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四洲问道志 » 第十三章 成京

第十三章 成京

    翌日清晨,一队人马从都督府出来。

    为首一人骑一高头大马,身穿黑色铠甲,头戴缨盔,马背上挎着一把刀,玄青色,但看不出刀锋。只见这俊朗少年抬头挺胸,威武中透露着几分得意,此人正是孟植。

    后面跟着两辆马车,头一辆是张魁、李灵裔、刘恢宗乘坐,后一辆是昭云、素衣所乘。马车旁有一银铠武将,手持银枪,骑一匹白马,枪上白璎随风舞动,只见他时刻警觉,护着马车,此人正是赵无忌。

    马车后跟着两列卫兵,整整齐齐往守望城南城门进发。

    大道两旁百姓皆避让。

    三人在车内并不言语,张魁翻看着书籍,刘恢宗摆动着玉佩,李灵裔只看着窗外景致。

    李灵裔隔着马车窗户,看着大道两旁房屋,只见屋檐层叠,斗拱相间,十分精巧。

    守望郡城头的雕饰,如同一妇人远眺张望,守望着远踏征途的亲人,两侧城垛,如同两列拜倒的人,祈盼着亲人归来。

    过了两日,众人到达真灵山。

    张魁道:“我要上山去拜访无一法师,孟植与我前去吧。”

    昭云对素衣说道:“我每年也都随母后来,我们也一道去吧。”

    刘轩道:“此地离成京已不远,我就先与无忌回去了。”

    昭云本想着刘轩会一同前去,听他要回去,心里有些不快,但也没说什么,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灵裔并不着急,就跟着他们一起上山。

    一行人便装步行上真灵山来,沿途香客络绎不绝,不似清净地,反倒热热闹闹的。

    转过第一个山坡,香客大都去灵现宫礼拜。

    李灵裔等人跟着张魁继续沿山路前行,一路上行人渐少,山间郁郁葱葱,溪流清澈,景色怡人。

    下午时候,路上已经没什么人,偶有个别修行之人路过,皆是皂衣布衫。

    忽见前方有一个穿藏青色道袍的人走来,昭云疑惑地道:“这里怎么会有南周国虚灵教的人来?”

    张魁说道:“公主有所不知,真灵、虚灵两教虽然信仰不同,但教义颇多相似之处,双方常有往来论道之人。”

    李灵裔倒是有了兴趣,问:“才听闻真灵教,这虚灵教又是什么教派呢?”

    昭云解释道:“传闻南周虚灵教教宗自称得上古天书,主张太极阴阳五行之法,数百年间南周百姓皆信其说。如今虚灵教教首姜文选,道法颇深,南周国王更是封他为国师。现在南周人几乎都信奉虚灵教。”

    张魁道:“嗯,我北周真灵教以修心悟禅为上,而虚灵教以修行登仙为要,两教对于世界本原,万物之理,也是常有争论。”

    昭云点了点头道:“张大人深谙道法教义,令人佩服,我就不十分明了了,不过跟随母后抄诵经书而已。”

    此时那穿道袍的人已经走近,与众人行礼。众人答礼,李灵裔道:“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那人笑道:“少侠谬称了,我可不是什么大师,在下文松,从南周来。奉家师之命来真灵山拜访无一法师。”

    张魁道:“不知尊师法号?”

    文松道:“正是玉虚真人。”

    张魁道:“原来是姜国师的高徒,失敬失敬。不知来此何事?”

    文松道:“不过是交流些教义而已。”

    李灵裔仔细打量文松,此人虽然看起来是修道之人,但神情举止之间,更有朝堂世俗之气。

    文松早已观察过张魁一行人,心知对方非寻常百姓,而更令他侧目的,则是李灵裔,文松从李灵裔身上感受到一股逼人的灵气。

    李灵裔本欲请教,不过文松未等李灵裔开口,便拱手道:“诸位尽可上山,无一法师正在灵隐宫中。告辞。”说罢便扬长而去。

    张魁哼了一声,道:“虚灵教人真是狂妄。”众人继续前行,到达灵隐宫,只见山门颇小,仅容两人并排而行。

    石阶上覆满青苔,门上藤蔓丛生。石门旁隐约刻着一行小字:

    玄洞新融水,凌峰不老松。

    古今天下客,问道真灵峰。

    李灵裔呼吸着润泽清新的空气,点头叹道:“这倒确实是个清修的好地方。”

    进入石门,院子不大,只有三栋房屋,虽然很旧,但都是古色古香,院内人不多,仅有数名弟子在浇园。有一中年弟子迎了上来,道:“师父让我在此迎接诸位。”

    张魁笑道:“无一法师果然好修为,竟早已知我等要来。”

    “哈哈,好修为倒谈不上,只是有点好眼力。”只见一个白胡须、光着头的人缓缓走来,正是无一法师,他手里拄着一根禅杖,穿一身蜡黄的衣服,精神矍铄,慈眉善目。

    李灵裔不由得心生敬意,昭云和张魁连忙行礼。无一法师让那弟子带众人去房里喝茶歇息,自与张魁进了另外一屋。

    李灵裔问道:“这张大人平时趾高气昂,可在这竟如此谦卑,看来无一法师确实修为高深,令人折服啊。”

    素衣一努嘴,道:“我们大王,王后都对无一法师礼让三分,他当然是要谦卑的了。”

    昭云道:“不许胡说,张大人笃信真灵教法,乃真心实意。”

    李灵裔道:“可我总觉得张大人。。。”

    昭云道:“我父王常说,人无完人,各有所好,张大人好一个利字,不过办事还是很妥当的。”

    李灵裔道:“这我就不懂了,师父常说,用人者,以德为先,以才为后,大王何以重用张魁?”

    昭云道:“帝王之术,我也不懂,只是先前饥荒,成京难民涌入,张大人处置妥当,百姓们都是称赞。”

    李灵裔撇嘴道:“素衣说他好利,恐怕救济难民的账目就不清不楚了吧。”

    昭云看了看他,笑道:“父王时常感叹,水至清则无鱼。我不是很懂,现在看来你也不大聪明。”

    三人喝茶聊天,又在灵隐宫转了转,张魁和无一法师才出来,孟植跟在身后。无一法师道:“王后心意,我心领了,只不过我这个地方实在不宜建高阁,还是山下灵现宫适合。”

    张魁道:“如此,那就建在山下吧。今日多有叨扰。”

    无一法师对众人道:“少行一恶,胜于多行百善,万望诸位谨记。”说完特意看了张魁一眼,张魁低头称是。

    众人拜别下山。

    不多时,众人抵达成京,李灵裔见城墙比守望郡高出一倍,左右望去,竟看不到城墙边际。

    一条护城河有数米宽,城门威严肃穆。两排身着重铠的武士守着城门,来往客商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进了城门,全是青石板路,中央主道也比守望郡宽出一倍,两旁都是两层三层的楼房。向北走过几个街区,前方是一个广场,广场后又红色城墙的内城,内城周围又有一条护城河。

    内城城门旁武士多了一倍,并无行人靠近。

    刘恢宗与赵无忌在广场等候。

    张魁拜辞公主回府,孟植转头看了素衣、李灵裔一眼,便跟了上去。

    昭云见了恢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是恢宗对昭云却显得不那么热情,几人交谈了一会,昭云和素衣道别,进内城而去。

    李灵裔悻悻地随刘恢宗到其宅子上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