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谋主 » 第十八章 盛世大唐需从微末做起

第十八章 盛世大唐需从微末做起

    回到唐国公府,李桓哼着小曲,走回自己的小院。

    心中再次万分的感谢这万恶的封建社会。

    刚才回来的路上,李渊可是说了,后面的是都不用他管,只要等着成亲即可。

    李桓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结婚得在长安城内结。

    李渊表示反对,虽然对起兵成功有信心,但什么时候能拿下长安,那可没准的。

    万一拖个两三年,这不是黄花菜都凉了吗,卢家不至于悔婚,但李渊的脸面过不去啊。

    李桓只是淡淡的表态了一句:“叔父,半年后,我必在长安城内迎娶卢家小娘子。”

    李渊顿时双眼放光,这表态说明李桓心中已有全盘谋划,半年内必定能拿下长安。

    此时的李渊对李桓已经有了盲目的信心,只要李桓敢说,李渊就敢信,半点犹豫都没有的那种。

    当即李渊就同意了,让李桓放心,并让李桓安心的为起兵做谋划。

    李桓想要在长安城结婚,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第一,起兵在即,所有人都在紧锣密鼓的为起兵准备着。

    这时他一结婚,势必打乱起兵的节奏。

    多米诺效应了解一下,万一因结婚多了一些变数,导致起兵失败,李桓可是要抓瞎了。

    第二,自己现在是寄人篱下,真正的一无所有。

    等拿下长安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和功勋,必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及财富。

    男人都是要面子的,自己可不想以后别人在这方面诟病自己。

    自己的名声在以后的布局中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第三,那卢诗怡还是太小了,李桓真下不去手,能拖半年是半年。

    女大十八变,万一半年后变大了呢?

    李桓并未直接回到小院,而是坐在了池边凉亭内。

    他需要想一想有什么即不改变历史走向,又能加快进程的办法。

    思来想去,除了提升军队的战力外,其他的手段都没用。

    政治?啥手段都用不了,长安官场目前没有自己人,就算有办法也没人实施。

    民心?这玩意现在根本就不需要去争取,只要你敢反,民众就不会反对。

    当然只是不反对,若想要得到民众的支持,那还需要用点办法的。

    什么办法?参考人民子弟兵,soeasy。

    后勤?晋阳宫要啥有啥,只怕没人用,不怕没得用。

    谋略?从起兵到攻下长安的所有大小事件的确都在脑子里。

    可是,敢说出来吗?

    之前的事还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情报分析,周密思考,利用人心性格等借口做到逻辑自洽,让人信服。

    但后面的事怎么解释?

    没有理由就把结果给说出来了,那不是谋略,那是卜卦。

    排除了以上选项,那就只剩提升军队战力这一个选项了。

    可怎么提升军队战力,又把李桓难坏了。

    现在军队的装备有了,全部是隋朝的积蓄,管够。

    统帅、战将也有了,虽然远远不如打中原时期的将帅阵容,但打个长安绝对够用了。

    士兵虽然大部分是新募之兵,战力可通过训练提升。

    可李桓除了队列训练,其他的训练,他也不懂啊,也不能瞎指挥吧。

    军心士气这方面,李世民他们做的也不错。

    军队的政治宣传自古就有,无非就是保家卫国、平定乱世做英雄,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光耀门楣之类的。

    李桓郁闷了,堂堂穿越者居然连这点小事也办不了。

    既然自己想不出办法,李桓决定依靠人民大众,毕竟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于是李桓就闭目仔细回忆前世看过的历史类穿越网文。

    没多久,李桓就乐了,这不就有了嘛。

    根据各位作者大大的脑洞,李桓整理出以下几条他可以用的办法。

    虽不能直接提升军队的战力,但从战略的高度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军队医疗卫生系统。

    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医疗卫生的概念。

    士兵挨刀子了,回来后不管伤口大小,随军郎中给撒上些金疮药,找一块洗过的布给包扎上。

    (金疮药基本是军队批量定制的,用的药都是极为普通、廉价的,药效可想而知)

    伤口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包扎的布没有经过消毒处理。

    这受伤的士兵能不能活下了真得看天意了。

    所以士兵受伤后能存活下来的概率不到四成。

    按现在的实际情况,只要把清创及消毒做到位,那受伤的士兵存活率保守估计会达到6-7成。

    有些书友就要问了:为什么不把缝合技术给主角安排上?

    原因有二:

    一、缝合技术在隋朝时期便以出现,且技术成熟。

    隋唐的将领受伤后,如果伤口过大,都会进行缝合术。

    但由于锻造技术的制约,缝合工具极难制造,无法在军队大规模推广。

    二、要用缝合术,就要用到麻沸散这类用于麻醉的药。

    而这类药的药材价格、数量及配置的繁琐程度,都不可能在军队大规模推广。

    最重要的是,在封建社会,士兵在当权者的眼里只是消耗品。

    没了就继续招,招不到就抓,不可能花大代价去救治伤兵。

    至于将军受伤为什么基本都能活下来?

    四个大字:特权阶层。

    另外还有饮用水的卫生(烧开水),个人的卫生(如手指甲)等。

    做好了这些,可以有效的避免疟疾、拉肚子等肠胃疾病,避免非战斗减员。

    李桓觉得现在提出这个卫生系统的概念正是时候。

    可以为以后应对瘟疫做一个铺垫。

    还有就是由军及民,提升整个唐朝民众的卫生观念,从而提升健康指数。

    第二:军队后勤的管理系统。

    说白了,就是学会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用表格进行进出账管理,再配上珠算。完美。

    能有效提高后勤运作的效率,提升对作战部队的配合。

    更重要的是,以后国家的管理也可以用。

    对了,还有百分比、数据图表、大数据对比图表等等的运用,可以使用在国家的各个层面。

    第三:马蹄铁。

    这是个小玩意,对即战力的提升几乎没有,但能有效的延长战马的使用寿命。

    马蹄是马最容易受伤的地方。

    马蹄随时都与地面进行着接触,在接触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强的摩擦力。

    这个摩擦力会对马蹄造成损伤。

    有时候地面有淤泥和积水,这些积水会马蹄的底部渗透进去导致角质层的脱落。

    当马蹄没有角质层的保护的时候,肉便直接与地面进行摩擦,马蹄会出血腐烂,导致马儿感染细菌。

    马蹄铁是在元朝时期才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在这之前,一般都是直接用滚烫的烙铁来烫马蹄的底部使其变得坚硬,而没有专门使用马蹄铁。

    在当前的情况下,李桓暂时就只想到了这3点。

    (其实是作者只想到了这3点,书友如果有什么好点子,欢迎留言,作者随时安排)

    李桓越想越觉得前两点要马上去做,先在军队落实下去,以后推广到整个大唐的方方面面。

    盛世大唐需从微末做起。

    既然想到了,那立马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