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图1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闭关兑诺

第一百四十九章 闭关兑诺

    这一日毒谷溪岸,雪绫仙正从山谷沐浴归来,她等候数月,终是等到墨云生炼气巅峰,二人在相视,她催动法阵,聚灵之阵轰轰响动,一缕缕灵气形成青白之雾融入阵中。

    雪绫仙正色道:“此次闭关苦修,你我互不影响,若是修行有难,亦或是灵石不足才需相找。”

    二人袋中灵石充足,足矣应付此次闭关数年的法阵损耗。

    墨云生摸袋点头,道:“若不是你我杀了田封三人,这筑基一事怕是还得延缓数年。”

    田封一战,二人收获颇丰,若无雪绫仙支援,或是令这三人逃脱,今日筑基一事决计不会这番顺利。

    雪绫仙慰道:“莫要瞎想那么多啦,速速筑基才是要紧事,我也知你忧心魏大侠伤势,快些筑基后你便离谷去寻他们,如何?”

    柔音入耳,墨云生淡笑道:“好。”

    接着雪绫仙收拾院中杂物,站在门前道:“那好,今日开始,你我便闭关修炼,一同筑基!”

    墨云生抱拳道:“祝姑娘闭关顺利。”

    “你也不许懈怠,若有不懂之处,尽管来屋外问我。”雪绫仙微笑合门。

    木门关闭,墨云生见窗中飞出几枚灵石放在阵旗中,知晓她已开始修炼,也不多打扰,回到溪对岸开门入内,木门咔一声闭合,开始持续数年苦修。

    与此同时,数千里之外的云国林州冻雁山下,有一艘浮舟降落,从上走下莘墨桐和四名男子。

    其中一名老人满头白发,对另一名身穿黑色棉袍,头戴斗笠,腰佩长刀的中年侠士道:“魏老弟你有病在身,又来这冰天雪地,如何受得住?”

    出船之间,魏江寒便打口喷嚏,浑身打过寒颤,道:“他奶奶的,你这快七十的人能来,我这比你年轻十几岁的人怎就来不得。嘶……这地方天气诡异,上次来此也是这番模样,几年时间变都未变。”

    莘墨桐回头对另一名蓝衣青年道:“莘渃,你来保护好魏叔温老他们,这冻雁山总觉并非自然气候,小心为妙。”

    最后一人为身穿甲胄,外披棉袍的赵青山,此刻走在最后戒备林中野狼,也问道:“姑娘何出此言?”

    莘渃在他身旁拿出一张火红符箓,符箓发光绽放,化作一团火球飘在人群头顶,一股热流洒下,令众人寒气立减。

    施法过后,莘渃道:“姐姐定是发觉这里空中总是有灵气荡漾,你们凡人察觉不出,但姐姐作为筑基修士,灵识过处,比我等感知灵敏不少。”

    众人向山走去,莘墨桐道:“可疑可疑,此地气候绝非自然所成,定有奥秘其中,但这样地域屹立于云国疆土,尘临门那群人也不过来一探?”

    “姐姐,此行首要是救人,此地就是那些结丹期修士也不敢掺和,我们便也不要与此扯上关系得好。”莘渃在后劝道。

    莘墨桐道:“嗯,你说有理,此行救人为主,诸位小心跟在身后,山路湿滑,莫要摔着。”

    温玄民抱拳道:“多谢姑娘了,此次相求前来冻雁山救人颇有突兀,还请姑娘见谅。”

    莘墨桐拿着百兵图,回头笑道:“哪里哪里,温老心念这里关押之人令人动容,再说墨兄在我部中相助诸多,此次来此代他救人,也算还了一点人情。”

    莘渃道:“是呀,墨云生可帮我们许多,要不是他,我早已死在龙鳞卫刀下,更别说让姐姐筑基也算他的功劳。”

    听众人聊起墨云生,魏江寒心中欢喜得紧,不由感慨道:“也不知这小子最近在做什么,出门三年,信笺上也不念下我,但能遇见你们这些好友,应该经历不少。”

    莘渃道:“魏叔,他当日和我们告别后就与雪绫仙姑娘去闭关了,定是要突破筑基才可出关,现下若无差池,他应该和雪姑娘一道正作突破。”

    魏江寒道:“如此甚好,承蒙你们姐弟照顾他了。”随即他又对温玄民赵青山二人道:“看到没,荒人也有好有坏,你们莫要表面迎合,背地里使绊子啊。”

    赵青山正色道:“哪有的事,我们也非孩童,哪会有非黑即白之想,此次若非墨老弟与莘姐弟相识,我们也不敢这样大举来此,救助被关之人。”

    温玄民抚须道:“正是,正是。”

    二人都知是魏江寒说笑,几人一路向前,走上山道,前路正巧见龙鳞卫换班下山,可还未见清众人模样,就被莘墨桐斩杀当场。

    抵达山顶石亭处,莘墨桐将飞舟放出,让温玄民与莘渃在此守候,她与赵青山魏江寒二人进牢救人。

    一行人兵分两路,莘墨桐带两名云国高手抵达牢门前,此门早已被修复,且还加厚一层,就为防止有人再举杀来,但作为筑基期的莘墨桐哪里会怕,百兵图展开,一柄紫色长戈飞出,划出黑线,黄色兵纹缠绕在上,一击之下连带守门的两名龙鳞卫一齐,将牢门切成两半。

    进入牢中,有莘墨桐在,如入无人之境,魏江寒和赵青山握刀拔枪,却从未一次出手,来人想阻的龙鳞卫皆是不敌,全都被莘墨桐斩杀当场。

    这些龙鳞卫大都心朝陆鲲,无需任何犹豫留手,唯有些终年在此看牢的老兵赵青山让莘墨桐留下性命。

    刚至锁梯,一层所有官兵被清扫一空,就是一些炼气修士杀来,那也不是莘墨桐一合之敌。

    待落至下层,莘墨桐带着二人直入当年关押温玄民之地,魏江寒刚想运功再击开牢门,谁知莘墨桐挥掌轻碰,一团黄色兵纹裹住掌风,轻轻掠过铁门,大门立开。

    铁门轰倒,魏江寒心下微苦,自己修炼一辈子的内力,在这些修行十几年的筑基修士面前毫无作用。

    但他已至武道极巅,也丝毫未因仙凡之别心生无力,和莘墨桐一同进入牢中,大喊道:“诸位,当年承诺,此次前来兑现,魏某来此救助你们!”

    赵青山见牢房最深处,那黑牢之中身影,快步跑上去喊道:“爹!孩儿前来救你啦!”

    此人正是当年呵斥住牢中众人的赵当千,他见孩儿前来劫狱,正待呵斥,就听赵青山将事情经过讲出,明白来龙去脉,他顿时大笑道:“好一个魏江寒,你们还真做到了,来,青山,助我脱狱!”

    父子二人并无什么含泪哭诉,两人都是将军,哪有什么泪流?此刻赵青山举枪开牢,破开赵当千束缚铁链,相拥大笑出声。

    洪钟笑声引得牢中众人惊醒,莘墨桐与魏江寒接连破开牢房,将众人放出,待三十几人尽数走出牢狱,魏江寒才挨个寻找,谁知一直难以找到,不由问道:“那位天子少师郭大人呢?”

    他看遍各个牢房,翻找个遍,也未曾见到郭老身影。而这一问,也让众人气氛低沉,赵当千身材高大,但早已因牢中灾祸骨瘦如柴,此刻从怀中掏出一本书,递给魏江寒,悲痛道:“郭大人过世两年了,他年事已高,在冰天雪地的监牢内能撑得十几年已属不易,两年前他得风寒,不治身亡,这本书是他的所写的《郭平录》,内有他一生治世经验,以及授君之道,我一介武夫难以看懂,还请你交给温麒麟,他定能让此书流传百年。”

    魏江寒长叹一声,他们就是早上几年来此劫狱,郭老也难逃生老病死,此事众人尽皆长叹,如此寒牢当中渡过晚年,何尝不是一种天大刑罚。

    有人道:“我们牢中本有五十余人,这些年中加上新来者,已在牢中死了一半,只剩下我们这些以前练过些武功,身体年纪还算强健之人。”

    冻雁山大牢地处苦寒之地,就是龙鳞卫也极是惧寒,更遑论这些被冤至此的犯人。

    莘墨桐站在牢门,催促道:“叙旧稍后再说,这里天气恶劣,快些离开回见安城为妙。”

    魏江寒点头道:“好,姑娘在前引路,我们有力气者扶着些有病在身之人,一同出去!”

    众人看莘墨桐脸有荒纹,不由惊异,但看他手捏仙术,各个以为见到神仙下凡,哪敢多言,纷纷跟在其身后离开冻雁山大牢。

    牢外莘渃等候多时,待将牢中众人接上,莘墨桐催动大船,往山外直冲而去。

    船上,魏江寒将《郭平录》交给温玄民,了解郭老狱中之事,温玄民老脸痛苦,大叹一声道:“人生疾苦,谁也难挡,云国改天换地时快至,可惜老郭是看不到了。”

    他面迎风雪,心中苦痛,待船下山落在冻雁村外林中时,温玄民才恢复些许神采,他此行前早已交代给莘墨桐,待劫狱事闭,便送他来此,了结一桩因果。

    为不惊动村中人,他只与魏江寒二人在雪地内行走半里进村,看牛老板依旧在这摆摊卖酒,见有新客,他也如当年那般热情,嚷道:“这天寒地冻的,你们要来壶热酒不?”

    看他还没认出二人,温玄民直接从怀里拿出厚厚银票,还有一枚令牌放在牛老板身前,道:“我温玄民说话算话,这千两银子和这枚温令,足矣让你们将这村儿发展一番,待云国事毕,我再让我儿温和仁带上些难民迁居至此,与你们共同开采冻雁山下矿物,发展此地。”

    见是温玄民本人来此,牛老板先是发愣,两眼大睁,有些不知所措,进而双目发红,热泪盈眶,最后更是双膝跪地,郑重一拜:“承蒙大人不弃,小的这些年每日睡前都在念着大人,今日神仙显灵,大人终于来此扶持我村。”

    温玄民抚须道:“经营之道还需你们冻雁山人自行摸索,但你们能居住在这等雪地数百年,温某能信你们安心将此村发展壮大,共谋云国大业。”

    村内居民听有响动,也接连跑出,明白事情来龙去脉,纷纷叫喊温麒麟名号。

    牛老板哭道:“此为我村众人祖地,定会好生利用脚下土地矿物,将这片地方好生发展,并静候温少主前来!”

    温玄民心下相信这些人才,这才将金钱令牌交给他们,能坚守这冻雁山不弃者,性格大都坚韧老实,决难有那些贪赃枉法之辈。

    二人对村民一一道别,离村回舟。路上魏江寒问道:“你就不怕他们卷钱跑路?这么多银子若是都给他们,寻个良地,安生一辈子岂不美哉?”

    温玄民脚踩雪地嘎吱作响,手撑着木杆,道:“他们居此为家许久,因是明白冻雁山是处宝地,价值可比这些银子金贵太多,若真拿着银子离开,就全当给村里人改善生活。日后再来此地开发便好,若他们信守承诺,收纳流民,开采资源,那便少费一番功夫,届时温和仁来此也轻松不少。”

    魏江寒大悟,骂道:“妙啊!他奶奶的你这人精明白这次送钱无论他们应不应,贪不贪,你都不亏,温老头,魏某佩服!”

    温玄民抚须得意道:“这叫考虑周全,魏小子,我武功万万不及你,但这治世之道,你却不及我一根毫毛。”

    忽然温魏二人回头看着远方村落,又相视一眼,互相知根知底,明白今日此事做得妥当,一齐在雪地中哈哈笑起,背朝风雪,缓缓消失在白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