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六十四章 杨仕铨的艺术

第六十四章 杨仕铨的艺术

    “咳咳,那个,我这边有个任务,今天的课暂时取消,我会打电话告诉你们爸妈的。”

    “任老师,我想跟着去。”周晓白直接一个不假思索。

    “我也一样。”张海洋在学校就号称是周晓白的跟屁虫,周晓白去哪他就想去哪。

    其实带个孩子去也不算啥,平常排练的时候也有女队员把孩子带去的。

    但是这俩是谁的孩子啊,人家让自己教手风琴,自己要是带着出去玩,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任达柯连忙摇头道:“不行不行......”

    周晓白多机灵的人呐,当即道:“任老师我可以给我妈打电话,让她同意。”

    “我也一样。”张海洋连忙应和。

    这就不好拒绝了,主要这俩孩子泡大院的时间比自己还长,懂得太多,不好糊弄,而且看在俩人的确懂事的面上,任达柯只得勉强点了点头:“那行吧。”

    周晓白顿时欢快起来,整个人都变得生动了些,兴奋问道:“是什么排练任务啊,那么着急。”

    “这個我也不知道。”任达柯开始收拾起东西道:“可能是因为月末的慰问演出,昨天团里发来一个新谱子,本来安排的是今天上午合唱团排练,下午是乐队排练,现在可能是时间提前了。”

    “这也太没谱了吧。”张海洋小声吐槽着,他在这手风琴拉的好好的,就那么突然中断了。

    “有新歌儿啊,我能不能看看。”周晓白的关注点和张海洋的不一样,现在的军歌、爱国歌都属于是流行歌,周晓白自然想要一睹为快。

    任达柯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行。”

    其实也没有人明确说过歌谱能不能扩散,只不过任达柯想着小心无大错,反正一会排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听到了。

    -----------------

    虽然杨仕铨说的是周日歇班,实际上司机还是把杨谚接到了黄寺大街的总政,可还没等杨谚下车,杨仕铨就小跑过来,打开门一屁股坐了下去,先对着司机道:“去文工团。”

    杨谚招呼道:“杨叔好。”

    杨仕铨热情回应道:“诶,伍子,你瞅瞅本来想跟你好好聊聊天的,结果这又来事了。”

    看着杨谚投过来的眼神,杨仕铨继续道:“你的歌儿昨天送上去审核,今天批阅意见下来了,‘保证质量,从速成型’。”

    说着他叹了口气,解释道:“从朝撤回来的先头部队要提前回来,这边的慰问节目就得赶紧成型,时间就紧了不少的。”

    部队的撤离也不是百分百由中方决定的,据说还有中立国的视察小组专门观察归国部队呢。

    杨谚听了惊讶道:“杨叔,我的这个歌选进慰问节目了?”

    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是歪打正着,得偿所愿,他确确实实是受到了纪长波所讲的志愿事迹感染,才情不自禁的弹出的那段旋律。

    杨仕铨点头道:“八九不离十,上面也没确定,所以才想着让节目快点成型,看看效果。”

    杨谚开心起来,虽然严格意义上说自己算是借花献佛,可好歹也算是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嘛。

    杨仕铨又带着歉意道:“一会那边排练可能还需要你参与进来多提意见,叔也知道这样做不太讲究,但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半个月我可能就直接住文工团了,没法好好招待你了。”

    人家给创作了歌,结果感谢的话都没说两句,就直接套上架子拉磨,的确是有些不对劲。

    然后又听杨仕铨保证道:“等这边事了了,你想要啥,想吃啥尽管跟我说,我保证给你弄来,叔绝对不亏待你。”

    看着杨仕铨真诚的表情,即使后世吃惯了大饼的杨谚,也不由得既不好意思又相当感动。

    很明显杨仕铨并不是在画大饼,一个这么大的干部,还不至于对一个初三学生这样画饼,不够丢人的。

    用“礼贤下士”来形容杨仕铨似乎都有些单薄了,杨谚今天算是感受到了许攸面对曹操忘履相迎时的心情,明知对面的人在收买人心,却依旧恨不能效死啊。

    如果当领导是一门艺术,杨仕铨绝对是个艺术家,从上车到现在,杨谚没有感觉在两人之间有任何距离感和不适感。

    如沐春风,不外如是。

    只是他必须婉拒杨仕铨的这份好意了,名声是个双刃刀,一个初中生去指导文工团排练,明显是更伤自己的,他甚至连创作人的名声都不想要。

    于是便面露纠结道:“杨叔,我什么都不想要,就是有个事儿想麻烦您一下。”

    “什么事儿,你说。”杨仕铨倒是爽快。

    “就,杨叔,就我是歌曲创作人这个事情,能不能进行保密,还有词曲人的署名,我想用笔名。”

    杨仕铨不由偏头惊诧的看了杨谚一眼,现在虽然还不流行“出名要趁早”的观念,但是都在讲争先进,得荣誉,有时候甚至会把荣誉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而这首歌注定是要响遍大江南北的,而杨谚所能获得荣誉也是可预见的,可他居然拒绝了这一切。

    杨仕铨不禁道:“这可都是荣誉啊,多好的素材啊,在京学生深受志愿战士事迹感染,灵感迸发创作歌曲,那时候你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杨谚闻言却赶紧摇了摇头,汝之蜜糖吾之砒霜,他不想要这样的名声,直接推辞道:“我这次创作纯属偶然,算是一次灵感的迸发,下一次还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都很难说。”

    我名不副实,很可能就是个一次性用品。

    “而且在这一次创作中,我也感觉到了自己能力的不足,如果要没有两位老师的帮助,这首歌绝对不会有现在的高度。”

    我专业知识有限,要真有较真的人来摸底,我很可能就露馅。

    “师父也是一直教我,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我本来为志愿战士们作了这首歌,现在能让他们听到,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其他的我也不想要。”

    我不是开玩笑,也不是以退为进,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虽然打乱了自己的计划,但杨仕铨看向杨谚的目光却愈加欣赏,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一个初中生,这也太成熟了,内心已经开始想着要不要把自家的小儿子也送到卢园手底下学徒,教的这也太好了。

    杨谚既然有此觉悟,杨仕铨也不在意推上一把,况且这不是什么大事,杨仕铨直接点头道:“那你想想要什么笔名,回头告诉我。”

    这就是答应了,杨谚不禁大喜,只感觉心里松快了不少,像是甩掉了一个大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