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魂穿袁绍 » 第十五章 朕不可能缺德

第十五章 朕不可能缺德

    是日,廷议。

    皇帝刘宏问计于群臣,妖道张角呼风唤雨,更能召唤雷霆,还抓了朕的皇叔安平王,卢植大军被阻,迁延日久,靡费钱粮,如之奈何?

    群臣惊惧,这张角是神仙下凡吗?说什么的都有,就差直接说一定是陛下德行有亏,老天派人来降罪了。刘宏脸色很不好,老子平时也就喜欢美女,也没啥大错,一定是你们这些大臣做了坏事!

    太尉邓盛启奏,哪有人可以呼风唤雨、召唤雷霆,一定是流言、吹牛,目的就是蛊惑人心,不可信,并建议派增援军,围剿张角。

    光禄勋刘宽启奏,所谓雷霆,不过是硫磺配硝石,再加蜂蜜烧之,产生爆炸,声若奔雷,臣在一本古书《范子计然》中看到过这种记载。至于呼风唤雨,恰逢其会罢了。

    额,火药?袁绍听的心惊,张角竟然搞出了火药?仔细想想,好像也挺合理,他一个道士喜欢鼓捣一些东西,翻看一些古书,炼制一些丹药,顺手搞一些骗人的把戏,是很正常的。袁绍估计,这火药八成威力一般,也就吓唬人。想搞出威力惊人的黑火药,那必须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出合理的配比,还要均匀混合做成颗粒状,做到那种易燃易爆的地步,才能有杀伤力。很明显,张角只是拿来吓唬人的,否则早打到洛阳来了。

    刘宏认为邓盛、刘宽很不错,这才合理嘛,哪有什么神仙,就算有也不可能是张角,他是反贼,朕不可能缺德!

    于是诏命何进征召军士,加以训练,择日选拔良将率军开拔支援前线。

    又命小黄门左丰前往冀州考察军情,就地筹措钱财,赎回安平王。

    回到校尉府,袁绍认为有必要给自己的小兵们普及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否则碰到装神弄鬼的张角这种人,会吃大亏。于是提笔改稿,将手稿进行扩充,根据自己浅薄的物理化学知识,进行通俗的讲解描述,并举例说明。

    比如鬼火,由于常年瘟疫战乱,坟头林立,甚至直接抛尸荒野,常有鬼火出现。这不过是尸体腐烂之后,骨头中分泌出的一种物质白磷而已。白磷燃点特别低,可以自燃。坑蒙拐骗的道士手指上抹点白磷,往桃木剑上摩擦一下,就能点燃符纸。

    还对张角召唤雷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表示任何人,只要将硫磺或者雄黄、硝石和炭粉进行合理的配比引燃,都会产生爆炸,声若奔雷。

    也对物理学的一些原理进行了论述,比如杠杆原理,投石车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还有滑轮的应用等,这些其实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汉朝百姓的生活实践当中,只是没有形成力学理论。并指明了力学进行数学量化的研究方向,并举例投石车进行数学量化之后,不需要有经验的投石手,普通的小兵们就可以更快的按刻度进行操作,打的更准更远。

    袁绍认为,早点普及一些科学常识,能让升斗小民少被收一些智商税,少被骗,功莫大焉。

    再三校正之后,交由活字印刷小组开工。这么多天过去,活字基本都已经制作完毕,看着这些阳文反字字模,袁绍仿佛看到了刚出浴的美人。

    当然,字模原本打算采用铜制,不过由于浸墨不太好,最终改用胶泥制作,便宜皮实。

    三本兵书本就没多少字,百科书由于是白话文,字数较多,但是合起来也没多少。袁绍决定合并,百科小常识加兵书,兵书放到了后面,合到一起,不过52页而已。为了表彰众位工匠,扉页罗列了所有参与制作的人员姓名,袁绍、曹操、袁术、梁鹄、张三李四等等,书名《大汉小常识》,刊印了几千册,皮用牛皮,线装,看起来非常的上档次。

    首先,给识字的家丁门客们人手一本,并命令他们没事去附近自己的几个庄子给佃户们讲授教学。其次,校尉府各小队长一人一本,负责教导各自的小兵,列入考核。最后,开家书店,卖书,考虑到洛阳有钱人比较多,以及便宜往往得不到珍惜的心理,定价998钱一本,当然这在万金难求一本兵书的汉末,真的是良心的不能再良心了,简直就是白送,而且还是三本兵书以及很多百科小常识。

    袁绍的小心思就是恶心那些把书藏起来不借的玩意,你们就守着那些破竹简当宝吧。

    这个年代,书基本靠手抄啊,贵是正常的。没有人知道袁绍这么多书怎么来的,而且字体都一模一样,都像是梁鹄亲手写的,写一辈子也写不了这么多啊,而且不可能这么工整无错。

    最重要的是,便宜,只要998,都不到一千!如果认真比起知识含有量来说,简直便宜了百倍不止。

    于是没过几天,《大汉小常识》遍布帝都大街小巷。很多动手能力强的人,都开始做起了实验,试图验证书中的小知识点。

    有人站在城墙上实验一枚铜钱和一块大石头谁先落地。

    有头脑的商人,卖起了白磷,很多市民买了白磷,穿了道袍,拿起桃木剑,二指并拢,迅速那么一划拉,果然火起。至于道袍,大概或许是一种逼格和仪式感。

    甚至,有人在家里搞起了火药实验,大白天,常常听到霹雳咣当、或低或高的闷雷声。

    本来处于黄巾威慑之下瑟瑟发抖的洛阳,竟然生出一种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假象。连整日跟美女鬼混的皇帝刘宏,都买了一本,在皇宫里看的津津有味。

    刘宏认为这本书很好,这本书深刻的解释了张角并非什么神仙,不过是懂点小常识,就装神弄鬼吓唬朕,实在是可恶,必须弄死他!

    刘宏还认为,袁绍不错,如今流言都没几个人信了,解决了朕很大的麻烦。

    于是,加封袁绍为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命袁绍招募新兵,加以训练,以待王命。当然,刘宏是有小心思的,要分大将军何进的军权,军队都在何进手里,睡觉不踏实。

    袁绍自是欣然领命,并上奏说,臣一定不辱使命,为陛下训练出一只强军。于是,袁绍挑选了家门口的一处地方,兴建军营,广招士卒,待遇从优。

    鉴于袁绍美好的品德,以及《大汉小常识》一书的影响,很多人觉的,与其去大将军府当兵,不如跟车骑将军混更有前途,因为连司隶校尉府的小兵都能跟着认字学小常识甚至兵书,这对于底层大字不识一个的苦哈哈的劳苦大众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小兵越来越多,弘农的、右扶风的、河东的,甚至有汉中一带过不下去的有志之士都偷跑来洛阳参军混饭吃,最重要的是有人教《大汉小常识》,对知识的渴望很是强烈。

    很快,袁绍手底下的小兵数量,直逼三千大关。刘宏给予了袁绍大力支持,钱粮充足,还从西园调了百匹好马。

    袁绍又抽调木老六、弘农杀人魔赵老四、甄舫、刘强等人充当队长,还忽悠了张有钱、梁鹄等人入伙组织教学,迅速拉开了阵势。

    军营搞的有模有样,拉练口号喊的炸天般响亮,皇帝看了都说好。

    袁绍的想法很简单,练兵的目的就一条,克骑兵,将来最大的危险来自董卓的西凉骑兵以及并州骑兵,而不是乌合之众的黄巾军。

    怎么打骑兵?

    卫青铁骑对冲、武刚车防守,太贵玩不起。

    最近的“凉州三明”之一的段熲,多次大破鲜卑,最终达成了汉末最高成就,将东羌灭族了。不过这位爷前几年被陛下鸩杀了,否则还真没皇甫嵩什么事。段熲也是战车加骑兵,特别费钱,灭族东羌花了四五十亿钱。也太贵,玩不起。贵的原因是骑兵为主,战车为辅,你想追杀人家,必须骑兵多。

    考虑到刘宏穷到卖官的客观现实。小成本干骑兵的法子,也只有俞大猷的车营理论了。俞大猷曾用一百辆战车,4000多人追杀十几万蒙古骑兵,那场景就是追着枪毙。

    俞大猷的战车车阵,用马上步兵十人,骑兵二十人,战车一辆,步兵十人,一共四十人为一队。战车车式为独轮,车前装有长矛,轻便易运,遇坑数人即可抬起。

    明军火器犀利,碰到敌人,战车往前面一摆,车轮就高1.5米,车上有横木3.8米,还有各种长枪、旗帜,盾牌,那就是一堵绵延几千米的城墙。敌人来袭,车上的小兵们先给敌人来一波弓弩火炮,迟滞敌人的速度。趁敌人混乱不堪,马上步兵冲出去,下马,对敌人再来一轮排队枪毙活动,等敌人反应过来,早就上马跑回来了。等敌人冲到阵前,那就是迎来2.6米长的钩镰刀、虎叉、龙刀的招呼。等敌人想跑,车后面摩拳擦掌等候多时的骑兵就会冲出去追杀,后面的步兵就只能干干补刀、割人头装车的活了。

    当然,俞大猷的车营,攻击力主要靠火铳火炮,你打不着我,我能打着你,你死不死!

    汉末可没这玩意,但是,俞大猷的钩镰刀、虎叉、龙刀,这些武器长度都在七八尺(2.6米左右),可砍可刺,对付骑兵最为便利,是可以借鉴的,甚至只需要多搞些长枪手就行。而且袁绍打算搞出瓦罐炸弹、炸药包,进行近距离清场活动,防止敌人步兵靠近车营对我方造成威胁。

    你离的远,就用弓弩招呼,你骑马敢靠近,刀叉长枪招呼,你步兵持盾围上来炸药包招呼。

    你远远的骑射,咱盾牌底下躲躲,你就是给送箭的。说实话,汉代没有马镫,骑射很难的,一般小兵都是单手操作,你还想脱缰、双手射箭?咋滴,人人黄忠、吕布?俺不玩了,行不?

    骑兵可怕的是踩踏,一群骑兵高速冲过来,没有小兵能挡住。

    唯有移动堡垒车营,再牛的骑兵也不敢撞堡。

    有了炸药包的车营,对付步兵也不差,你成群结队围上来,扔几个炸药包,怕不怕!

    灵活运用,打造车阵,以车为队,更加易于指挥,只需要队长看懂旗语就行,小兵们很容易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我就在这里,你过来呀!你不过来,我就慢慢平推,看你死不死!等我靠近,就给你几个炸药包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