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科技:让研究星舰,你造出了母舰 » 第26章 大国基建速度

第26章 大国基建速度

    可能是因为陈渊有设计可控核聚变零件图纸的经验在吧,这份基地图纸整体设计上倒是板正的很,也很规范,当交到李春生手上时他都有被惊艳到了。

    看了眼图纸,又抬头看向陈渊,再看图纸,如此反复了几次心中骇然发作一声长叹。

    “这份基地图纸简直完美啊,如果聚变基地真的建成的话,那么这应该是国内首个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国家聚变项目基地了。”

    李春生溜须拍马的能力还是有的,拍马屁有种最高境界,那就是你明知道对方是在拍马屁,可是仔细一寻思他的话,看起来又很正常,可就是让人听了很高兴,很受用。

    他就是这种,最主要的是这家伙能屈能伸,可以放下身上的架子对一个年轻人溜须拍马,就冲这气度,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当个局长真是亏待他了,要换做别的老顽固,那就算心里真感叹,表面也要先指点一番抬高自己再说。

    “我也不是专业的,就是一个大体思路而已,想要完全实现的话还是得交给设计院那边完善负责。”陈渊说道。

    “那是自然,我会联系设计院的,用最快的时间把图纸完善好,另外上头好像对聚变研究基地没有明确的指名,您看有一个合适的名字吗?”李春生问道。

    陈渊想了想,拿起笔在图纸上方写上了国家聚变航天基地几个字。

    “国家聚变航天基地?不是要研究可控核聚变吗,和航天有什么关系。”李春生有些不解,航天和航空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在太空,后者是在大气层内。

    “这你就不用管了,单纯觉得这个名字好听行了吧。”陈渊随便搪塞了几句,知道他不愿意多少,李春生也不好再继续问下去了。

    这份图纸在递交给设计院后,因为是上面钦点的项目,所以整个设计院里的人又开始加班加点忙成狗了。要不说建筑行业设计院是最不好呆的地方呢,活人都能给你熬成死人。

    不过当他们在三天后交付完整的设计图纸后,来自国家下拨的一笔丰厚的资金便落到了他们的兜里,这让三天里的怨声载道瞬间荡然无存,甚至还希望能多来几个这样的项目。

    要不说办大事必须得依附国家呢,在提出建设基地的第四天,陈渊就看到有施工车和成群的施工队。

    你知道最逆天的是啥吗?

    那一辆辆军绿筛的卡车停下后,直接从后头鱼贯跳出一大群人。

    来的施工队还不是普通的工人,是丫的工兵!

    一整个集团工兵!

    工兵你懂吗!修防御工事嘎嘎快的那种,吭哧吭哧一座堡垒就给你造好了。

    来了后第一时间就开始往山里通路,之前修好的那几百米的路眨眼间就给你凿了,重新按照一级公路指标开始修建。

    严格遵循军用标准,所谓一级公路你可以这样理解,等战时来临的话,直接可以当飞机跑道用的那种,根本就不是普通公路能比的。

    至于路的尽头是啥?

    是那种你不小心把车开进去,瞬间就会发现整辆车上都布满了激光红点;是那种刚下车就发现几十个老乡堵着你的那种。

    前期水泥混泥土打地基,铺上沥青路面,最后用高标号水泥硬化地面,这条宽阔笔直的一级公路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修好了。

    当陈渊得知这个进度的时候感觉内心受到了不小的震撼,要不说是基建狂魔呢,这家伙,这速度,当国家开始发力的时候,那么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一切阻碍都将不复存在。

    永远不要低估国家对一个大事的决心,就单是为了修这条公路,上头都专门下了红头文件的。

    干过工地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施工速度取决于打款速度,只要钱到位了,啥造不出来啊,就别说是工兵了,组织一句话,那是幸不辱使命。

    雷管炸山的声音二十四小时就没停过,一批又一批土方车将山体碎石给运走了,几天前还是一片林子,这才没多久,瞬间给你压的又平又光滑。

    就单说这个速度,陈渊估计用不了一个星期国家聚变航天基地就能顺利建成。

    “果然这就是基建狂魔的力量吗?”陈渊感叹。

    “这才哪到哪啊,”李春生忽然从背后出现,满脸的骄傲和自豪,“知道华夏拆迁速度有多恐怖吗?小时候我家旁边有一座高速公路,我亲眼看着只用了两个小时公路就没了,你知道当时对我那颗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多大的震撼吗?”

    “所以我从小就励志要多看几次大国的基建速度,这才进了规划局。”

    “我说呢,这会儿你不在办公室坐着,反倒跑到施工现场看热闹了。”陈渊说道。

    “我想你现在应该知道上头是有多么重视你,多么重视这个项目了。也难怪,之前你完美实现了微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应该也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吧。”李春生显然是有备而来的。

    陈渊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点头。

    这也很好想通,投资几千亿,回报的是整个地球,哪个国家会不心动?

    施工项目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陈渊也向上头报备了后续主要的研究方向,之所以提前报备主要是让上头好清楚配备哪些仪器和设备,同时也在科研助手和人员上进行全国调离。

    同时还要对这些人一个个审查,后续还要对他们的家属进行调动安置。

    也是因为陈渊选址在了这里,原本呢陈渊是觉得没什么好大动干戈的,但是经过上层连夜召开的好几个会议最后一致决定要将周围三十公里的建筑和居民全部迁走。

    主要考虑的就是保密问题,毕竟你懂的,这种几乎接近于军事基地的项目,不可能让周边有闲杂人等出现。

    但陈渊想都没想就一个电话过去让上头收手了,他的意思是周边十几公里的村民们可以搬迁,但是大学园区这里是可以不必迁走。

    一个是麻烦,二一个陈渊也不想招骂,如果要是因为自己学生们要大费周章的去搬到新校区,估计表面不说什么,心里得骂死他去,这个提议呢上头倒是接受了,所以最后决定只把距离最近的四个村子给迁走。

    这个时候考虑到的就不是怕泄密了,主要是担心基地的建设会扰民,毕竟离这四个村子实在是太近了,不能说因为项目重要就不管人百姓的生活吧,那肯定是不行的,要知道人民才是最大的。

    补偿款当天就给到村民手里了,而且拆迁款多不说,还能在城区里获得一套安置房,几乎没哪个老乡会拒绝这种天大的好处,毕竟原本他们就知道早晚有一天随着城市发展他们是要迁走的,补偿款也不会太多,现在能突然掉下天大的好处自然要把握住。

    但是也有那么几个抖机灵的,因为看上头这次拆迁的非常急,所以想当钉子户再多要些钱,本来呢是想周旋个两三回,再多要个十几万,毕竟这么快就要搬走说明有急事对吧,那有急事肯定禁不住耗,所以就算狮子大张口也能很快妥协。

    再说他们要的也不多,

    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把这事和几个平日里好吃懒做的村民一合计,都觉得可行就立马开始实施了。

    当天拆迁办主任上门发现别人都搬了,就他们几个懒汉没搬走,那几个看着老实的村民又是哭又是闹的死活不肯搬。

    拆迁办主任什么也没说,就板着一张脸看着这群如丧考妣的村民演戏。

    其中一个跪在地上打滚的老太婆抽泣着撇了主任一眼,说实在要搬走也行,再多给点补偿,也不多就十万,这点钱拆迁办应该是拿得出的,其他几个村民也都是一一附和着。

    主任微微颔首,直接就掏出了电话,可把这几个村民给高兴坏了,只是没想到最后等来的不是钱,居然是手铐,当时他们就懵逼了,也魅说当钉子户要坐牢啊?