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大宋之绝世宠妃 » 第六十八章 端王爷出使大理(三)

第六十八章 端王爷出使大理(三)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来到雷州府,拜见了知州郑科第。

    郑科第听说是端王爷来到,忙向端王爷跪下叩首,说道:“小可郑科第叩见端王爷,端王爷千岁,不知端王爷来雷州府有何指教?”

    “科第兄快快请起,咱们都是平等的,不必行此大礼。我们有一位朋友,名字叫秦观,听说他被贬谪到雷州来编管,不知科第兄有没有印象,我们想拜会一下秦观。”端王爷说道。

    郑科第站起身来,说道:“哦,这个秦观大词人呀,他可是太有才了,诗词和策论都写得很好呀,只是受了大奸臣蔡京的陷害,连遭贬谪到雷州,不过雷州也算是个人文荟萃之地,历代南来的文人骚客、谪官贬臣多会于此,其中口碑甚好、有功于百姓的十位名贤有: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佰雨、王岩叟,他们都是很有学问的大臣,来雷州也为雷州作出了不少的贡献!秦观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一会儿我带你们去找他。”

    “嗯,好的,请科第兄带路,我们一起去秦观家,去拜访秦观吧!”端王爷说道。

    “好的,大家请跟我来,我带大家一起到秦观家去!”郑科第说道。

    然后大家骑了马坐了马车,一行人跟着郑科第向秦观家走去。

    走了半个多时辰,看到一处小宅院,郑科第说那个小宅院就是秦观现在的安身之处。

    他们一起进了小宅院,秦观出门迎接他们。

    “秦爷,我们来看你来啦!”李师师向秦观说道。

    “哎哟,是师师姑娘呀,好久不见真是太想念你了,怎么不远万里,跑到雷州来啦?”秦观高兴地说道。

    “我们跟着端王爷一起来出使大理、吐蕃、西夏这三国,端王爷是当今哲宗皇帝亲弟弟,受皇帝委托前往这些国家做说客一起出兵攻打大辽。到了大理国之后,师师想正好在南方是不是离雷州比较近,于是我们跟着大理国镇南王一起找到了这里。”李师师说道。

    “原来是这样,哪位是端王爷?”秦观向李师师问道。

    “这位就是端王爷!”李师师指了下旁边的端王爷。

    “微臣秦少游叩见端王爷,端王爷千岁!”秦观忙向端王爷下跪叩首说道。

    “请起吧,咱们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用向孤下跪叩首。”端王爷说着扶起了秦观。

    “自从被贬谪离开上京汴梁,秦某一直想念着师师姑娘,真想再听听师师姑娘唱词曲。”秦观说。

    “师师也想念秦爷,不知这几年秦爷过得可好?”李师师问道。

    “嗯,秦观日子过得还可以,来,这里有琵琶,师师姑娘再唱几首词曲吧,也许是这一生最后听师师姑娘唱词曲了。”秦观说着拿过来一张琵琶递给了李师师。

    李师师坐下来,开始弹唱起秦观的《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又唱起《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时段誉赞叹道:“师师姑娘歌喉真动听,这几首词曲听着真是让人感觉舒服之至!”

    原来这秦观,诗词和策论写得都很好。

    秦观的词作:

    秦观在婉约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

    首先,在意境创造上,秦观的词作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光,抒发迁客骚人的愤懑和无奈,营造出萧瑟凄厉的“有我之境”。代表性作品是他贬谪郴州期间所写的《踏莎行》:这篇词作非常深切地抒写出词人遭受流放、前途渺茫、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愁绪。特别是最后两句,因景设问,沉痛地表达出自己远离朝廷、谪放天涯地无奈和悲愤。

    其次,在语法结构方面,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例如《望海潮》。

    再次,在字法运用方面,秦观词作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取象设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描绘自然景物,多为飞燕、寒鸦、垂杨、芳草、斜阳、残月、远村、烟渚等;摹建筑器物,则是驿亭、孤馆、画屏、银烛之类。他以柔婉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在词体演进的过程中,秦观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秦观、柳永填制慢词,受到老师苏轼的讥嘲,他在柳永以赋法入词的基础上,更多精研和锤炼,使得慢词的创作走向成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秦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秦观词章法、句法相对疏朗,而字法尤显典雅精致。这种努力发展到周邦彦那里,则更加注重章法上的雕琢、勾勒,意象组接的密丽以及大量化用前人诗句,慢词创作体制更加完备,手法更加繁复,也越发带上了浓重的文人化、技艺化的色彩。这也引导着宋词由天然之美向人工之美转化,如此技艺的进步也消解了词体内在的生机活力。

    秦观用疏朗流畅的章法,连接精致典雅的词句,使得词句既较柳永高雅,又不似周邦彦那般凝涩晦昧、难以索解,而是融入技艺又不逞弄技艺,这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佳境,得到了广大欣赏者的普遍喜爱,取得了词史上突出的地位,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甚至推誉其“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

    秦观的感伤词作形成了词史上影响巨大的抒情范式。在他之前,晏殊、欧阳修以珠圆玉润之笔写作名臣显宦的闲雅之词,晏几道以空灵悠缈之笔写作没落公子的感伤之词,柳七郎风味失之浅俗,苏东坡词的豪宕不羁又非“本色”、“当行”,他们皆不能被广大文士所理解和接受。秦观的出现,则成为人们普遍师法的对象。他出身于下层,在官场上受到沉重打击,屡遭流贬之苦,这几乎是封建社会众多下层文士悲剧命运的缩影。秦观以其婉约凄美的优秀词作,传递出广大文士共同的悲哀,因此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褒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