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宋:从做海贼开始 » 第六十六章 不完美的战争之神

第六十六章 不完美的战争之神

    林黛玉觉得这个久未谋面的郑家哥哥肯定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姓祝的管事大叔也被他传染了,两个人居然盯着一堆木头架子流口水。

    脸上的痴汉表情比昨天闻她肚兜时候有过之无不及。

    这让她有些挫败,难道自己连堆木架子都不如?

    闷闷不乐地听着两个男人看着船台上那个丑陋的船骨架一个劲的称赞大美人,林黛玉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瞎了,那上面哪有人?美人明明在他们身后好吗?她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尖,在心里补充了句其实美人还小,黄蓉姐姐那样的才算大……

    郑庆心情很好,回过头就发现心情很不好的林黛玉正在低头思过。

    见她盯着脚尖,郑庆居然福至心灵地猜到了这个萝莉在想啥,温言安慰道:“别看啦还有救的,多做做按摩还会发育的!”

    林黛玉失落的目光突然变得炯炯有神,眼睛里像是冒出了两团小火苗:“庆哥哥你居然连这个都会!你帮我按摩好不好?”

    郑庆没搭理她,黄蓉的按摩手法很老到,这种事就该她们两个关上门研究。他又不是伺候老婆坐月子,哪能随便帮别人家闺女踩奶的。

    特别是林七那个棒槌的闺女。

    让林黛玉自己到附近找个地方消遣,郑庆和章显怀到了造船坊旁边的铁坊,大夏天这里忙活的都是些恨不得光屁股的汉子,她一个丫头片子见了会影响身心发育。

    今天的铁坊里一片富贵景象,到处都堆满了金灿灿的铜钱。

    在林家的帮忙下,郑庆他们的泉州之行收获颇丰,除了几百斤的铜料外,还运回来了近两万贯的铜钱。

    宋钱可谓是历朝历代最奇葩的货币,“以七十七钱为百”,一贯即七百七十钱,约五宋斤重,差不多相当于三公斤。

    郑庆他们这次带回来的铜钱的重量接近六十吨,苏四狗和萧恩带人从昨天搬到现在也才将将搬完,一框框铜钱把铁坊塞了个严严实实。

    见章显怀带着郑庆过来,两个本来累像死狗一样的汉子突然来了精神:“快带我们看看那什么大炮仗!”

    郑庆无语,这两个夯货把天聊死了。

    火炮炸膛是严重的事故,要是敢在炮兵面前说炸膛,说不得人家会把你塞到炮管里打出去……

    “手雷已做了三千多枚,这里放不下,我便让人都送到河滩上的院子了。”

    章显怀简单介绍了一下之前的的进度,便将众人带到了旁边开辟出来的一个铸造车间。

    “这玩意我们第一次铸,二郎前些日子又不在,我便自作主张先造了两门,若是没有问题很快就可以继续生产。”

    彰显怀带着一脸得意,伸手将房间正中的油布一把揭开。

    两门火炮已被安装在炮架上,一门是四轮的舰用炮架,另一门则是双轮的野战炮架。

    在光线的照射下,两门火炮的炮身散发出金灿灿的光芒。

    这绝对是苏四狗和萧恩所见过最昂贵的武器了,周身上下都是土豪的味道,苏四狗一脸心疼:“乖乖,这么大的家伙,得花多少钱……”

    他的问题让彰显怀有点尴尬,结结巴巴回答道:“铸这两门炮……差不多……融了五百贯……。”

    “还好,还好……”

    自打香水卖了将近一万两银子之后,苏四狗明显财大气粗了很多,算一算一门炮也就用掉一百多两银子,林大官人那边卖两三瓶香水就回本了。

    巴掌大的两瓶香水就能换这么大一根铜管子,苏四狗觉得这笔买卖很值。

    他和老萧看得都是热闹,只有郑庆一脸痴汉状看着门道。

    彰显怀前些日子的话不假,改用铜铸之后,工艺上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老祖宗们在殷商时期就能铸将近一吨重的商后母戊鼎,没道理两千多年后的宋朝造不出只有一半重的铜管子。

    匠人们在铸造这门炮的时候用的是传统的泥模铸铜,以及失蜡法。

    铸造的成品相当精湛,经过打磨之后,炮身、炮管里都找不到一点毛刺和砂眼。

    郑庆相当满意,剩下的就要等待试射后才知道了。

    看着两门欧气十足的青铜炮,郑庆再一次不争气地流下了口水。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神!

    他们运回来的铜钱,足够铸近一百门炮了,别说蒲家的海盗,就是女真蛮子攻过来,都得被炸成渣渣……

    “铸造一门炮需要多长时间?”郑庆突然问到。

    彰显怀皱皱眉头计算了一下:“若天公作美,差不多一个月。”

    实际上这两门炮也是才铸造出来没几天,基本上是才安装好炮架,他就把郑庆喊过来了。

    听完彰显怀解释,郑庆终于明白铸炮绝不是他想的捏个泥范往里面倒金属溶液那么简单,制作泥范本身就是费时费力的工作,还需要等型泥完全干透了才能开工。

    两门炮能这么顺利就造出来,还得多亏了今年降雨不多,空气干燥。

    这个发现让郑庆联想到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找章显怀要了根尺子,便就趴在炮口前面开始测量两门火炮的口径。

    测量的结果恨不尽人意,两门火炮的实际口径相差了半寸,足有郑庆一根食指的宽度那么多。

    郑庆只有苦笑,中国制造业公差巨大的问题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才被逐渐重视起来,以浪漫著称的宋朝,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在造船那种傻大粗的活儿上,一寸半寸的误差可能影响不大,但一旦放在精密物件的制造上,问题就出现了。

    严格来说,火炮并不算是精密物件。

    事实上19世纪中后期之前,同一型号的火炮口径有大有小也是极其正常的事。

    特别是用泥模铸造法铸造出来的火炮,因为每门炮铸造都要重新制模,口径大小略有差异实属平常。

    但是作为强迫症,郑庆真的不想忍。

    在滑膛炮时代,想要提高射击精度,就需要炮弹尺寸尽可能的贴合炮膛,若是不能做到口径的统一,就必须按照每门炮的口径单独定制炮弹。

    这种做法不仅费时费力,还会遇到战事紧急情况下,甲炮的炮弹塞不进乙炮炮膛的尴尬情况……

    章显怀是个完美主义者,听郑庆说到这个问题,他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但他也只有束手无策,急得原地转圈圈。

    没有机器的辅助,单纯靠着匠人们的手工操作,只能尽量减少公差,想要完全做到产品一模一样基本是不可能的。

    更不要说铸炮这类一炮一范的制作流程了。

    “我说你俩动动脑子,说来说去,不就是模子不行吗?”老萧听章显怀和郑庆抱怨了半天,漫不经心道,“你们弄个一直能用的模子,不就能铸出一样的东西了?”

    见郑庆像看鬼一样看着自己,老萧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咋?难道俺说的不对?要说得不对你就当俺在放屁好了。”

    “不,你说得很对,宇宙超级霹雳无敌对!”萧恩的话让郑庆茅塞顿开,以后绝对不能再埋怨他肌肉发达头脑简单了,能在蛟龙寨混上头目的,没有简单货。

    如老萧所说,做个一直能用的模子就基本可以保证每次铸出来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了。

    完全可以用铁模铸造法嘛!

    虽然清朝大能龚振麟用这种方法铸造的炮质量并不好,但那是因为他铸的是铁,铁模铸炮时生铁散热太快,铁液凝结过程中石墨化来不及进行,才铸出来了一堆劣质白口铁炮。

    郑庆他们铸的是铜炮,不存在那么复杂的金相反应。

    改用铁模铸炮,就不用每次铸炮时都费时费力的重新制造模具。不光可以有效降低公差,还能加快铸造的进度。

    这就意味着蛟龙寨的火炮,可以量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