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魔修不邪 » 第十三章 六系统诸神就位

第十三章 六系统诸神就位

    洋洋洒洒的一篇废话讲完。

    刘三有没有忘了正事,贸然的选择鞠躬下台。

    毕竟他又不是个相声演员。

    借着两个道童上前点蜡烛的时机。

    悄悄地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两团棉花,使劲塞在耳朵里。

    做法事这回事吧,骗人先骗己。

    只有法师先投入进去,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带动观众的心神。

    从而让人相信这玩意儿是真能起作用。

    不能台上正做着法呢,附近有人放了个屁,法师赶紧一捂鼻子。

    这就完喽!

    观众们瞬间出戏。

    再想要拉回来,那是千难万难。

    (哎!咋越写越像说相声呢?)

    刘三有还到不了这种高深的境界。

    所以只能借助外力,耳朵里塞棉花就是这个意思。

    按照正常的流程,焚香,烧纸钱,请神仙降临。

    神仙请来了,就到了和神仙说正事的时候了。

    这里的说,可不能像正常人说话那样,直接就说出来。

    你跟神仙说,今儿请您来呢,就是想请您老人家保佑,让我这书早点签约,让更多的朋友能看到,要是能有个好成绩呢,那就更好了。我谢谢您嘞!我给你鞠一躬,要不再给您磕一个?

    要是这么说,神仙他也听不懂啊。

    没准它再误会喽,回头就送你一帽子,还他母亲的是绿色的。

    这可就没处说理去了。

    按照科学的角度讲。

    神仙和凡人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要想沟通,得先和神仙建立联系。

    怎么建立这个联系呢?

    那就是念咒语。

    因为这个咒语是给神仙听的,所以凡人就别想听懂,都是含混不清的。

    现在,刘三有主持的这场法事,就到了念咒语的时候。

    也到了道童派上用场的时候。

    担心声音不够大,神仙们听不真着,道童需要和法师一起念。

    说白了,道童就是起个扩音器的作用。

    “下面怎么整,给叔说说。”

    二叔是头一回客串道童,没什么经验,悄悄跟旁边的林洋取经。

    “叔儿,你就跟着三有哥的调儿嘟囔就行,不难。”

    “哦,那你带带叔啊。”

    二叔是真紧张,压根没注意到林洋话里给他降了两辈儿这个情况。

    再说刘三有,他也是头一回面对这种六系统神佛的大场面。

    原来的咒语就不能再用了。

    不够长啊。

    除了观礼嘉宾那一挂不用理会。

    这剩下的道门、佛门、天庭、人神、康僧五大系统都得沟通一遍,那才算圆了回来。

    那就只能换内容了。

    还不能瞎换,要不林洋他们跟不上。

    看着四面的神佛,他有了主意。

    借着转身的时机,悄悄对林洋两人做了几个口型。

    林洋收到信息,又陷入了对刘三有的日常崇拜。

    三有哥,就是牛!

    二叔没有这默契,仍是一头雾水。

    刘三有交代完毕,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他手持桃木剑,有规律的上下挥动做着动作。

    脚下步罡踏斗,也就是走禹步。

    口中念诵咒语。

    本来步罡踏斗是有配套的口诀的。

    现在为了林洋和二叔能跟得上,刘三有直接换成了新内容。

    只听他以梵唱似的语调,拖着长音,大声念着咒语。

    林洋心领神会,知道这是开始了。

    小声的跟着找节奏,并在心里对照内容找进度。

    不得不说,刘三有的这个选择是很正确的。

    林洋没两句,就能完全跟上了,声音也大了起来。

    这下子,二叔可着急了,他到现在更糊涂了。

    “这是念得啥?带带叔啊!”

    林洋无奈,只得往真实的语调上靠。

    本来挺简单的,可是二叔领悟力实在是不高。

    搞不懂,就嘟囔着让林洋再清楚点。

    林洋无奈,只得一点点的往真实上靠。

    刘三有是听不到的,他耳朵里塞着棉花呢。

    只是看到林洋状态不错,就以为稳了。

    索性就专注于自己的表演。

    场下,拢共也没几个人,都离得挺近。

    “怎么感觉有点熟悉呢?”

    一个工人发出疑问。

    另一个工人回应道:“别说啊,我也感觉挺熟的。让我想想在哪听过。”

    这时候,刘三有已经离开了法台,来到了东面道门系统这里。

    他停下脚步,不再移动,大声的念诵着咒语。

    这人啊,其实大多数都是单进程生物。

    也就是说,只能同时专注于做一件事。

    如果同时做两件,在精力上肯定是有主次之分。

    就像小便的同时不能大便,一个道理。

    如果非得抬杠,那就是拉稀除外。

    而主要做的这件事,肯定就会对次要的那件产生影响。

    就像刘三有,念咒语的同时又要做动作。

    时间一长,动作就会跟着咒语的节奏走,最后完成同步。

    “哎?我好像明白了,你看看是不是这样式儿的。”

    工人说着,默默跟着刘三有的节奏嘟囔几句,开口唱到: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呦呦)

    送到了大门东啊

    偏赶上这个老天爷,下雨又刮风啊

    ……”

    另一个专注研究动作的工人也开口说道:“我次奥,还真尼玛是《送情郎》。动作都跟得上,呦呦那两下劈的老用力了,这是唱嗨了啊。”

    围观众人,受到两位工人的点拨,很快就发现了事实。

    这也怪刘三有太卖力,为了增加时长,在东边连唱了三遍“大门东”的词。

    赵姐:“这小先生怎么胡来啊!”

    丁一秋心道:“我之前是多虑了,就这水平,还坏不了我的事。”

    冯老二:“我怎么有种想跟着唱的冲动呢?”

    某个已经区分不清楚的工人:“我也有这种感觉,一起啊!”

    于是,冯老二带头,众工人跟上,跟着刘三有的节奏唱了起来。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呦呦)

    送到了大门南啊

    顺腰中我就掏出来,两块大银元啊

    ……”

    在大康,某纲的某社也是很火的,粉丝众多。

    某岳性相声演员也是把《送情郎》唱的脍炙人口。

    别问这是为什么?

    问就是巧合。

    好的曲艺作品是有魔性的,它能让不同年龄段的受众都喜欢,并在合适的场合唱出来。

    比如说现在。

    赵姐和丁一秋两个人也加入了合唱的队伍。

    从初时的偷偷摸摸,直到全情投入。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呦呦)

    送到了大门西啊

    一抬头我就瞧见了有一个卖梨的呀

    ……”

    再说说场上的三个人。

    刘三有被棉花塞住了耳朵,但外界的声音也不是完全隔绝。

    众人合唱的声音他也听得到一些。

    不过,他并不会认为这是外界的声音,只以为是自己在心里默默唱出来的。

    所以,他对场外的变化一无所知,还在全情的投入着。

    曲艺是相通的,都有拐带人跟着跑的特性。

    不光能带跑调,还能把故意跑调的人带回正轨。

    刘三有就是这样,一点点被带了回来,越来越接近真实。

    林洋则是无奈到死,选择破罐子破摔。

    毕竟一仗八的井都挖过了,他无所谓了。

    二叔又是另一个状态,他本来一句都跟不上,纯属凑数。

    现在听到众人合唱,他也明白过来,原来是这啊。

    跟林洋嘟囔着交流几句,知道今天这工钱八成是没戏了,他也就无所谓了。

    跟着众人唱的可嗨皮了。

    只有冯海,默默地退到人群之后,羞臊的搅弄着手指。

    于是,本该严肃的法事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一无所知的刘三有,卖力的用手中的桃木剑指挥着众人齐唱《送情郎》。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呦呦)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呦呦)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呦呦)

    送到了大门北啊

    一抬头我就瞧见了王八驮石碑呀

    ……”

    唱到最后抖包袱的地方,众人开怀大笑,齐声鼓掌。

    刘三有看在眼里,只觉纳闷。

    做法事而已,为什么要鼓掌呢?

    四方的神佛系统沟通完毕。

    刘三有来到吉祥的中间,面对康僧师徒站定。

    “都别说话,我就想看看他接下来怎么搞?”

    一个工人嘱咐着众人。

    大家伙儿的好奇心也被钩了起来,都盯着刘三有的一举一动。

    刘三有开口了,第一遍众人都没看明白。

    当熟悉的旋律再次传来的时候。

    一直没说话的一个工人一拍大腿:“这个我熟啊!”

    众人都热切地看向他。

    只听他开口唱到:“白龙马,蹄朝西……”

    这正是:

    咒到用时方恨短,随机应变不慌张。

    荒唐到头不荒唐,众人齐唱《送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