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只想作死 » 第十九章:夜袭建奴

第十九章:夜袭建奴

    崇祯这话,让那些受伤的士兵备受感动。

    自古以来,伤兵都很难处理。

    如果战事紧急,伤势较轻,那么还能跟随队伍前进,要是伤势较重,只能听天由命了。

    崇祯是皇帝,按照常理来看,他们这些伤兵根本比不上皇帝的安危,同意他们回京城养伤,已经算是额外开恩了,没想到竟然会抽调精锐护送他们回去。

    更何况,竟然还会为战死的士兵修建忠烈祠,这根本就是这些士兵们不敢想象的事。

    进忠烈祠就意味着享受香火,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人能拒绝这种待遇。

    历朝历代,谁会在乎小兵的生死?

    可崇祯,亲自领兵冲阵,建设忠烈祠容纳忠魂,抽调精锐护送伤兵回去。

    这样的皇帝,难道不是明君吗?

    满桂等人也被崇祯这话说的极为感动,但是,话虽如此,但不能真的这样实行。

    崇祯是皇帝,他的安危事关整个朝廷,事关他们这些人。

    “陛下,末将以为,如果护卫陛下的兵马太少,若是建奴再次袭来,将会带来不小的问题。”满桂一脸郑重的劝说。

    曹文诏、曹变蛟以及张维贤等勋贵也是这般劝说。

    不过,崇祯已经打定了主意,又岂能更改?

    稍作思考,崇祯想好了说辞:“诸位,你们说的这些朕都清楚,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兵在精而不在多,朕之所以缩减兵马,是有朕的考量。”

    众人疑惑的问道:“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看向多尔衮逃走的方向,说道:“朕欲夜袭建奴!”

    光明正大的和建奴硬碰硬,已经翻车了两次。

    而且每次都是明军士兵气势如虹,击退了建奴的进攻,打乱了他的安排。

    所以崇祯这次打算换一个思路,换一种方式,选择夜袭。

    这两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士兵们能看到他冲锋时的样子,从而引起军心大振。

    既然如此,那就从根子上避开这个问题。

    这个时代的人由于缺乏维生素,所以大多都是有着夜盲症的,到了晚上,视力下降的厉害。

    把大部兵马调回去,只带领少部分兵马,朝着建奴大营摸去。

    只要操作得当,速度够快,有着夜盲症的士兵,未必能发现他。

    就算能发现他,士兵数量少,未必能拦住他。

    到时候,趁着夜色掩护,一股脑的冲进建奴大营,然后表明自己皇帝身份,还怕无法送死成功吗?

    夜袭建奴?

    崇祯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一震。

    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个皇帝胆子大到了极点,有着太祖之风,可没想到胆子竟然大到了这种地步,竟然敢夜袭建奴。

    夜袭真要是那么容易的,那还白天打什么仗?

    行军,号令,旗号,命令,视野,等等问题都无法解决,一着不慎,就容易使得队伍出现混乱,还不等偷袭敌军,自己这边就乱了。

    “陛下,夜袭,可没有那么容易。自古以来,能夜袭成功的,可没有几个。”满桂严肃的说道。

    崇祯心中一喜,要的就是不容易,要的就是不成功。

    不这样来,如何送死成功?

    崇祯稍作思考,构思着说服他们的理由:“你们看啊,朕之所以选择夜袭,那是有朕的考量。

    首先,将士们伤亡这么多,势必要抽出兵马护送回京,如此一来,减员少说也在一千五百左右,四千兵马,仅剩两千五百人。这两千五百人,根本不会是建奴的对手,既然如此,那就要走奇招。

    今日建奴大败,恐慌的种子已经种下,回撤的路上难免惊弓之鸟,若是咱们趁夜发起夜袭,势必勾出他们心里的恐慌,到时候,建奴肯定大乱。”

    崇祯搜肠刮肚,胡乱想着理由,尽可能的把人能够框住。

    满桂等人心里还有些担忧,可愣是架不住劝说,满桂他们最终还是不得不同意下来。

    不过,调回京城的兵力,经过满桂等人的一轮劝说后,从三千缩减到了一千,把最精锐的两千士兵留了下来。

    这对于崇祯而言,也算不得什么困难。

    大晚上的,有夜盲症的明军士兵未必能发现他,就算能发现,未必能阻止。

    至此,所有的准备尽数完成。

    “兵贵神速,事不宜迟,我们应该尽快出发,现在天色还早,此处距离通州不远了,加快速度!”

    崇祯看着天上的太阳,连忙说道。

    ……

    队伍朝着通州方向行进,当最后一抹夕阳从西边的天空消失时,崇祯距离通州已经不足二十里。

    距离建奴的大营已经很近了,游弋在黑夜中的夜不收,不断的禀报着侦探到的情况。

    崇祯的大营中,满桂、曹文诏等领兵将领齐聚一堂。

    一个夜不收站在中央禀报:“回陛下,我们抓住了几个建奴舌头,再往前二十里,就是建奴大营,如今建奴尚未离开,但进攻通州的攻势已经停下,似乎有拔营而走的趋势。”

    崇祯一听这话,心里一紧,这要是拔营而走了,那自己的送死计划不就泡汤了?

    这可不行,不能让建奴拔营而走,必须要赶在建奴拔营而走之前,完成送死计划。

    满桂等人听到夜不收的禀报后,悬着的心放下不少。

    拔营而走,就意味着建奴并没有死磕通州城的打算,如此一来,主要方向肯定不会放在通州,那他们的安全性就会大上很多。

    现在手中的兵马仅有两千余人,如果建奴回过神来,反攻他们,那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让满桂等人疑惑的是,皇太极为何不反攻?

    现在距离建奴仅有二十里,建奴应该也能发现他们,这可是个大好时机啊,他们为什么不反攻?反而还要拔营而走?!

    显然,崇祯已经等不及了。

    如果建奴真的拔营走了,那送死计划就落空了。

    想到此处,崇祯正起神色,稍作思考,便想到了理由。

    “诸位,建奴拔营而走,就意味着他们在通州城外吃瘪,意味着他们军心受到打击,所谓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多尔衮部兵马本就吃了败仗,军心士气定然慌乱,只要我们能趁机摸到多尔衮部的驻地,定能一举成功!”

    崇祯跃跃欲试,眼冒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