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真是忠臣孝子 » 第二十三章 襄阳之危

第二十三章 襄阳之危

    即便是于谦自认这么有涵养的人,这会儿也忍不住想对曹仁破口大骂了,想干他全家祖宗十八代的女性了。

    明明历史上是死战不退,甚至一直坚持到东吴背刺的啊,这怎么这么快就拉稀了呢?

    该不会是想借刀杀人弄死他们爷俩吧?

    几乎是当天下午,关羽的水师从樊城撤出来留下了几千兵马留守,然后直接就调转枪头,朝着他们襄阳城攻袭而来。

    望着城外黑压压的大军,于谦的脸都白了,却是突兀的哈哈大笑。

    吕常就问:“少君何故发笑?”

    “不不知道啊。”

    “不知道?”

    “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得哈哈大笑来表现我的自信给将士们加油打气,但是我想了半天我也没想出来笑的理由,怎么办啊吕叔,我好像有点慌了。”

    “少君这回没有妙计了?”

    “我有个der啊,我就是一参谋,奇谋妙计我或许还行,但毕竟是头一次上战场,真以为我会打仗么?我纸上谈兵的啊!”

    “少君勿慌。”

    “吕叔您有办法?”

    “我军虽只有三千人守城,但襄阳之固,远非樊城可比,关羽军中缺少攻城器械,虽人兵力更雄一些,可哪里是仓促之间就能攻得下来的?”

    “啊?对对对,啊对,我第一次打仗太紧张了,太紧张了,对嘛,关羽他根本就攻不下来么,这襄阳城,说是天下第一坚城也不为过了,就算咱们只有三千守军,可他关云长就算是有十万兵马,又能奈我如何?”

    吕常点头道:“关羽要攻破襄阳,攻城乃下下之策,如今樊城既下,我军粮道也就断了,他其实光靠饿,也能将咱们饿死,不过若是当真如少君所言,七八日间就能有消息传回,大破江陵的话,那倒是无忧的,城中毕竟兵少,莫说是七八日,便是七八十日,也是饿不死的。”

    “原来如此,看来是我多虑了,所以襄阳肯定无忧,是吧?”

    吕常颇有些玩味地看向于谦道:“然而城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士气崩颓,樊城既破,将士们都以为此已是必死之局,突围无望,外无援军,只怕……说不得会有开城投敌,甚至是……取你我二人首级,以立军功之辈啊。毕竟少君所说七八日之内必破江陵之事,军中上下,其实是没人相信的。”

    于谦闻言,脸唰得一下就绿了。

    “你的意思是,敌其实不在城外,而在城内?”

    吕常闻言意味深长地道:“少君明鉴,这城中兵马……大多都和臣一样乃是南阳人,曹仁他先屠我等家乡,后又弃我等而去,您觉得他们,对魏王还能保有几分忠心呢?”

    唰得一下,于谦浑身上下的冷汗就全都下来了。

    其实这些事以他的智商本都是顷刻间就能想得明白的,只不过是因为实在太过紧张,导致脑子一时短路了罢了,此事吕常一提,哪里还不晓得问题的所在呢?

    眼下这局面,当真危险的哪里是那些士气崩颓的兵,分明是他吕常这个将啊!

    他吕常是南阳人,是原来刘表军中的降将。

    他吕常跟曹仁明显是不和的,现在曹仁那个王八蛋还跑了,而邺城前些天才刚刚掀起大案杀了几千个南阳人大多也是从刘表那来的,其中必然有着他许多许多的亲朋故旧。

    推己及人,若是自己是吕常,不相信自家老爹能破江陵城的话,现在肯定要一刀把自己这个少君砍了然后开门迎关羽啊!

    “吕吕吕吕吕吕叔,你信我啊,江陵城肯定能破,糜芳你知道吧?我已经把他给策反了,只等我爹大军一到,立刻就会开门献城,还有那江陵城中我足足安排了一百多个间谍,为的就是此遭,所以江陵城肯定能破,你你你你这个时候杀死我投降关羽,你就完了啊,你就死定了,哦对了,你的家眷,你的家眷不也都在邺城为质么?我我我,我跟世子的关系特别好,是特别特别好的那种,你弄死我,子恒非得杀你全家为我报仇不可,你好歹也得为你家人考虑一下,是吧?”

    吕常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不说话。

    于谦也渐渐冷静下来了,想了想,然后长叹一声,撩了一下衣袍索性席地而坐,道:“事儿,我已经想明白了,我爹取江陵,关羽取襄阳,都是城坚而兵少,江陵那边我有内应,襄阳这边,只怕你们也快要成他的内应了,现在就看哪个城先破,哪边就赢了。”

    说罢抬头看了吕常一眼,而后干脆将自己刚刚调制的蜂蜜水拿在手里,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该说的我早就都跟你说过,信不信就在你了,你若是信,等我几天自然都见分晓,你以此军功封个列侯封妻荫子,你若是不信,就杀我吧,我若是死后化作厉鬼,也不会怨恨于你,冤有头债有主,去找曹仁报仇便是。”

    说着,于谦索性掏出他好不容易亲手制作的纸质吸管,插在杯子里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好歹死之前我有蜜水喝,比那袁术还是幸运的。可惜刚才事发突然表现有点失态,啧,丢人啊,死之前不但没有人物弧光反而丢了脸面,有点气呢啊。’

    却见良久之后,见吕常没有动手,不禁抬起头瞅他,歪头。

    吕常则长叹一声道:“少君……待我不错,此前您跟我说的话,我很感动,襄阳城防,我自当全力维持,以保少君恩义,但若是十日之后我依然收不江陵的消息,到时借少君项上人头一用,也还请少君体谅。”

    于谦闻言大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道:“好好好,有吕叔此话,我便踏实了,你放心,活命之恩没齿难忘,我于谦用祖宗牌位发誓,有生之年,必不相负。”

    却见吕常又意味深长地笑着道:“我记得少君可是还有一千兵卒部曲来着?可否将此千人借我一用?”

    “你要借我的兵干什么?”

    “刚才老夫与少君所言,非是虚言,城中兵卒此时士气崩颓,已是全无战心,关羽哪怕是以竹梯、绳索攻城,这襄阳虽然坚固,但若是将士们连一丁点抵抗的心思都无,又如何能守得住呢?”

    “然而关羽此时,并不知将军已经率兵马南下江陵,在他眼里,襄阳城中还有三万兵马,且他既下樊城,自以为已经是胜券在握,真要攻城,无非也就是试探一下城中将士是否有投降之心而已,又怎么会当强行攻城,徒增伤亡呢?三万兵马若是尚有战心,便是野战,他也是啃不下来的。”

    “所以为今之计,只有虚张声势而已了,若是我此时反其道而行之,带领一小股兵马出去厮杀一番,纵使人少,关羽也必会避我锋芒,如此他误以为城中尚有三万兵马且不欲投降,反而会因此退避三舍,以图兵不血刃,饿死吾等。”

    “不过我的兵是都南阳兵,且被关羽压着打了许久早已丧胆,此时想来已多不可用,所以唯有借少君的中原兵来行此事了,却是不知,少君此时,还能信我么?”

    于谦闻言却是又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

    “少君又是何故发笑?难道还是为了缓解紧张么?”

    “我笑吕叔你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既然信我,我又如何会不信你呢?兵符在此,吕叔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