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八老弟,二哥教你治国 » 第34章 想要就要,想要也没用啊!

第34章 想要就要,想要也没用啊!

    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也不知道为朱元璋减少了多少人的伤亡。

    要是朱雄英没被杀呢?

    朱允炆便再也没有了上位的可能。

    如果不是朱允的做法太过愚蠢,太过下流,他早就死了。

    朱棣也不会孤注一掷,发起了一场靖难之战。

    这才让大明王朝,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恢复了元气。

    然后,就是一场大战!

    是啊,

    永乐大帝所立之功,完全可以将这一次靖难所带来的灾祸给抵消掉。

    可如果朱雄英没死的话,

    朱棣想要的靖难之战,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而在这场战争中死去的平民,也会得到赦免。

    朱雄英并没有死得太早,

    哪怕朱标还活着,

    那个位置,依旧会落在朱雄英的头上。

    朱元璋没必要帮朱允炆铲除后患,

    所以,他才会对淮西的权势人物痛下杀手!

    随着朱雄英的长大,

    至朱标身于明末二十五年去世,

    十八岁了。

    他一定是得到了淮西所有勋贵世家的认可和认可。

    淮西的勋贵们,都是一群骁勇善战的将军。

    朱棣不得不留在了北平。

    连朱雄英都想除掉,

    他连一丝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他真的做不到...

    再说了,即便是朱雄英想要除掉自己的靠山,那也是有可能的。

    而不是跟朱允炆一样,心浮气躁,根本就不顾什么结果。

    原来,这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轨迹进行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很多时候,都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大事。

    都是因为之前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

    太和神庙。

    听到朱元璋的禀告后,

    朱元璋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无数的念头。

    “就依棣儿所言。”

    “那位大夏的副使,自称是淳于笑。”

    “原来是我外甥?”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抬头看着我,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朱棣想都没想就点了点头。

    “父亲,孩儿猜测,此人应该是二伯家的后人,名叫朱啸!”

    “要不然,谁会让别人来我们朱家的祠堂上香!”

    “一个陌生人,哪里会一上来就想着要来我们的家乡凤阳?”

    对于朱棣的推测,朱元璋并没有立刻表示赞同,

    他站了起来,背着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太和宫里,不止是朱元璋,还有朱棣。

    除此之外,就是中书省的两位宰相,以及六部的几位大臣,都是文臣。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冯胜,宋国公,还有其他的将领和勋贵。

    他们比朱棣来得早。

    他们都聚集在了太和大殿之中。

    和朱元璋商量怎样布置西北边疆的防御。

    因为,他已经说了。

    他绝对不会指望二弟朱重六就是大夏的皇帝!

    而现在,龙啸军正对着他们的方向,对他们虎视眈眈。

    必须要未雨绸缪!

    朱元璋可不是一个会束手就擒的人。

    在他想来,一旦有什么危险的迹象,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在准备,如何对抗,甚至是压制!

    所有人都听到了朱棣所说的话。

    魏国公徐达皱了皱眉,沉声道:“陛下,请陛下恕罪。

    “启禀皇上,微臣也认为,这一点,确实是极有可能!”

    “且不说这位副使是否真的姓朱啸。”任八千说道。

    “他的话,有很多漏洞!”

    “他说,他爸爸不过是个农场主,没有任何职位。“……”

    “一个庄园主人的儿子,又岂会被派来为大明效力?”

    徐达说完,又是一声大喝。

    这时,信国公唐和也开口道:

    “兄弟,我同意!”

    “那个大夏王朝的副使,竟然如此轻而易举的,就让他改变了主意!”

    “如果只是副使,哪有这么容易左右正使的决策?”

    众人议论纷纷。

    推理的结论是:

    朱棣的推测,八九不离十!

    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朱啸。

    八成可能是朱元璋的外甥,或者外甥!

    而朱元璋,则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他的心情也变得更加的兴奋。

    他的心中,不由得浮现出了这个少年副使的模样。

    他越是思索,越是感觉到,这就像是他二弟朱重六当初的模样!

    迷迷糊糊中,他觉得自己的眼睛有些湿润!

    她很自然地回过头,

    他不想让所有人都看见!

    可是,朱元璋却停了下来,遥遥看着那个方向。

    这座建筑,就在紫禁城外的一座官邸之中。

    他的眼神,似乎能看穿黑夜,看穿任何东西。

    他看到了在旅店里呼呼大睡的那个少年。

    这种血缘关系,对这位皇帝陛下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很好!

    很好!

    如果真是我的外甥呢?

    这样的话,想要找出老二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什么二弟,什么大夏之主!

    至于大夏的陛下有没有图谋,他并不关心!

    我就是想来看看我失踪了二十多年的家人!

    一念及此,朱元璋的心脏就怦怦直跳!

    就像是看到了与二弟朱重六久别相聚,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等文武百官都说了一遍后,

    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

    他很想第一时间,见到自己的外甥朱啸。

    可朱棣能想明白的,

    这一点,朱元璋可以想象得到。

    既然祝霄没有承认自己的身份,那就算了。

    所以,朱元璋并不打算破坏自己这个外甥的计划。

    只要他不做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这是要毁了大明的根本啊!

    至于其它的,这个大明皇帝,自然是视而不见。

    二哥家的孩子,我们就是这么宠着!

    一念及此,朱元璋定了定神。

    他转过身,对着众位大臣说道:

    “今天晚上,你根本就没有听到任何的声音,也没有任何的察觉!”

    “要是让我发现了我侄子的真实身份……”

    “一个都逃不掉!”

    “知道了吧?”

    全场所有人闻言,都愣住了。

    可这两个人,却是大明王朝最有权势的几个人。

    我一眼就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

    朱元璋也没打算揭发朱啸,

    所以,他们决定先不去管这件事。

    “是。”

    朱元璋点了点头,大踏步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沉默了一会儿,朱棣又开口了:

    “父亲,我要不要接受朱啸之建议,前往大夏?”

    之前朱棣就跟朱元璋说过,朱啸想要让自己去大夏。

    但在父亲没有做出最后的选择前,

    朱棣也不能百分百肯定。

    不过,对于这一次的大夏之旅,他还是很期待的。

    且不说能不能面见大夏的帝王,单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心服口服。

    想要确认一下,这个人就是二叔朱重六。

    就是为了见识一下大夏的尖端科技。

    光是这一点,就让朱棣动心了!

    如果能偷偷学会一些,那就更好了。

    到时候,大明大军的战斗力,将会大大增强!

    那大明当着夏国的面,岂不是更好?

    如此一来,他的话语权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