和汉朝其他阶段略有不同。排第一梯队为大司马,第二梯队为车骑将军,第三梯队为左、右、前、后四将军。其中,卫青是以大将军的身份兼任大司马,而霍去病是以骠骑将军的身份兼任大司马,二人同级。后来随着大司马一职被取消,骠骑将军的地位才在大将军之下。)

    因为公孙贺出身好,早年在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是刘彻的太子舍人,这是个什么官呢?打个比方,《康熙王朝》相信大家都看过,他之于刘彻,就好比魏东亭之于少年康熙。

    两个字总结:发小。

    一句话总结: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兄弟。

    所以,汉武帝继位之后,也是想尽了办法把公孙贺往上拔,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下来,公孙贺虽说资质有限,大功寥寥,小功劳倒是积累不少,因此非但兵权在握,更和霍去病一样,早早就跻身列侯之位。

    当然,和同为将领,霍去病排第一梯队,公孙贺只能排第三梯队一样;同为列侯,二人也是有区别的,霍去病是最高级别的县侯,享有食邑一万六千多户,皇帝甚至破例为他专门设了个超大县——冠军县(普通县食邑破万的很少),公孙贺则仅是个乡侯,食邑只有一千多户,不到霍去病的十分之一。

    人贵乎自知之明,公孙贺相比一直不能封侯的李广,他最大的优点不在于他的能力有多出色,而在于他非常有自知之明。无论是卫青,还是霍去病,他对这两大“帝国双璧”都表现得非常服气。

    相比生前动辄把“要不是劳资迷路了”“要不是劳资箭不够用了”“要不是劳资只有一万人,特么对面来了十万人”……天天挂在嘴上的李广。公孙贺说的最多的则是:“唉,可惜啊,霍大司马的用兵思路太神出鬼没了,卑职愚钝,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否则此生若能当一次他的副将,封邑定还能再多一倍。”

    公孙贺这番感慨不是无缘无故的,与他只有一字之差的另一位朝中大将公孙敖,就有幸和霍去病合作过一次(河西之战)。结果霍去病把河西走廊都打通了,把对方两位匈奴首领都抓回来了,公孙敖还带着他的数千偏师到处寻找霍去病的踪影呢。

    所以后来霍去病军中,渐渐形成了一个特例,他的副将只收年轻人,超过三十岁的坚决不要;甚至就算用投降的匈奴人做副将,也绝不要公孙贺、公孙敖这样的。

    ——劳资开F1的,换轮胎的时间都要掐着秒表算,谁有空等你们这些点个火都要个把小时的老爷车。

    公孙贺此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护送载誉归来的霍大司马安全回京,并协助他筹备下一次远征漠北大计。

    但得了这个光荣的公孙贺知道,随着卫青近年来逐渐隐退,霍去病又满血复活,他的名将之路也已走到了尽头。

    “帝国双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将是霍大司马一个人的时代!”

    抱着这一想法,越临近东莱郡,公孙贺的内心就越惶恐不安。

    因为他想请求霍去病,让他再当一次副将,让他随霍大司马再一次远征漠北,他不想自己戎马一生,最后一份,也是最重要的一张成绩单上,写的仅有“无功”二字。

    “听说他此次病好之后,性格比从此温和了许多;但就过年时傲慢地将百官全部拒之门外的表现来看,又似乎没有任何改变,我这张老脸,该不该豁出去一次呢?”

    唉,头疼啊……

    “将军,看到霍大司马的船队了!”前来报讯的下属,硬生生打断了公孙贺的思绪。

    公孙贺下令两万大军止步,独自策马来到前军,果不其然,只见数十艘大海船正停泊在前方港口,船上还有汉军士兵出没的身影。

    “快,准备仪仗,随我前往迎接霍大司马!”

    得公孙贺下令,数十位早已有备的汉军健儿当即出列,或从军中牵出一辆由四匹纯色白马拖拽的马车,或扛着绣着“霍”字的帅旗,或高举只有大司马级别才配享有的伞盖……向前方的船队庄重走去。

    同时,留守原地的士兵也没闲着,擂鼓的擂鼓、吹军号的吹号,声传十里,震天动地!

    霍兵正在传授萨摩王后正确的捏腿姿势,突然听见外面传来如此嘈杂的噪音,还当是海啸来袭,慌忙走出船舱来看个究竟。

    王后也好奇,便紧跟着他也走出了船舱。

    只见西方岸边的开阔地带,长枪如林、盾牌如云,两万大汉精锐,除了正牵着马车,手持伞盖向他们缓缓走近的仪仗队,其余人等,皆不动如山。

    见霍兵冒出头来,所有人无不大喜。

    当即,原先严整的阵形出现松动,却是汉军将士同时放下武器,双手抱拳,向霍兵躬身施行军礼:

    “恭贺大司马不负陛下重托,约期归国!”

    “大司马威武,大司马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