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后我成了小侯爷的白月光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能在萧云樾的手下掌管他的这些隐晦之事,张昭自然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尤其是见自家主子对此事如此上心,张昭更是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元妙仪手下的人追查不到,还真不是他们不上心,而是元妙仪给他们的线索太少太模糊了。

    盛京虽然离着蜀中有千里之遥,但毕竟是帝都。

    每日往来的商贾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更何况还有其它走亲访友的。若只是一个有着蜀中口音的老者,沿途这么追查下去,等同于大海捞针。

    但张昭是萧云樾从军中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曾往来于几个草原部族之间刺探情报。虽然能查的线索确实有限,但张昭却敏锐地抓住了“有些佝偻”和“鬼鬼祟祟”这两个特点。

    手底下的人有消息之后,张昭便亲自快马赶去了蜀中,根据线索确定了就是这个人。

    未免打草惊蛇,张昭只是带着人严密地监视着那个老头。要等着萧云樾的命令,他们才会再进行下一步。

    萧云樾原本在书房里看着孟殊新递上来的军报汇总,听了南关这话才抬起头来道:“叫张昭想办法把人给我弄回来,记得别伤了他,务必让他好胳膊好腿的到盛京。”

    南关点了点头,又问道:“此事,需不需要告诉元二娘子一声。”

    萧云樾想了想,还是说道:“等人了到了盛京再说吧,滇南那边有消息吗?”

    知道元妙仪喜欢莳弄花草之后,萧云樾便让他在滇南那边的商行,找一些名贵的品种来。

    只是时人大多也爱兰草,名贵的品种向来不缺人竞争。何况越名贵的品种也越娇贵,本就难找,所以便一直没有消息。

    萧云樾也能理解,但还是让南关叮嘱那边的人上上心。如果有合适的,不必吝啬银钱。

    这还不算完,既提起了这其中诸事,萧云樾又想起了一事:“交代你去办的另一事如何了?”

    南关一下便反应过来萧云樾说的是哪件事了。

    自从宋怀翊那日点了萧云樾那么一句后,萧云樾便有些担心。

    知道了裴钊携家眷进京,而且还带着一个并未婚配的小儿子之后,萧云樾心中的警惕已经拉到了极点。

    尤其是郑云玉几次三番地让元妙仪去府上做客,又让裴瑾安往荣安候府送过几次东西之后,郑云玉就差把心思摆在明面上了。

    但是裴钊和郑云玉是元妙仪正儿八经的长辈,而且又一直对她很好,总不能不让元妙仪去见吧。

    要不说萧云樾是打仗的一把好手,靖元帝曾亲口说他有帅才呢。

    兵者,诡道也。萧云樾深知在此事上决不能乱来,不然容易影响他在心上人面前的形象。

    可也不能这样放任郑云玉给两人创造机会,毕竟感情这种事,相处着相处着说不定就有了。

    萧云樾坐在书房里苦思冥想了一下午,想出来了一个好主意。

    于是乎裴瑾安突然发现自己在盛京中变得受欢迎了起来。

    今天这个同窗邀请他一起讨论制艺,明天那个朋友请他欣赏自己新得的字帖,后天又是谁谁谁请客办诗会,裴瑾安忙得连家里都呆不住了。

    偏偏这也算是些正事,毕竟他以后是要入仕的人,和同窗好友关系最好不要太僵,况且也不是聚在一起做什么不好的事。

    “这孩子,也不知怎么的,最近事竟这样多。”郑云玉听到下人来报说裴瑾安又出去了的时候,对着坐在一旁的元妙仪说道。

    元妙仪抿唇一笑道:“表兄出去也是为了正事,左右家中也无事,我陪着舅母,在一起说说话也好。”

    其实崔嬷嬷能察觉到,若元妙仪之前对郑云玉想撮合她和裴瑾安这件事还能说是可有可无,那现在的态度和拒绝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裴瑾安几次奉自家母亲大人的命来侯府送东西的时候,元妙仪也是将他当成自己表哥一般来对待。

    元妙仪的态度,郑云玉多少也能感受到一些,她在心里叹了口气,仍是用以前的态度来对待元妙仪。

    两人在一起说了好一会儿话,随后郑云玉便有意无意地提起了柳殊棠有孕的这件事。

    元妙仪就知道此事瞒不住郑云玉,毕竟元弗唯虽然没有来同裴家再提起扶正一事,但他这些时日天天在内院里陪着柳殊棠,又大手笔的买这买那,流水一般的往后院里送,京中此时该知道的大抵都已经知道了。

    元妙仪听郑云玉话里话外的暗示她,若是有事便直管找她,千万不要外道了,心里又有些动容。

    虽和郑云玉没有婆媳的缘分,但这么多年来,郑云玉几近是把她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的对待的。

    若是没有……,元妙仪也会觉得裴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世,她虽然没有公主这个至尊至贵的身份,但上一世缺少的亲情老天却加倍地弥补了她。

    元妙仪和郑云玉一起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直到傍晚的时候才回到府中。

    赵嬷嬷出去送了送她,回来的时候便看到郑云玉坐在梳妆镜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夫人,可是在想二娘子的事?”

    毕竟元妙仪现如今的态度,赵嬷嬷也回过味来了一些。见郑云玉此刻正在思索些什么,便以为她还是属意元妙仪来做她的儿媳妇。

    赵嬷嬷忍不住开口劝解道:“二娘子毕竟是个小姑娘家,今儿一个想法,明儿一个想法也是有的。我瞧着,她对您还是十分尊重的。若您还是想,我觉得二娘子不会拒绝的。”

    郑云玉却摆了摆手道:“仪儿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我心里有数。你可别把她当寻常的小娘子来看,她心中的主意定着呢,旁人很难左右她。”

    “况且婚姻大事,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前,可我们做父母的也盼着他们是花好月圆,琴瑟和鸣的。妙仪同我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没什么两样,她若不愿那便算了吧,这种话你以后不要再说了。”

    赵嬷嬷应了声是,又道:“左右咱们二公子还未应试,若是此次能博个功名回来,想来也不缺好姻缘。”

    “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