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02,我的美好时代 » 第19章 出发

第19章 出发

    东子离开之后没几天刘振也要离开了。

    这几天曾林状态不是太对,三人组缺少一个时还看不出来,因为还有一个人陪着,等刘振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曾林也开始意识到,身边的朋友都要离开了,自己也要去一个陌生的学校,唯一幸运的就是自己离家最近,他情绪有些低落。

    刘振走的那天,曾林居然早起来送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也没说什么骚话,意外的安静。

    刘振坏笑着道“不容易啊,还起来送我。”

    曾林在刘父刘母面前不好开腔,只是翻白眼。

    曾林把刘振送到桥头也就没往前走,只是静静望了会儿,刘振回头还跟他招了招手算是告别,可惜没得到回应,也可能是太远看不到了。

    丁素莲和刘东升把刘振送到学校门口,此时夏静华和父母已经在校门口等着了,李潇也到了,她是自己一个人,站在夏静华身后,如果不是李潇要高不少,刘振甚至都看不见她。

    三人汇合,父母长辈也打过招呼,刘振跟夏静华父母也算是熟悉,住的村子相隔没多远,学习成绩也不错,也见过不少次,夏静华父母对刘振印象不错。

    一脸郑重的嘱咐他路上千万小心,这个时候刘振自然不能掉链子,拍着胸脯保证。

    夏父夏母本意是想去的,听说有刘振跟着,而且自己女儿向来比较自立,来回的车票也太贵,便不再坚持。

    等了有二十分钟左右,一辆客车经过,三人提着行李开始了前往粤省的旅程。

    刘振只背了书包,书包里就两床床单和简单的换洗衣服,还有一张集合了全部身家的银行卡。钱在卡里,还放心些,前世没少听到火车上扒手盗窃的事。

    夏静华背着包,右手还提着一个编织袋,应该是些个人物品。

    李潇是行李最多的,一个背包,两个编织袋,还有一个单肩包,刘振也没客气,伸手拿过一个编织袋,又把单肩包也拿过来就上了车,李潇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提着编织袋快步跟上。

    “不用管他,这么多行李让他帮着拿就行,你拿这么多想累死啊。”夏静华低声对李潇道。

    今天走的很早,车上的人也很少,刘振把手上的编织袋放在行李架上,又伸手把李潇的另一个编织袋放上去,李潇本想自己来,刘振直接无视。

    “找个地坐下吧,这一路挺长的,能睡就睡会儿。”

    “哦,好。”回头帮着夏静华把行李安置好,李潇便坐下,她坐内侧,夏静华在外

    车上人少,夏静华顾忌也就少了很多。

    “刘振,你这么疼我们潇潇吗?我也需要人帮我拿行李啊。”

    “不疼潇潇难道疼你吗?拿着行李正好减减肥有什么不好。”刘振对着李潇一笑,“李潇你说是不是。”

    李潇也不觉得刘振有其他意思,只觉得他在开玩笑,低下头有些羞赧,轻推了一下夏静华,示意她别开玩笑。夏静华斜了刘振一眼,转过头不理他。

    三人起的很早,有点困,两女在车上打着盹。

    这趟旅程会很远,现在没有直通市区的客车,需要转到县城,再转到西海区的轮渡,过了轮渡,再走一段时间才能到车站,可能会挺累,刘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临走前,两家的父母情绪都有些激动,能看到眼珠发红。想到陪在自己身边近20年的孩子要去遥远的粤省,一年也就能见两面,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种离家的场面刘振前世已经见过太多了,心里没什么伤感。看着有些激动的母亲,他内心其实是平静的,他知道未来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不会去重蹈原身的覆辙。这次去大学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以后以最佳的姿态回来,只是短暂的分离。

    他看得很开。

    从前世看现在,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都是可贵的。父母还是那么年轻,东子还在,李潇还在他身前安心的靠在夏静华身旁睡觉。

    失而复得,人生大喜

    现在看来这些幸福还是在的,他知道未来的大势,知道有很多遗憾可以避免,最重要的是,他失去过,他知道珍惜这一切。

    何其幸运

    刘振一路上都在望着窗外,他想的有些多,有些远,眼神望着远方逐渐空洞。

    车窗外的天色有些暗,雾蒙蒙的,盛夏有些闷热,车窗开着一个缝,温热的风吹进车厢里,连风都是热的,没什么凉爽的感觉。

    沿途的村庄偶尔会上来几个乘客,不多,但每上一个都能能让售票员足够高兴了。

    远远的能看到平原上矗立的山地,现在还没有开发,光秃秃的,山下也少有人烟,仔细看看,还能看到些像乌龟像桃子的奇石。

    前世刘振爬过这座山,那时候开发的不错,山里是满山的杜鹃花,很漂亮,现在应该是看不到的。

    客车走了40分钟,到了县城,两女睡得有些迷糊,刘振把两人拍醒,拿着行李率先下了车,他得提前下去看看去轮渡的车,两女都没去过。

    把行李放在车站办公楼下,让两人在楼下等着,嘱咐了一声,现在西区的社会治安并不好,虽然遇上的可能性很小,但也得注意。

    车站里现在是最忙的时候,人流量很大,四面八方来的人都在早晨乘车去外地,这是县城去往各地的第一个集散点。

    停车场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通知去海城的车要开了,去封城的车还差3个人,偶尔还有几人的叫骂声,应该是为了抢人起矛盾了。

    刘振没有好事的去围观,问了两个售票大哥找到了去轮渡的客车。

    这辆车看起来很正规,像是后世跑长途的大客车,跟车卖票的大叔脸上褶子很多,嘴里叼着烟,一说话嘴里的烟一晃一晃,嗓门还很大。

    把两人安置到座位上,三个编织袋则放在了车厢下方的行李箱里。刘振上车时,看见两女正看着他。

    “看什么呢?没见过这么帅的帅哥吗?”

    “没看出来啊,挺靠谱啊你。”李潇在旁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点头,看起来很是同意夏静华的意见。

    “被逼的啊,带着两个路痴,我能有什么办法。”

    “哼,辛苦了。”夏静华难得没有说什么挖苦的话。

    “你俩再睡会儿吧,去轮渡还需要40分钟,过了轮渡咱们还得走一段路,挺累的,我怕你们扛不住。”

    “你也歇会吧,后面还得靠你开路呢。”

    “嗯,坐下歇会吧”李潇开口了,声音有点小,弱弱的,如果不集中注意力,还真有点听不清。

    “好,你俩也歇会儿,保持下体力。”

    从县城去市区的人很多,在那里有最近的火车站,坐火车能够到达全国各地。没过10分钟,车里的人就满了,客车出发。

    刘振看着客车沿着通道慢慢的驶离车站,车站大门的横杆被拉起,客车驶出,然后把这个小小的略显破旧的县城车站缓缓的甩在了身后。

    前世刘振也坐过几次轮渡,很新奇。

    这是在跨海隧道和大桥没有开通之前两岸最近的交流通道,而且还能沿途看海滨风光,吹着海风,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了,在夏季时每天都会有不少人坐轮渡在两岸之间穿行。

    两女是第一次坐船,有些新奇,初次坐船的人对于船的摇晃往往是有些不适应的,李潇应该就是其中一个。

    紧紧的抱着夏静华的胳膊,虽然对窗外的海景很是好奇向往,却又不敢往外看。蜷缩在座位上也不说话,脸有些苍白,看起来有些可怜。

    “李潇,要是不舒服的话就往远处看,这样你能晕的轻一些”

    李潇听着刘振的话尝试着往远处望了望。

    “吃点晕船的药吧,我特意带了一些,你状态不太对。”

    “啊?好的,谢谢。”

    对于李潇的这种简短的回答,刘振已经开始习惯了。

    拿出晕船药,让两人都吃下。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药真的有用,两人状态看起来确实好了不少。

    船在海上慢慢的行驶着,就像电视剧里一样,船舷慢慢劈开海面,发动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夏静华很是活跃,把头探出去想要找船的烟囱,李潇在后面拽着她胳膊生怕她掉下去。刘振还恶作剧的踢了夏静华一脚,吓了她一大跳,回身就要挠他。

    轮渡的时间并不长,也就20分钟左右,船靠在港口的码头上,正好卡住,比较稳当,这是为了车能顺利的开下去。

    刘振一马当先的拿起两个编织袋就往前走,不时的回头望望,两人的速度有点慢,可能是坐船的后遗症,步伐走的有些重,刘振在前面憋着笑,也不好催促。第一次坐船确实有些不适应。

    刘振在前面带路,后面两女紧紧的跟着,从轮渡码头走到车站需要20分钟,还需要时间找候车室,检票口,时间还算充足,刘振就慢下脚步,给两人介绍这附近的景色。

    火车站在琴岛的最南端,离海不到一百米,车站的南侧是一个新建的商场,现在来看规模不小,人来人往。

    在北面就是现在琴岛最核心的商业步行街,在这个年代,步行街是非常高大上的,人们印象中的步行街人流量特别大,遍地都是商铺,配套特别完善,设施也齐全。

    现在的北山步行街确实是的,再过几年,由于天泰商街的崛起,北山步行街开始衰落,人流量也大不如前了。

    步行街的东面是琴岛最著名的天主大教堂,站在车站前还能看到高耸的半截塔身。

    两人随着刘振的介绍,目光在附近流转,夏静华本意是想在附近转一下,但是现在都带着行李,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事,所以也就没有去,三人也同意等寒假回来在琴岛附近逛一圈。

    三人进了车站,询问了几个车站的工作人员才最终找到了检票口,离火车发车还有一个小时。

    从村里来到市区,确实不容易。算算时间,加上等车的时间接近5个小时,拉着行李,还要照顾两个路痴,刘振一个大男人也有点累了,坐在候车厅的椅子上,靠着椅背歇了一会儿。

    举头望着候车室的天花板,车站的天花板很高,给人的感觉很开阔,天花板上光秃秃的很干净。印象中多年以后的车站天棚是有壁画的,可能现在还没画。

    这座车站建成的时间很早,应该是在20世纪初的时候。经过多次维护,改建,一直用到了现在,保留了原来的哥特式风格,从外面的路上看,车站也是极为显眼的。

    车站里的声音很嘈杂,有广播的声音,有检票员大声提醒的声音,还有人们的交谈声。

    车站里候车的人很多,现在这个年代虽然不富裕,但时代的浪潮在这个年代已经慢慢汇成大势,创业,致富成为很多人的向往,这种大势在这个年轻的北方城市里同样能够感受到。

    刘振附近就有不少拿着手机的人在大声通话,话里都是生意,赚钱,装货之类的。刘振没注意听,倒是仔细看了看他手里的手机,没有辨认出型号,时间太久远,记忆都已经模糊了。

    这个年代小型手机开始变得常见了,在小镇上很少见到,但在这个北方的大城市还是能见到不少的,两女也很好奇,在镇上没几个人用,但在这个车站里就有这么多人用,这就是大城市?

    三人排队检票上车,因为是始发站,买票也早,三人都有座,是的,你没听错,还有站票。

    虽然不像三哥家那样还有车厢顶棚的票,但现在还是有站票的,现在的绿皮火车车速慢,没有什么危险,而且可以自备马扎。

    前世第一次从羊城回琴岛时刘振就坐过,不过半路上有很多座位都是空着的,刘振也能在座位上睡一会儿,真正站着的时候不多。

    拿着行李在狭小的车厢走廊里穿行,费劲的把三个编织袋放到行李架上,让两女坐下,这才安心的坐在座椅上。

    总算是能好好歇歇了,一路的跋涉等待终于告一段落,明天下午才能到羊城,可以在车上好好休息。

    夏静华坐在最里面,李潇坐在中间,刘振坐在最外面。

    刚坐下,两女就开始朝着窗外望,刘振在旁边探了探头,沿着车窗的方向看过去。

    地上遍地的铁轨纵横交错,看的人头皮发麻,不远处有一辆到站的列车刚刚停下,车头烟囱上的烟甚至都没息,还发出咕咕的出气声,窗下的站台还有不少人在寻找自己的列车,急急忙忙的。

    刘振看了眼,觉得无聊,就闭眼歇了,留两女在旁边低声谈论着,可能是发现刘振睡了,交谈声音也逐渐低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