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幕后玩家 » 第23章,江大开)

第23章,江大开)

    五天过后。

    李县令那儿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高家父子都沉得住气,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在府衙和巡抚衙门走一圈,怎么着也得十天半月的。

    不过高颂文还是能够感觉到老爸焦急的心情。

    那天跟老兄弟们商议之后,在高大山的号召下,大多数人都确定了转行的意愿。

    最不愿意转行的张彪,也在考虑两天后,亲自上门,向高大山表明自己愿意听从安排的决心。

    毕竟张彪的孙子都半岁了,他也得为儿孙的将来考虑。

    统一思想后。

    李县令那边迟迟没有消息,高大山每天都是很晚才睡,经常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不过多年的江湖经验,让他没有打电话给李县令催促。

    这种事,谁先主动,谁就会丧失主导权!

    王小龙那边倒是有好消息传来,他已经和罐头饮料厂的技术工人们,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并且成功主导了技术工人与那些混日子工人间的对立情绪。

    高颂文又打了一万元给他,当作活动经费,并且让天盛工程的常年顾问律师章成盯紧点,预防王小龙失控。

    章成是个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律师。

    干这种事,简直就是驾轻就熟。

    跟王小龙配合得非常好。

    短短五天,就签署了好几十份用工合同与搬迁备忘录。

    这个效率是非常惊人的。

    甚至有几个混日子的工人,也想加入进来。

    王小龙没拒绝他们,也没有答应,就那么吊着对方。

    “文叔,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搬迁彻底搞定,到时候再跟这些人翻脸!”

    他在电话里,是这么给高颂文汇报的。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

    都不用高颂文亲自出马,就把最难办、最毁名声的事情,给他办了。

    高颂文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古代的权臣,都喜欢养死士。

    实在是太好用了。

    又不毁自己的名声。

    这天下午,他陪着高大山,去双牛的南江镇,陪当地的镇上巡检赵长忠打麻将。

    南江镇就是南江奶牛养殖场的所在地,也是未来的双牛高新开发区南区。

    不过高颂文鼓动父亲结交赵长忠。

    却不是为了下一步的南江奶牛养殖场收购计划。

    而是这个赵长忠,目前只是一个小小的镇巡检,但二十年后,却成了剑南的巡抚大人!

    升官速度之快,无与伦比。

    高颂文也是后来看报纸,才知道当年的双牛县,藏了这么一个背景通天、下来镀金的牛人。

    这赵长忠平时不收礼,也不赴宴。

    跟同事之间的关系淡如水。

    只有领导邀约时,他才会赴约,不过也是滴酒不沾。

    李县令应该是知道赵长忠背景的,平时也很保护他,才让他在县衙体系内,成为一个异类。

    高颂文知道,这种人,金钱什么的,都很难打动他。

    因为他们要的是名声。

    但只要是人,就会有爱好。

    这赵长忠,最喜欢的,就是打麻将,而且从不打钱,纯粹就是打着玩。

    于是高颂文就建议父亲,投其所好。

    带着几个人陪赵长忠打牌。

    当然,借口肯定不是“他二十年后会成为巡抚”,而是“下一步拿奶牛场要争取他的支持”。

    这么一来二去。

    赵巡检就和高家父子混熟了。

    平时也会应邀来高家喝茶,但还是不吃饭,滴酒不沾,自律性相当高。

    高颂文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二十年后,等赵长忠上位时,高家肯定已经到了省城发展。

    这种跨越二十年的长期感情投资,稳赚不赔。

    因为没有人会预估到,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能成为二品大员!

    把时间花在应酬、设局上的高颂文,自然就没心思学习。

    连上课都懒得做样子。

    高大山也对儿子的学习,感觉到绝望。

    他已经打算好了,下学期,就把儿子送去读成教,就当花钱买个文凭。

    至于将来毕业后,这文凭有没有用。

    高家父子都没担心。

    高大山是对实体企业越来越有信心。

    而高颂文呢,有近两千亩土地在呢,他这辈子躺着,也不愁吃穿!

    ......

    十天之后。

    王小龙那边传来了喜讯。

    两百一十二户人家,有一百七十户,跟他签订了用工合同和搬迁协议。

    整个过程,都由律师章成严格监督。

    绝对合理合法。

    剩下的四十二户人家,是被他抛弃的混日子工人,没得到用工合同,给了搬家费,也不愿意搬家。

    因为双和村的安置房确实不怎么样。

    只是比老宿舍多了水和电。

    王小龙和律师按照法律行事。

    他有个本家叔叔,是厂里的老工人,很有号召力。

    老头嘛,又用不着面子了,再说王小龙还每天都发给他们五十元钱呢!

    甚至还放出话,谁要是劝走一家,他就一次发三百元奖励!

    这下子,这群老头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

    劝走的,是相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帮衬的,是律师。

    而且这些不搬的人,根本就没有产权,连居住权,在厂子破产后,都变得不合法。

    他们左思右想之下,只能尊重法律。

    很快,这些死钉着不走的住户,就搬到了双和村的安置房里。

    王小龙还告诉他们:“你们住在这儿,只是暂时的,房租,我帮你们缴了,搬家费,都到我这儿来报销。”

    “等工厂一开工,我们肯定会来招人,到时候,大家就都有饭吃了。”

    实际上,这些没有签订用工合同的,都是跟他一样混日子的工人,早就被他放弃了。

    他要靠这群工人,来完成高颂文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这关系到他以后在高家集团里的地位。

    谁要敢坏他好事,他王小龙可不是什么吃素的。

    到现在,手指上那痛得要命的伤,都在提醒他,做人,就是要狠。

    对自己要狠,对别人,更要狠!

    高颂文对王小龙的工作成绩,非常满意。

    特地带着老爸,去参观了一下空无一人的那些宿舍楼。

    半个月后。

    李县令终于带来了好消息:“大山,省里和府里都批了!快来县衙,带上律师,过来正式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