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宋:从做海贼开始 » 第七十八章 尽忠职守独孤海(四千字章)

第七十八章 尽忠职守独孤海(四千字章)

    归途一路顺利,在乌漆麻黑的夜里抵达蛟龙寨码头的时候,新船交付和入伇同时完成了。

    祝大鲲带着造船坊的工匠们加班加点了四个多月,但赶工期归赶工期,这群人的素质极高,并没有降低对质量的要求,加上用了更好的材料,船的质量堪称完美。

    一趟横跨台湾海峡的艰难之旅,新船连常见的渗水问题都没有出现,如果非说有什么缺陷或改进方案,郑庆能想到的只有给船身加一层铜壳,以及在漆黑的船舱里加上照明用的气死风灯,这些都不单单是造船坊能解决的事了。

    新船的性能得到了随行所有人的交口称赞,此行相当圆满,唯有在最后的命名上众人起了分歧。

    郑广原本想将新船命名为蛟龙号,却被郑庆一句话堵了回去:“以后肯定还会造出更大更强更威猛的船,兄长确定这么早就把蛟龙这个名字用掉吗?”

    郑庆“美人号”的提议同样被否决了,理由很隐晦,纯粹来自一个气管炎的悲哀。

    最后还是老萧的方案被众人勉强接纳:“二郎最后喊了一声我是好人,要不就叫好人号吧……”

    寓意哪怕是海贼,他们也依然有着一颗向善之心,有首歌怎么唱得来着?“好人啊一生平安。”

    于是新船就被定名为“好人号”,也是“好人级”的首船,编号“洞洞幺”。

    郑庆对此亳无所谓,只要这个好人不是理查德便万事大吉。

    郑广和老萧并没有回家,他们连夜调配各种物资,看样子是准备趁着新鲜劲儿出去干一票大的。

    大家都很理解,这些日子郑广日夜过得都是牲口般的日子,现在终于有了出去放放风,顺便养养腰的借口。

    短暂的退缩是为了将来更勇猛的战斗,不出意外这也是他在彻底告别单身生活前的最后一次撒欢。

    不过郑庆肯定是不会跟着去,今天这种短途的航行已是他能接受的极限,上次去泉州的经历他还记忆犹新,在没有靠谱的导航之前,打死他也不敢再跟着这群亡命之徒到深海乱晃。

    好运是会用完的,郑庆要做的就是用技术手段让它常驻。

    淡水河下游的炼焦炉已经修好,毗舍邪人从基隆运来的煤被小船一艘艘地运过来烧成焦炭。

    起初郑庆是准备在基隆直接炼焦的,考察了基隆湾附近的小河之后,他就打消了那个念头。

    炼焦厂一定要和未来的铁厂放在一起。

    炼焦的过程中会生成焦煤气,过水清洗之后就是纯净的煤气,这是铁厂进行热鼓风的主要燃料。但基隆湾附近河流水量太小,明显满足不了驱动水力鼓风机的要求,最终只能舍近求远,把煤运到蛟龙寨附近加工。

    还好基隆的煤矿就在海湾附近,做个滑道就能把开采出来的原煤送到海边选煤装船。

    不过现在郑庆现在并不打算启动计划里的炼钢计划,钢铁企业不仅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同样有着很大需求,蛟龙寨目前的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大炼钢铁的条件。

    他把炼焦厂弄出来,纯粹是为了加工耐火砖,之后再尝试制作玻璃。

    郑庆以前认识的一位老学究曾总结过:“人类文明的进步来自于玩火技能越来越高明。”

    对此他深以为然。会玩火才能获取更高的温度,若是连熔点都达不到,就别想得到合格的材料,而想要达到更高温度,第一步便要解决耐火材料的问题。

    焦炭已经用在了水泥窑的生产中,新烧制出来的水泥质量明显比先前用木炭好了几个量级,这也验证了焦炭是合格的。

    但铁坊现在的土高炉若换上热值较高的焦炭做燃料,最大的可能就是连带炉体一起烧化,奔流而出的铁水会把周围的一切都吞噬掉,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有了合用的燃料,郑庆下一步工作就是制造合格的耐火砖。

    这是个打怪升级的过程,需要先在传统混合了硅藻土和粘土建成的砖窑里,制作耐火温度能达到1600℃的半硅砖,这种耐火砖已经可以满足玻璃窑的修筑要求了。

    半硅砖烧制成功之后,再修筑耐火砖窑烧制更高级的白云石耐火砖,以及用制盐的苦卤提炼物烧制镁砖。这两种耐火砖的耐热温度超过了2000℃,是用来砌筑炼铁高炉、炼钢平炉的,配合水力鼓风,蛟龙寨就可以实现前工业革命时期钢的量产了。

    一系列工作异常枯燥繁琐,却是必须按部就班的过程,由不得偷奸耍滑,蛟龙寨的条件和郑庆的知识储备也让他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

    同样是八月十五。

    虽然历经五代、南唐的两次大劫,扬州早已没了盛唐之时“扬一益二”的地位,但凭借大运河和长江两条横贯大宋东西南北的黄金水道,这座古老城市仍集聚了大量南来北往的客商。

    除了曾经的汴梁,扬州算得上大宋豪绅富商最多的城市之一。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作为文人豪绅的聚集地、淮南东路最大的城市,扬州的中秋自不是蛟龙寨那种化外之地可比,几乎是从当天一大早就达到了高潮,而且这个高潮还会一直持续到第二日的凌晨。

    每到节日,最忙碌的莫过于官府,除了几个排名靠前的官老爷,几乎上上下下的官吏都要上街巡查,以防城内趁乱出现什么不法事。

    江都县衙的押司独孤海也是其中一员,刚点完卯,他便被上官打发出来带着手下衙役寻防治安。

    独孤海的老爹是江都有名的盐商,对这个独子从小便寄予厚望,名师请了一大堆,全家上下都指望他能考中进士光耀门楣,所以说起来他也算是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秀才。

    奈何独孤海性子随了爹,脑子太过活泛,与人打交道之类的事干得熟稔无比,四书五经却没读多少进去,无奈之下,独孤员外只得施展钞能力,帮他在县衙里谋了个押司的差事。

    押司是吏不是官,却总比平头老百姓地位高得多,还能穿士人阶层的长衫。而且熬够了资历,只要打点到位,吏部选官还是有提拔为官的可能的,这对财大气粗的独孤家自然不是回事。

    更不用说独孤家还和大名鼎鼎的太学生陈东相交甚好。

    官家登基后,陈东第一时间便被招去了南京行在,说不得未来会有一番大前途,他这个小老弟到时候也可以靠着这一层关系飞黄腾达。

    想到这,独孤海威风凛凛的八字步更加的霸气侧漏。

    江都是扬州的附郭县。自古就有附郭县令不如狗的说法,但对于独孤海这种小吏日子却最是潇洒不过,凭着半张官皮,为非作歹、横行乡里之类的事他们做起来全无忌讳。

    不过相比县城里其他几个押司,独孤海的口碑要好得多,这很好理解,他家不差钱……

    别的小吏吃拿卡要这种事独孤海全都懒得干,甚至偶尔他还会自掏腰包接济接济城中孤寡,发发善心扶一扶过街的老奶奶。

    所以在街坊四邻里独孤海还有个“及时雨”的好名头。

    因为这外号,县里的主簿没少给他白眼看,同样是押司,同样是“及时雨”,莫不是这货也想凑齐三十六个兄弟绸缪点什么大事不成?

    独孤海却从来不在乎,脚正不怕鞋歪,他把负责的这一片儿区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从没有打架斗殴之类的恶性事件,城狐社鼠也给他面子,不在他眼皮底下犯案,连县老爷都曾夸奖过独孤海是一名能吏。

    这就很足够了。

    逛了两条街,又请手下衙役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独孤海便见他在附近的一个耳朵急急忙忙跑了过来,气喘吁吁汇报道:“独押司,太平桥那边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车轿把大街堵得水泄不通……”

    独孤海没好气地抽了这个地皮脑袋一巴掌:“说了多少遍了小爷不姓独,姓独孤!要叫独孤押司懂吗!”

    没搭理地皮唯唯诺诺的赔礼道歉,独孤海扔给他两个铜钱,就朝着身后的衙役喊到:“弟兄们吃饱喝足,该干活了!”

    太平桥不像衙前街那么繁华,却是扬州书院所在地,而且扬州最好的青楼楚馆都在周围。

    独孤海也是个大玩家,但他从小在扬州长大,还没听说哪家勾栏一大早就客满的,带着浓浓的好奇心,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直奔太平桥而去。

    眼前的盛况着实把独孤海和他的小伙伴们吓了一跳,各种规制的车轿把太平桥口宽阔的长街挤了个满满当当,不仅如此,两边街道上还有更多的车轿源源不断的朝这边蜂涌而来,行人也是摩肩接踵人流如织,这种场面别说在太平桥,便是衙前街也见不到。

    独孤海身前几名开路的衙役甚至把靴帽都挤掉了,他们也没朝前走出几丈,不得已一群人只能狼狈地窜进沿街的一间青楼里。

    刚进门他们便受到了老鸨子热情地欢迎:“哎呦几位官人这么早就来赏脸?不知是要荤场还是素场?”

    被人群挤得汗流浃背的独孤海带着满脸黑线,指着人群聚集的方向道:“你自己看看,人家生意那么好,你这儿门可罗雀的,你还不着急嘛?”

    这条街上就数各色青楼最出名,独孤海先入为主的以前边是哪家青楼搞活动。

    便是他这种见多识广的花间高手看了也咋舌,如此热闹的场面,估计只有白嫖才可能,但一堆堆的小娘子也往那边凑是什么意思,莫不是那家新店的买卖是鸡鸭同笼,男女通吃?

    青楼的老鸨闻言愣了片刻,回过神儿来就笑得花枝招展,脸上的粉都在脚下铺了一层。

    “官人你……真的要笑死奴家了……前面那是家卖舶来货的铺子,连我家姑娘都去捧场了……”

    这回轮到独孤海迷茫了,舶来货在扬州不算稀罕玩意,海外来的宝货,十有八九都要在这里过一道手,从大运河换船送往汴京,未听过有什么东西能在扬州风靡如此。

    他脑袋里冒出了无数念头,最大的可能就是商家搞什么欺诈,骗得全城人都来哄抢,抑或是邪教迷惑人心的手段。

    这就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了,而是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上进心的优秀大宋公务员,这事,他必须管!

    独孤海带着一群兄弟养足了精神,又开始向人群汇集的那间铺子艰难摸去。身边经过的有豆蔻年华的小娘子,也有花甲之年的老翁,看打扮更多的是大户人家的管家婢女,甚至还有几个不怎么露面的花魁娘子。

    不约而同,所有人都在议论着什么“香……水……”

    独孤海心情异常沉重,不久前扬州才破获起一场邪教大案,妖人就是靠着香灰、符水来迷惑百姓的。

    不明就理的无知群众被他们花样繁多的妖术迷惑,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有些人家居然把家中闺女送去给那些妖人淫乐,就为了所谓的积福升仙。

    现在这帮妖人居然明目彰胆跑到扬州闹市来宣扬邪教,坑害良苦民众,是欺官府无人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拔出腰间横刀,独孤海一边高喝着“官府办案,闲杂退避”,一边分开人群朝前大步狂奔。

    他一吆喝,人群终于有了反应,很快在他的前方分开一条道路。

    身后一名衙役稍稍拉了他一下:“头,好像……有点不大对劲……”

    看着前方店铺招牌上“苏宁”两个大字,独孤海也皱了皱眉头。很多天前这家店的伙计就把各种材料报到了衙门,因为名字奇怪,他印象犹深。

    这确是家经营宝货的店铺,去办事的伙计也很客气,还给了他们这些“片警”每人都散了不少喜钱。

    迟疑之际,便见一个身材六尺,腰围也是六尺的胖子气冲冲地朝他跑来,一巴掌就把他扇翻在地。

    “孽畜,居然跑到这儿来耀武扬威,不想活了吗?”

    独孤海承受了暴击,却不敢怒也不敢言,打他的人,是他爹……

    (补齐了4000字,不分章了,各位看官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